影像科
济南市人民医院

影像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济南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影像诊疗科室。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同质化培训分中心,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济南市临床重点专科。济南市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济南市胃肠道肿瘤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挂靠单位。齐鲁医学影像远程医教研联盟单位。济南市医师协会医学影像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济南市领军人才1人、济南市医学影像学学科带头人1人、济南市卫生健康系统科技创新人才1人。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美国GE、日本佳能、东软医疗系统CT临床应用培训基地。影像科现有工作人员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人,中级职称38人。有硕博士学位16人。科室人员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北大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省立医院进修学习。多人分别担任中国医学影像整合联盟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磁共振专委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医学影像创新与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放射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会长、山东省放射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科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科普专家人才库专家,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会、山东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山东省医学会质控分会、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磁共振成像杂志》审稿专家等学术职务。与省内外多家医院有业务合作。近年来,科室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星火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计划等省厅级科研课题立项6项,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济南市医药卫生发展计划等市局级科研课题立项8项。获省厅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科室同时承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理论授课及研究生、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任务。每年带教见习生、实习生、进修生、全科医生200余人次。近年来先后主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项次; 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次; 承办山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科医师分会年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神经影像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心胸学组学术研讨会以及山东省骨关节影像学术交流会各一次。科室设备总价值约3亿多人民币,拥有飞利浦超高端Ingenia3.0T等高端磁共振成像仪3台、佳能超高端Ai-640镨黄金CT、GE超高端Revolution512CT、GE宝石能谱CT等高端CT机7台、日本岛津G4等数字化胃肠造影机4台、飞利浦FD20unique等大型血管造影机2台、锐柯Revolution双板DR等X线机7台、ItalyGitto全野数字化乳腺机1台、GE移动床边X线机2台、自助胶片及报告打印机11台。可以开展全身各脏器的磁共振扫描、功能成像、多部位CT扫描以及27ms最快心脏成像扫描、三维多方位CT图像重建、数字化摄片、数字胃肠、数字化血管减影(DSA)及多类介入治疗等。1、磁共振:飞利浦超高端Ingenia3.0T磁共振,无放射辐射,无损伤,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孕妇的检查及健康查体,可开展所有的磁共振检查项目。颅脑、脊髓、脊柱关节、脑灌注、全身类PET成像、全身压脂成像是其优势。可进行全身各部位的磁共振常规检查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增强血管造影(CE-MRA)、胰胆管造影术(MRCP)、泌尿系统造影术(MRU)、脊髓造影术(MRM)、脑功能成像[包括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弥散张量成像(DTI)、波谱分析(MRS)等]、心脏普通扫描、心肌灌注、功能分析、三维成像3D-MRI。2、CT:佳能超高端Ai-640镨黄金CT、GE超高端Revolution512CT,16cm宽探测器、亚秒扫描(0.27/0.28秒)、能谱成像、图像清楚、扫描快、X线剂量低。除行全身各部位的常规CT检查外,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是其优势,可以实现任何条件下的心脏冠脉成像,心脏AI柔性减影成像-独有的冠脉减影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支架及钙化,清晰再现冠脉结构,同时具备4D功能学,真正的宽体灌注成像,全身碘图彩色成像技术以及能量成像技术,可实现脑卒中一站式分析。此外,全身血管造影(CTA)及丰富的工作站后处理软件重建: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VR)、模拟内窥镜(VE)、结肠透明重建、最大(最小)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也是其优势。3、普通X线检查:可开展所有的常规X-线数字摄影、特殊摄影、各种特殊造影检查、数字胃肠造影、X-线定位、乳腺钼靶数字摄影(DM)等。4、导管室为数字血管造影(DSA)、C-臂导引灌注化疗、溶栓、血管重建、血管栓堵、冠脉支架、心脏射频消融等提供平台。5、远程影像会诊中心为全市20余家医疗单位提供远程影像会诊服务,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为方便广大患者会诊,每月第一至第三周星期三特邀请全国知名影像学专家长期坐诊。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MRI的优缺点有哪些
2023.12.28
MRI作为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特殊检查项目,在软组织病变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适合脑组织和神经疾病的检查。与X线和CT等传统影像检查相比,MRI是非射线成像,对人体干扰较少,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其优点还在于它可以任意方向切面扫描,容易显示病变的存在与组织结构变化。在成像时,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获取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然而,MRI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成像时间较长,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可能难以耐受。其次,MRI对钙化不灵敏,部分含钙病变难以显示。此外,设备投资较高,检查费用也相对较昂贵。最后,身体内植入人工器材特别是磁性金属器材的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在X线和CT检查时,关节滑膜的增生显示不清,但在磁共振尤其是增强磁共振检查时可以显示清楚。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或监控病情。 参考资料:张剑勇,李博,罗新乐主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防治200问[M].华夏出版社.2021.04
李康安主任医师放射科
3165
253
PET-CT是什么,为什么辐射小
2023.12.28
对于PET-CT检查,其中的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核医学的代谢、功能、分子成像的检查技术。而CT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主要能提供解剖结构的结构成像技术。而PET-CT是将两种技术同机融合,即将PET的代谢、分子、功能信息叠加在CT的解剖图像上。CT有辐射损害,但PET-CT检查辐射的实际总体水平较低,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示踪剂用量小及半衰期短:即所用PET成像的示踪剂18F-FDG,其用量较小,同时F-18的半衰期仅为109分钟,即在109分钟后,辐射变成原来的一半,24小时辐射几乎没有;2、低剂量CT:PET-CT虽然是全身的CT检查,但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低剂量CT,即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来控制CT辐射剂量,全身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只是正常CT的1/5。所以PET-CT的整个辐射剂量较小,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据统计是相当于做胸部、腹部普通CT的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剂量,所以1年内做1-2次PET-CT比较安全。
卜丽红主任医师PET中心
7.51万
62
CT检查哪些地方需要空腹
2023.08.28
CT检查需要空腹有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怀疑有消化道疾病时:人体的消化管道从上到下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以及大肠,当临床怀疑患者存在上述器官的疾病时需要做CT检查,这些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空腹准备。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消化管道里边会存在着食物残渣以及粪石,这些结构可能会干扰对邻近器官病变的准确定位以及定性判断,所以在检查前必须使这些空腔器官的内容物排除干净才能够进行检查;2、怀疑有胆囊病变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胆囊储存着胆汁,患者进食后胆汁会分泌出去,从而导致胆囊体积缩小,这样会影响对胆囊疾病的判断,所以在检查胆囊疾病之前也需要患者进行空腹准备,除此以外的其它CT检查可以不进行空腹准备。
郭永梅主任医师放射科
17.23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