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4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2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成立于解放前,1942年,由林必锦教授主持科内工作,并聘请我国耳鼻喉科鼻祖刘瑞华教授为顾问。1943年,刘瑞华教授全面主持科内工作。1953年,时任主治医师的刘芳柽负责我科的医教研全面工作。1960年耳鼻喉科从外科中分离,成为独立的耳鼻喉咽喉科和耳鼻咽喉教研室。

1995年,划分为三个专业组:耳科组,鼻科组,以及咽喉头颈组并延续至今。1999年,耳鼻喉科博士研究生的申报顺利通过,时任科主任的于德林教授也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首位耳鼻喉科博士生导师。2001年,余力生教授接任耳鼻喉科主任至今。

耳鼻喉科分为耳、鼻、咽喉头颈三个专业组:

耳科专业组内包括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带领1-2名主治医师,组建了耳内科学组及耳外科学组,每年完成中耳、内耳各种显微手术600余例,能够开展听神经瘤、颈静脉球体瘤等侧颅底肿瘤切除等疑难手术,眩晕的外科治疗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水平。于国内首先报道了中耳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自2000年起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国内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的单位之一,并于2002年完成了国内首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2005年成为北京市首批5家免费人工耳蜗植入基地。耳内科每年收治耳聋、耳鸣、眩晕等病例百余例,提出了突发性耳聋的分型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疗效。

2007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发起的全国多中心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正式启动,这是国内耳鼻喉科学界首次进行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2015年,余力生教授作为第一执笔人制订了中国突发性耳聋诊疗指南,并于次年作为主要参与者,修订了中国梅尼埃病及BPPV的新诊疗指南。专业组关注耳鸣研究多年,发表耳鸣相关论著30余篇。开办于2009年的耳科诊疗进展学习班,在业内同样广受好评,受益者众。

鼻科专业组内有3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每年完成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500余例。1989年,在于德林教授的领导下,于国内率先开展了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并一直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至今开展手术数千例,取得了良好疗效。自199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全国鼻内窥镜学习班,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0余期,为我国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鼻的鼻腔泪囊造口术,双径路上颌窦手术,并首创了鼻甲粘膜下组织切除术,并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目前能够开展包括侧颅底、前颅底手术,鼻眼相关手术,鼻面部创伤修复术等疑难复杂手术。

咽喉头颈学组由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组成,头颈咽喉组除了在咽喉部疾病、嗓音疾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诊断、治疗中保持特色外,还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头颈部肿瘤切除术、颌面部手术,如甲状腺、腮腺良恶性肿瘤切除,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等先天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和喉癌、下咽癌的手术及术后功能重建。

每年完成的咽喉手术例数位于北京市各级综合性医院的前列。咽喉头颈学组带头人张立红教授,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有较深造诣,参加中华咽喉反流指南制定。

特色诊疗

余力生教授,现任耳鼻喉科主任,目前担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耳内科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医促会耳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CollegiumOto-Rhino-LaryngologiumAmicitiaeSacrum会员、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委员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听觉植入分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首批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耳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多本专业杂志编委。

其擅长耳科显微手术,于2002年9月完成了中国大陆首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于国内率先在中耳手术中应用软骨技术修补鼓膜穿孔,以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以及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时在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治疗方面也有较深造诣。发起了全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并作为第一执笔人制订了中国突发性耳聋诊疗指南。

邢志敏教授,现任耳鼻喉科副主任,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分会常委,《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杂志编委。

主要专长是鼻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的防治,包括鼻鼻窦内窥镜手术,前颅底手术,鼻眼相关手术如眶减压、视神经减压、鼻腔泪囊吻合术、鼻眼相关肿物切除术;鼻面部创伤修复术。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及环境基因学有很深的研究。

张立红教授,咽喉头颈学组带头人,现任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咽喉分会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促进委员会咽喉嗓音分会常务委员,医促会胃食管反流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耳鼻喉分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等。

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有较深造诣,参加中华咽喉反流指南制定,曾作为负责人承担北京市自然发展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项目。临床专长:咽喉嗓音障碍性疾病的诊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喉癌、下咽癌联合根治术及其修复,甲状腺、腮腺等头颈部良恶性肿瘤根治术。

特色门诊:甲状腺肿物门诊、头颈部肿瘤门诊、耳聋及助听器门诊、新生儿耳廓矫正门诊

教学科研

耳鼻喉科于2000年在泰国曼谷与香港大学联合主办第三届亚洲人工耳蜗学习班,于2003年在北京举办中德人工耳蜗学习班,聘请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院长Helms教授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多次来北京进行讲学、手术。此外,还与香港大学、德国Fulda大学有密切合作关系。1999年获批成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点,于德林教授为博士生导师。

90年代开始进行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培养工作。1994年开始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鼻窦内镜微创学习班》,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培训了大批鼻科医师,为我国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开始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耳科诊断与治疗进展学习班》,深受好评。

科研方面:多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北京市首发基金、国家十五、十一五、985等科研基金。

联系我们

门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4层

病房:白塔寺院区主楼3层

科室擅长
中耳炎
鼻窦炎
鼻炎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
胆脂瘤型中耳炎
过敏性鼻炎
喉癌
声带息肉
慢性鼻炎
下咽癌
传导性耳聋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鼻炎
急性鼻窦炎
慢性上颌窦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额窦炎
慢性鼻窦炎
腺样体炎
萎缩性鼻炎
鼻乳头状瘤
鼻窦癌
鼻血管瘤
腺样体肥大
急性中耳炎
腮腺恶性肿瘤
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