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网站导航
神经内科切换

神经内科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设立于1988年,1998年单独成立专科,目前已发展成以脑小血管病、眩晕、癫痫、神经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周围神经疾病及神经危重症诊治为主的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学科。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培养点、卫健委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专科培训基地,是南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分会学科联合体合作单位,清远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人才力量雄厚,拥有高水平的医护团队。现有固定医护人员27人,其中医生13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14人,包括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9人,护士4人。医师队伍中有博士2人,硕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

神经内科设有住院病房、门诊、前庭功能检查室、脑电图检查室、肌电图诱发电位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等,能够满足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诊疗需要。神经内科住院病房位于2号住院楼12楼,现设有1个病区,开放床位54张,每年收治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神经内科门诊设于门诊楼北区1楼,年门诊量30000余人次,每周开设帕金森病及癫痫专病门诊。

【技术特色】

1、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抗体检测及诊疗技术

视神经脊髓炎(NMO)、多发性硬化(MS)、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疾病(MOGAD)、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我科开展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抗体测定、寡克隆带测定等技术,可以对此类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2、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技术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率逐渐增高,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确诊困难。我科开展了自身免疫脑炎相关抗体检测,如NMDAR、LGl1、GABARB1/B2、AMPA1、AMPA2、CASPR2、GFAP等,并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

我科是南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联盟成员单位,科室长期致力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技术的提高,除开展脑脊液常规、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等检测方法以外,近年来结合脑脊液二代测序技术,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确诊率大幅提高。目前在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4、各种眩晕疾病的诊治技术

针对各种眩晕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循环区域)、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梅尼埃病、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良性阵发性位置行眩晕等,开展了多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行眩晕(俗称耳石症)开展了手法复位治疗,治疗效果好,立竿见影,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在90%以上,广受患者好评。

5、周围神经自身免疫病的抗体检测技术及诊治

我科开展了多种周围神经疾病的抗体检测(如GQ1b、GM1、GM2、GM3、GD1a、GD1b、GT1b等),使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为代表的周围神经免疫性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6、癫痫的规范化诊治

科室配备有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发病情况,可同步显示患者发作时的脑电变化,为解决疑难癫痫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合磁共振、PET-CT、癫痫相关致病基因筛查等检查手段,可对大多数癫痫做出病因诊断并个体化精准规范治疗。

7、帕金森的规范化诊疗及全程疾病管理

以帕金森病和相关运动障碍疾病为主要诊治和临床研究目标,在清远地区率先开设了帕金森病专科门诊。目前主要诊治及研究方向包括帕金森病常规诊疗、帕金森病生物学标记物、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参数和调控模式。科室有一整套帕金森病规范化诊疗技术,通过病房及专科门诊的诊疗服务,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全程疾病管理,成为清远地区帕金森和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治的中坚力量。

8、专科特色检查项目

(1)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肌电图检查被公认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必备的客观检查手段,可协助医生确定患者神经、肌肉损害的部位、性质、范围,为神经、肌肉病变提供更多有关损害的类型、程度、预后等方面的信息,是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病变的重要诊断手段,同时也可以为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康复预后提供很好的指导价值。自开展该项目以来,我科已为众多肢体麻痹、乏力、肌肉酸痛、肌肉萎缩的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服务,并协助诊断多例疑难罕见疾病,如:先天性肌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脊肌萎缩症、CMT、HNPP等。患者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

①骨折或其他外伤后了解有无损伤神经

②肢体无力

③手足麻痹、疼痛

④肌肉酸痛、乏力

⑤肌肉萎缩

⑥面瘫(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⑦颈椎病、腰椎病

⑧疑似重症肌无力(视物成双、眼睑下垂、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四肢疲劳乏力等症状)

⑨肉跳伴有肢体无力

⑩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长期饮酒等患者了解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2)视频脑电图及普通脑电图:脑电图是神经电生理学的重要检测手段,对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小儿癫痫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中毒性脑病、克-雅氏病、缺氧缺血性脑病、假性痫性发作、精神心理相关疾患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以及对癫痫外科术前定位评估亦有重要的意义。我科的脑电图项目包括常规脑电图(日本光电EEG-9200K)、长程视频脑电图(美国凯威EasyIII)等,可以全面地检测和记录大脑的电活动,基本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求。科室配备专业团队进行视频脑电图组装及报告,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3)前庭功能检查:针对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开展视频甩头试验,包括视频头脉冲试验、眼动测试及耳石复位等一系列检查项目,对于快速准确地区分恶性眩晕和良性眩晕,提供更简捷、快速的检查方法。

(4)A型肉毒毒素治疗:适用于眼睑痉挛、偏侧面肌痉挛、meige综合征、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头颈部肌张力障碍、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慢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磨牙等患者。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因肌肉异常或过度收缩常导致相关的肌群功能障碍以及疼痛、姿势异常,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该类疾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肉毒素注射治疗正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法宝。《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推荐A型肉毒毒素作为颈部肌张力障碍和眼睑痉挛的一线治疗。我科从2012年起开展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目前已成为神经内科日常治疗项目,每年治疗人次达200余人,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帮助众多肌张力障碍患者解除痛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