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是重点科室,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青岛市特色专科,山东省康复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山东省康复治疗技术定点培训基地,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15年康复医学科荣登复旦大学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跻身全国“百强医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获批山东省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被山东省推荐参加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自2004年独立建科以来,多次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十佳科室”、“医疗服务优胜奖”、“行风建设优胜奖”等荣誉称号。医院大力支持我专科的发展,在市南院区和西海岸院区开设两个病区共100张病床,病区及治疗室总面积达7000m2,康复设备价值700多万元,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省第二,专科规模及康复设施配备达国内领先水平,学科现已发展形成神经康复、骨骼肌肉与疼痛康复、老年康复、脊髓损伤康复4个亚专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康复医学科在医疗设备、建设规模、专业设置、医疗服务、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才梯队康复医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人才队伍。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医、护及康复治疗师共79人,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王强主任,为博士生导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现担任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兼神经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吴阶平基金会康复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专业特色(1)神经康复专业发展方向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科开展最早的康复项目,其诊疗病人最多,技术也最成熟,诊疗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我们注重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确保患者最大程度的回归家庭和社会。①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在现有康复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运动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新技术。学科带头人王强教授关注国际康复治疗趋势,吸收新技术并为我所用,相继开展强迫/强化疗法、运动想象疗法、镜像疗法等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系列研究,均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②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王强教授在日本留学期间,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吞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技术,回科后相继开展了VFSS评估技术及环咽肌失弛缓球囊扩张术,改善了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进程。⑵骨骼肌肉及疼痛康复专业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骨骼肌肉疾病及慢性疼痛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学科骨干李铁山主任医师重点关注这方面的治疗及研究。①率先在全国探索疼痛可视化诊断的临床途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超声引导下的肌骨疾病诊断与介入治疗,对各种类型疼痛进行分析,归纳、分类;建立红外成像与各型疼痛的对应模型,并设立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疼痛的诊疗水平。在医院的支持下康复医学科的超声引导疼痛诊疗技术已经在国内颇具特色,在省内更是处于领先水平。②在肉毒毒素治疗领域已取得全国领先地位,率先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治疗痉挛,缓解疼痛。③针对肌肉骨骼慢性疼痛的基本康复治疗手段,已在全科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并不断探索提高治疗技巧,如冲击波、SET、整脊枪、PRP注射、脊柱和关节的超声介入诊疗等。⑶老年病康复专业方向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促使了老年疾病康复的发展。学科骨干朱其秀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老年疾病临床经验,擅长老年人心肺疾病的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主持相关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著10余篇。⑷脊髓损伤康复专业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外伤造成的脊髓损伤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神经源性膀胱和各种类型的瘫痪是脊髓损伤的主要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脊髓损伤康复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学科骨干李江副主任医师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辅助器具学组委员,在脊髓损伤康复中主要从事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①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估与治疗:李江副主任医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系统学习了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估与治疗,回科后主持开展了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查及间歇导尿技术;开展了第一例膀胱镜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技术。②矫形器的制定与佩戴:矫形器的应用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康复医学科可自行制作截瘫病人常用的各种AFO,KAFO及HKAFO;持续牵伸关节以限制痉挛的各种矫形器等。科研教学近年来,康复医学科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科室科研氛围浓厚,科主任大力鼓励科学研究,实行奖罚政策。2011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8篇,市厅级奖励2项;2012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市厅级课题1项;2013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编专著1部,纵向课题1项;2014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2014年获得厅局奖励2项,获批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康复医学科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时为神经康复专业博士研究生教学点。科室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展,作为山东省治疗师示范教学中心,已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康复工作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就诊指南(1)科室位置门诊:市南院区:门诊楼4楼。西海岸院区:门诊楼3楼。崂山院区:门诊楼2楼。病房:市南院区:脑科医院3楼。西海岸院区:病房楼B栋14、15楼。(2)咨询电话市南院区82912321(医师办),82912313(治疗师办)西海岸院区82919621(医师办),82919116(治疗师办)
详情

科室疾病

郭壮丽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
擅长:肢体痉挛、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肩周炎、网球肘等疼痛性疾病的评估与精准注射治疗的肌骨超声技术,以及对脑外伤、脑出血、脑中风等疾病后遗症引起的吞咽障碍实施系统化诊断评估与综合康复治疗。
王强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
教授
博导
擅长: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脑外伤等神经类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导致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
李江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
擅长:由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等疾病导致偏瘫或者截瘫患者的早期及后期康复训练,以及尿便控制障碍的治疗。
李铁山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肌骨疼痛的治疗,以及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类疾病的康复治疗。
朱其秀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偏瘫、截瘫、面瘫、失语、认知障碍、吞咽障碍等病症的治疗,以及偏头痛、肩周炎、网球肘、颈腰痛、膝痛、足痛等病症的非手术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锁骨骨折术后何时开始康复训练,做什么动作
2024.05.10
锁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越早越好,但是要看其固定牢固程度。锁骨骨折如果做的内固定,固定比较牢靠,可以尽早康复训练,如果术后特别痛,也可以先做一些屈肘的训练,前臂旋转的动作,如果疼痛能忍受,不是很痛,则尽可能早的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尽可能使肩关节活动到正常范围。因为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肩关节功能,但大部分情况下刚做完手术可能会有疼痛,有时可以用止痛药,如果用止痛药不痛,就可以适当训练。
付崇副主任医师康复科
17.83万
6
晨僵就一定是类风湿吗,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2024.01.04
炎症是造成关节僵硬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炎症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晨僵症状,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中以晨僵为首发的最常见疾病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如果感觉早上起来时手指屈伸不利,很可能是晨僵,而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张冷主任医师康复理疗科
13.69万
2
老年人头晕是脑梗前兆吗
2024.01.03
老年人头晕不一定是脑梗前兆,头晕症状在门诊非常常见,头晕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1、头部晕沉感、头重脚轻:常见于血压变化,如高血压,另外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好、比较高,甚至颈椎病、老年人的颈动脉硬化、全身低营养状态,如贫血,也都常见这样的头晕;2、眩晕:视物旋转、自身摇晃感,好像坐舟、船一样的不稳定感觉。这一类眩晕常见于美尼尔综合征、良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以及前庭神经元炎等。这两类头晕都有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表现,脑梗死是一系列脑部缺血以后出现神经症状的综合表现,比如有偏身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异常、口眼歪斜、说话不对劲、流口水等。如果发现老人头晕严重且呈持续性,同时又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不能走路、特别摇晃,就要小心是否是急性脑梗。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紧急到医院进行排查,排除是否是急性的脑梗死,然后进行脑梗死的规范治疗。
陈丽丽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16.28万
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