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由全国著名专家张庆林教授创立于1999年,经过多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对我国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9年成立之时即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建立华东地区第一家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中心,200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点学科及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是山东大学外科系统首批入选省重点学科的科室。2005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神经外科下设门诊,病房,重症监护室等机构以及伽玛刀治疗中心,房屋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医师队伍
现有医、教、研总人数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1%,博士及硕士学位者占全科的97%。
科室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专家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是我省神经外科专业博士硕士点,已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生16人,硕士生43人,遍布省内外各大医院,数人已进入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及研究院所并成为学术骨干。
临床医疗
神经外科装备了世界上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密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包括目前国际领先的LeksellGammaKnife Perfexion伽玛刀、LeicaM530多荧光手术显微镜、ZeissPentero荧光手术显微镜及术中实时高清数字成像系统、Karl-Storz脑室镜、美敦力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视频脑电监测系统、美敦力高速开颅动力系统、英国VIASYS术中脑血流监测系统、Leksell立体定向系统等国际先进的手术器械。
依托医院配备的PET-CT、GEINNOVAIGS730复合手术室、IGS630双C臂数字减影血管机等设备,保证了手术的精确及安全。
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的外科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颅底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在脑血管病治疗方面,除常规开展开颅显微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近年来还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颅内外动脉搭桥、颅骨钻孔血流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等新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在颅内肿瘤治疗方面,应用精湛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各部位胶质瘤,并在术后给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提高了手术疗效。
实施各种颅脑高难度手术,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鞍区肿瘤经鼻蝶、经颅内各间隙入路切除术,巨大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颅底区域脑膜瘤、延髓肿瘤、高颈髓肿瘤、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等,效果优良。
擅长帕金森病的脑深部核团毁损及深部电极植入术(DBS)、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切除及胼胝体切开术、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等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危急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复杂脑积水的治疗等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现代化的监护病房为术后病人的康复提供保证。
斥资3000余万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LeksellGammaKnife Perfexion伽玛刀并于2016年5月顺利投入使用,每年可完成约600例各种颅脑肿瘤、动静脉畸形、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效果良好。
科研水平
神经外科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研究课题近30项,科研总经费400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近20项,其中包括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其他各种奖励多项。
主编和参编著作15部,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王成伟教授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放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业委会全国委员。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会员和多本专业杂志的副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获国家和省部委荣誉奖励10项。
学术交流与合作
神经外科先后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等国外高等院校、研究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学术交流,与山东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良好合作。
多次举办全国及省级学术会议,建立了稳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神经外科先后派出10余位专家赴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学习进修,多次主持和参加世界、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先后邀请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多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咨询电话:0531-85875146,0531-8587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