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科室简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是医院首批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自2013年10月分为麻醉一科和麻醉二科,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0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麻醉一科无博导、硕导),是山东省第一批麻醉专业博士授予点。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经过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加速科室发展的同时,还获得了精神文明的丰收,先后荣获了山东大学颁发的“山东大学五四奖状”及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省级青年文明号”。医师队伍麻醉一科现有医、教、研总人数2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90%,博士6名,99%以上拥有硕士学位。秉承“明德至善护佑民生”的院训和“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树信誉”的科室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临床医疗科室拥有一支年轻、好学、上进、有战斗力的医疗、护理队伍,技术力量全面,学术梯队合理,在科主任潘恩木的带领下,着重加强了“一老、一小”两部分人群和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困难气道、高危妊娠等疑难危重病例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已能顺利完成低体重婴幼儿和老年高危病人的各种疑难复杂麻醉。还相继配合有关科室开展了部分疑难及特色手术,如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心脏移植术、人工耳蜗植入术、颈部巨大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移植术、口腔肿瘤舌颌颈根治胸大肌皮瓣移植术、5分钟即刻剖宫产手术、无痛分娩、髋关节翻修术等。另外,科室广泛开展了喉罩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经食道心脏超声(TEE)、可视喉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及血管定位穿刺等麻醉可视化新技术,在靶控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术中唤醒麻醉等新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主要担负着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关节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妇科、产科、口腔科、眼科、周围血管病科等科室的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和术后疼痛诊疗等工作,为急诊、病房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生命做出贡献。科室室工作范围涵盖门诊、病房患者的围手术期和围诊疗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术后镇痛,为门诊患者提供无痛人流、无痛清宫、无痛宫腔镜、无痛支气管镜等无痛内镜检查服务,对疑难、危、急、重症患者的麻醉具有显著优势。科室拥有大量先进的进口手术与麻醉设备,如多种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超声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心排量监测仪、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电除颤仪、微量泵、靶控系统、BIS系统等,为手术创造了有效的安全保障。科研水平科室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有省部级课题8项,《经气管滴入微量内毒素加重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可能机制的研究》2007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内毒素加重机械通气肺损伤的系列研究论文》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另有三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气管插管的影像学定位》与《双通道穿刺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室先后派出7位专家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国内顶尖医院学习进修,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内专业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先后邀请上海、北京、武汉等多位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科室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科室,已陆续有30名学员接受正规和专业的临床培训和科研培训。科室每年招收进修生约20多名,实习生8名,定期举办全省麻醉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为配合各科教学、科研及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还安装了手术直接观摩系统。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潘恩木主任提出了“家庭式管理理念”,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科室气氛,增强了科室凝聚力。麻醉一科的各项工作正在健康快速地发展,发展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室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目标。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地位,使麻醉科成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一个临床、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重点学科,并最终将麻醉科建设为院内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和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