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科室简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由全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关广聚教授创立于1997年,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现已形成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山东省第一个肾内科博士点,是医院首批确立的重点学科,是山东省唯一的肾脏病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8月,成立山东大学肾脏病研究所。2022年成立肾脏病博士后流动站。现任主任为肾脏病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柳刚教授。目前为山东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多学科创新分会主任委员。肾内科设有门诊、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脏病特检室,房屋建筑面积共4000余平方米。医师队伍肾内科(含血液净化)现有医疗员工总人数21人,分4个医疗组,现拥有主任医师4名,其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肾脏病知名专家3人(关广聚、柳刚、吴涛),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2名。全科医师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者占10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0%。肾内科现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临床医疗肾内科病房床位70张,主要收治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症、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尿路感染、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马兜铃酸肾病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近3年年均出院人数3000余人次;年均门诊量60000余人次。近年来,在尿蛋白组学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重症狼疮性肾炎改良多靶点治疗、多学科协助诊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肾内科对肾脏常见、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抢救水平居全省领先水平;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穿刺枪长年开展肾穿刺活检术,联合医院病理科通过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等技术对各种疑难肾脏疾病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各种慢性肾脏病采用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的进展,对尿毒症前期患者给予无创结肠透析治疗,充分促进毒素排泄,保护残肾功能;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净化治疗,常年进行腹膜透析置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置管及内瘘),并联合肾移植科行肾移植病人管理。尤其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另外,肾内科对各种肾血管疾病,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小动脉性肾硬化以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进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疗效。近年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肾脏病专家的交流合作,在各种肾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真正做到了集众家之所长于一身,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肾脏病诊疗方法和技术。血液净化中心创建于1999年3月,是医院首批确立的特色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拥有血液透析机64台,血液透析滤过机12台,CRRT机器5台。是全省大规模血液净化之一,年透析病人4万余例次。血液净化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3年3月,被评为首批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CRRT护理专项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是山东省血液透析质量最好的中心之一。在抢救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高脂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开展了人工肝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形成以常规血液透析为基础,各种最新血液净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格局。如:单重血浆转换、双重血浆转换、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血液灌流等。在山东省肾脏病界具有很高的声誉。科研水平肾内科自成立以来承担国家卫生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教育部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等课题近30项,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目前在研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SCI收录5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100以上。出版大型专著《继发性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血液净化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学术交流与合作肾内科先后派出6位专家分赴美国、瑞典、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进修学习,多次参加世界级肾脏病专业学术会议,参加中国肾脏病年会并作主持和发言。肾内科先后邀请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瑞典等国家多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另外肾内科先后派出9人到国内肾脏病专业一流的医院进修学习,其中5人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1人到华西医院进修。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尿蛋白0.3g/天是存在蛋白尿吗,怎么治疗
2024.05.06
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0.3g/天,这个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存在蛋白尿,属于轻度蛋白尿,量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尿蛋白达到了0.3g/天,首先要确定引起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因为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相关的疾病只要能够伤到肾脏,就有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导致肾脏病的发生。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要先确定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可能要着重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狼疮性肾炎需要治疗狼疮。当患者的尿蛋白达到0.3g/天时,给予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如给予降压药,包括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这一类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此外,现在还有另一类药物可以选择,如SGLT2的抑制剂,也就是列净这一类的药物,也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杨冰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1.78万
53
肾到底在哪个位置,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2.04
肾脏是一个生活中总是被提及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伙,承担着人体内的重要任务——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平时说得这么多,你真的知道肾脏究竟藏在哪里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刷到我你可算是来着了。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809
11
肾病综合征没尿是不是就是尿毒症了,怎么办
2024.01.19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水肿比较严重,尿量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了少尿或者无尿的状态。少尿是指每24h<400ml尿量,而无尿是指24h<100ml的尿量。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达到无尿或者少尿的状态,并不是进入尿毒症期,血中的肌酐很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稍微高于正常范围。此时的治疗就需要进行机器来脱除水分的处理,也就是采用血液滤过或者普通的血液透析来进行脱水治疗,来代替肾脏排出水分的功能。使机体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得到明显的缓解。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水分和毒素在体内聚积,出现血中急剧升高的肌酐,也就是>707μmol/L。肾病综合征出现无尿状态,绝大多数是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尿毒症。
彭涛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7.40万
9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