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1位医生
科室介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坐落于门诊综合楼零层急救中心,开放床位14张。

2015年5月,ICU接管呼吸科监护室成立ICU二区。同年6月,二区更名为ICU二科,ICU正式分为一科和二科。其中ICU一科位于门诊综合楼零层急救中心,开放床位14张。ICU二科位于内科综合楼15层北区,开放床位14张。

2016年,ICU一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及扩建,开放床位30张。

2017年1月7,重症医学科成立外科ICU,位于外科综合楼7层,开放床位14张。

人员结构与变化

至2015年5月,共有医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及以下职称13人。

工作概况

(一)业务发展

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学科,医院重点学科。设立监护病床14张,配备有世界上先进的设备,包括Drager柱式吊塔、飞利浦中央监护系统12套、智能呼吸机15台,床旁血液净化机3台、微创心功能监测(PiCCO)2套、超声心功能监测仪(USCOM)一台、多功能除颤器一台,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一套、亚低温设备4套、床边血气分析仪2台、胸肺物理治疗仪一台、微量泵和营养输注泵等50余台。

特色技术:持续血液净化(CBP),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持续高容量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作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同置换液流速的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的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三篇文章。另外还指导和帮助30多个下级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

心肺复苏及脑保护: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双频脑电图监测(BIS)及脑细胞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监测,重点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损伤程度的研究,该项研究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申报省科委课题并获得了立项。

机械通气技术:举办多次山东省机械通气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具备肺动脉漂浮导管、微创血液动力学监测(PICCO)与超声法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USCOM)3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及BIS监测在ICU中的应用。

开展危重病人腹内压监测、床边经皮胃肠造口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和危重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等工作。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承担全省重症医学科的培训工作,包括会诊、讲课等。每年帮扶省内3家医院,均派出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进行帮扶。连续多年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有全省30多家医院100余名医生和护士来院进修,进修时间3—6个月。为卫生部批准的重症医学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培养重症医学专业临床药师4批共8人。

参与编写的重症医学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方案已被认定为全国重症医学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大纲。承担医院并接受外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参加培训的医生按计划实行轮转及专人带教。

(三)科研与学术交流

2010—2015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交流会议共计10余次。举办5届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和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学术大会。

重症医学一科

一、建置·沿革

2015年5月,成立重症医学科一科,位于门诊综合楼零层急救中心,开放床位14张。

2016年,重症医学科一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及扩建,开放床位30张。

二、人员结构与变化

现有医师1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住院及中级医师10人。

三、工作概况

(一)业务发展

配有中央监护仪两台,普通监护仪30台,PB840呼吸机8台,哈美顿呼吸机6台,Maquet10台,Drager8台,简易呼吸器30个,抢救车两台,除颤仪一台、血气分析仪两台,纤支镜一台,床旁血液净化机6台,亚低温设备4套,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检测(PiCCO)一套,动静脉泵治疗仪6台,排痰仪4台,微量泵和营养输注泵等100余台。

开展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ICCO心排检测技术、BIS检测技术、CRRT、血浆置换、血浆吸附等血液净化技术、ECMO、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及亚低温脑保护临床研究等。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接受省内合作医院进修人员的学习,进修时间3—6个月。对进修医师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讲授新理论、新进展,提高理论水平。承担医院并接受外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参加培训的医生按计划实行轮转及专人带教,通过教学查房、病例书写、技能及手术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

2017年6月,陈海荣入选医院第三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三)科研与学术交流

2015—2017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科室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交流会议共计10余次。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项目,连续举办三届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和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学术大会。

重症医学二科

一、建置·沿革

2015年5月,由重症医学科接管内科综合楼15层北区呼吸科监护室,成立重症医学科二科,开放床位14张。重症医学科由此分为一科和二科。

2016年6月,重症医学科二区正式建制为二级学科。

二、人员结构与变化

现有医师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

三、工作概况

(一)业务发展

配有中央监护仪1台,监护仪14台,PB840呼吸机8台,简易呼吸器8个,抢救车1台,除颤仪1台。因为ICU工作特殊性,把监护仪更换成带有模块的监护仪,又陆续配备了血气分析仪1台,纤支镜1台,床旁血液净化机2台,亚低温设备2套,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检测(PiCCO)模块1套,动静脉泵治疗仪3台,排痰仪2台,电脑2台,微量泵和营养输注泵等50余台。目前拥有呼吸机14台并且均配备简易呼吸器。除了PB840,拥有哈美顿呼吸机2台,Maquet3台,Drager1台,做到床位与呼吸机1∶1的比例。

2015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MODS患者抢救成功”获评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三等奖。

2016年,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切开术”,至今已实施多次并取得良好的进展。同年,“产后大出血并MODS患者抢救成功”,获评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三等奖。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承担省内合作医院进修学习,进修时间3—6个月。对进修医师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讲授新理论、新进展,提高理论水平。承担医院并接受外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参加培训的医生按计划实行轮转及专人带教,通过教学查房、病例书写、技能及手术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目前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规培20余人。

(三)科研与学术交流

2015年至今,发表SIC收录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交流会议共计10余次。

外科重症监护室

一、建置·沿革

2017年1月,外科ICU科室成立。开放病房床位14张,配备中央监护系统1套(1拖14),PB840呼吸机4台,Drager呼吸机4台,SERVO呼吸机2台,转运呼吸机1台,心电监护仪14台,转运监护仪1台。

二、人员结构与变化

现有医师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及以下4人。博士2人,硕士4人。

三、工作概况

完成多例肝移植患者监护、气管切开手术。收治大量严重创伤、多发伤、大出血、休克等外科术后危急重症患者。2人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团体任职。

科室擅长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高血压危象
呼吸衰竭
肾衰竭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急性胰腺炎
休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过敏性休克
颅内感染
多重肺部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创伤性休克
多器官衰竭
感染性脑膜炎
感染性心肌炎
化脓性细菌感染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肾衰竭
脓毒症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