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是本院最古老的专业之一,经过黄好基主任、何秋玉主任、房太勇主任和梁奕志主任等多代消化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的耕耘,砥砺前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略到精深的发展历程。
自从1986年底大内科二级分科分出消化专业组(12张床位)到2011年元旦独立成科,消化科经历多次搬迁和专业组整合,现在拥有鲤城院区(4病区,旧门诊楼二楼,51张床位)和东海院区病区(67区,核心楼12楼,42张床位),鲤城消化内镜中心和东海消化内镜中心(门诊三楼)和肠道门诊。消化内科每年收住病人中危、急、重病人占了约35%,是泉州地区收治重症和疑难病例最多的医院之一。
本院消化科&消化内镜中心在闽南地区实力较雄厚,具有很强的技术力量和合理的临床梯队,是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点(2013年),是福建省第一批授予的可开展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单位(2014年)。现有医护人员85名,医师30名,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有硕士学历27名。到2020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
附二消化人不断创新,大胆开展新技术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消化内科团队在炎症性肠病(IBD)、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胃肠动力性疾病、重症胰腺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消化系统各类实体肿瘤的诊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能解决本学科的复杂疑难病症,成功地抢救各种危、重、急症。
消化内镜可开展绝大多数三、四级内镜下微创手术,特别近十年来在消化内镜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展了20多项内镜下新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填补了本院内镜技术的真空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全层切除术(EFR)、耙状金属夹闭合系统(OTSC)、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经胃镜胃造瘘术(PEG)。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经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经内镜痔上直肠粘膜套扎术治疗痔疮;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内镜下荷包缝合、超声内镜诊疗技术: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肠占位性疾病(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超声内镜下肿瘤注射治疗术、超声内镜下假性囊肿引流术等等。
科研成果显著:
承担福建省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卫生局等单位计划内的科研项目20项,并获得80.7万元的科研基金的资助,科研成果一项。近五年来在SCI刊物发表论著6篇,在中华系列杂志等CSCD源刊物发表论著21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
消化内镜中心介绍
消化内镜中心源于1980成立的胃镜室。从1980年本院首例胃镜检查开始,至今科室已走过40年坎坷路程,经过林瑞福、苏若瑟和房太勇等几代内镜人的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历经胃镜室、内窥镜室、消化内窥镜室沿革与变迁,造就今日消化内镜中心。
本科消化内镜中心设备从1980年福建省卫生厅赠送的上海医学光学厂产的80cm侧视胃镜一台始,现拥有的设备资产达三千余万元。主要设备有OLYMPUS(奥林巴斯)系列、FUJIFILM(富士胶片)系列、PENTAXEPM(潘太克斯)、国产开立主机共12台套,相应配套的电子胃肠镜80多条(包括鼻胃镜、双钳道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金山胶囊内镜、24小时胃酸测定及食管测压,消化内镜洗消系统加追溯系统4套;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1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