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太和县中医院

骨伤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太和县中医院骨伤科是由我省皖北著名中医正骨专家、张氏正骨创始人张仲田主任医师创建于1958年,历经张氏传人和几代中医骨伤人的拼搏努力、探索及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安徽省“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现有7个病区,分为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显微修复与重建外科、矫形骨科、小儿骨科、老年骨科、运动医学科7个方向,床位350张,年门诊人次15万人,年手术量7000余台,其中三、四类手术达70%。年住院9000余人次。现拥有医护人员140人,高级职称31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24人),硕士研究生32人。有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安徽省名中医1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长三角工作站1个,市级以上各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15人,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骨伤科分七个病区:骨一科(创伤骨科):主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严重复合性损伤、骨盆、髋臼骨折,四肢骨不连及足踝外科等骨伤疾病。骨二科(脊柱外科):主治脊柱骨折、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疾患、脊柱结核,脊柱脊髓肿瘤、脊柱微创内镜手术。骨三科(显微修复与重建外科):主治各种断肢(指)再植,四肢功能重建整形,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带蒂及游离皮瓣等。骨四科(矫形骨科):主治肩、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保髋、保膝、保踝疾病的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骨五科(小儿骨科):主治<14岁小儿外伤骨折的保守及手术治疗。小儿先髋、脊柱侧弯的治疗。小儿四肢骨病、关节畸形,骨肿瘤的治疗。骨六科(老年骨科):主治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性骨关节炎,老年骨创伤、老年性脊柱病。骨七科(运动医学科):主治肩、肘、腕、髋、膝、踝关节镜的微创治疗。近年来,我院骨科共派出进修人员60余次,先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龙华医院,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89医院、401医院等十余家医院进修学习,并与上述医院骨科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遇有疑难病症,可随时请有关专家会诊及指导手术。近年来,骨伤科在继承张氏传统中医手法整复的基础上,本着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根据病情需要,开展了多种微创治疗。如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各种四肢骨折,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俗称脚骨拐)、小趾内翻,以及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UBE技术治疗颈、胸、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等。同时也开展各种高难手术。如颈椎病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脊柱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断肢(指)再植术,游离皮瓣修复术,拇指再造术,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翻修术等。近年来,骨伤科高度重视医、教、研工作。积极申报、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市、县立项科研课题共20项,研究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奖3项。太和县中医院骨伤科在皖西北地区享受盛誉,主要以张氏传统手法整复、中医药特色治疗优势、配合西医手法治疗,吸引了周边十余个县市的患者前来就诊。“十四五”期间,我院骨科将进一步加大专科建设力度,加快人才培养,不断开展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提高科研能力,把医院骨科建设成为以张氏传统手法整复和中医药治疗为特色优势,配合西医手术治疗,在皖西北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骨科,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健康、更温暖的医疗服务。地址:骨一科病区住院部8楼科主任:高传芳电话:0558—8519215地址:骨二科病区住院部9楼科主任:刘旭电话:0558—8519093地址:骨三科病区住院部10楼科主任:程启华电话:0558—8519126地址:骨四科病区住院部11楼科主任:李绍营电话:0558—8519183地址:骨五科病区住院部14楼科主任:蒿广兴电话:0558—8519103地址:骨六科病区住院部10楼科主任:黄少春电话:0558—8519126地址:骨七科病区住院部11楼科主任:杨浩然电话:0558—8519183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膝关节里面有积液怎么处理
2023.12.28
膝关节积液的处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积液量多少等不同因素决定,具体如下:1、积液量较小: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积液量较小,引起的症状较轻,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使得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如可以使用局部热敷,改善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炎症和滑膜炎症,加快积液吸收。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塞来昔布、安康信(依托考昔片)等,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嘱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包括规律性地伸膝关节以及关节抗阻训练,都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加快积液吸收;2、积液量较大:如果积液量较大,如达到中等量或大量积液,往往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症状,如关节活动受限,在屈膝关节时出现关节疼痛、屈曲活动度降低。可以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抽除膝关节内的积液,再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防止积液不断渗出。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黄恺主任医师骨外科
12.70万
46
左后背肩胛骨下方麻是什么原因
2023.12.27
患者左侧后背肩胛骨下方区域麻木,常见有以下原因:1、炎症刺激:可能是由于局部炎症刺激造成的局部筋膜炎症,由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酸性物质堆积,炎症因子局部存留并刺激皮神经,造成局部麻木,部分情况下患者还伴有区域的疼痛和后背僵硬;2、神经卡压:如果胸椎神经走行过程中支配该区域的皮神经受到卡压,可能会造成局部麻木,或伴有胸侧部放射性疼痛。两类情况均可采用局部热敷,以及轻柔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具有一定效果;3、内脏疾病: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内脏疾病所引起的后背牵涉麻木、疼痛,建议患者到正规公立医院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查体,必要时还需完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合理化的治疗措施。
赵文涛主治医师骨科
11.29万
89
踝关节脱位的内治法
2023.12.25
内治法早期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湿通络的方剂,如活血舒肝汤加木瓜、牛膝,旨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并促进经络的畅通。 随着肿胀消退,治疗会转向通经利节、壮筋骨的药物,如筋骨痛消丸。这些药物有助于疏通经络,强健筋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当解除固定后,患者可以服用补气血、壮筋骨、强腰膝、通经活络的药物,如健步壮骨丸。这些药物有助于补充气血,增强筋骨的力量,提高腰膝的稳定性,并促进经络的活络,从而加速患肢的功能恢复。 对于开放性脱位的治疗,着重于防止感染和稳定骨折脱位,使关节得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伤后6-8小时内,应彻底清创,常规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复位和内固定后,应该争取一期缝合闭合伤口。一期缝合可以减少伤口暴露的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参考资料:[1]卞泗善等主编,现代骨病与骨伤诊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
田树春副主任医师骨科
3317
20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