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9位医生
科室介绍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培育专科。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培养点。本学科是“安徽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安徽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合肥市肺癌质控中心”主委单位,是“合肥市过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单位、“长三角过敏疾病防治联盟”常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单位”及合肥市“呼吸与过敏病”名医工作室挂靠单位。

附设变态反应研究室、特异性免疫治疗室、肺功能检查室、电子支气管镜室、多导睡眠监测室及戒烟门诊等,科室已经形成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老年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为特色的专科。

广泛开展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胸膜疾病等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各种轻重型呼衰、ARDS、心衰、重症哮喘等进行诊治。

变态反应研究室通过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为过敏性疾病确诊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指导患者规避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室规范开展脱敏治疗,为唯一可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

肺功能室可开展包括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肺容量功能、弥散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及心肺运动试验等检查,能准确的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病情、预后及临床疗效,判断手术患者心肺功能耐受力及安全性。

支气管镜室配合开展肺活检、粘膜活检、刷检、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癌、肺间质性疾病、支气管内膜性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便携式支气管镜主要应用于床边存在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通过吸取深部痰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在镜下进行气道治疗。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穿刺精确度高,对于0.5~1cm的病灶也可在CT导引下成功活检,对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空洞病变、双肺弥漫性病变及纵隔肺门占位病变均能明确病理诊断。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可反映气道疾病的炎症程度,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控,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等,指导临床治疗。

多导睡眠监测仪是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可记录并分析EEG、ECG、EOG、EMG、胸腹式呼吸运动、鼾声、脉搏、血氧饱和度、脉搏波、呼吸频率、体位等睡眠呼吸参数。通过对以上参数的记录与分析,对睡眠障碍、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进行分析、诊断。

WHO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在专业治疗的配合下,戒烟率可明显提高,本科室开展戒烟门诊可提供戒烟的简短建议、药物治疗、戒烟咨询及戒烟热线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业务骨干。现有医生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医学硕士6人,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科室每年承担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临床专业课程及实习生带教任务,承担全省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任务。科研经验丰富,科室承担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全科发表论文数超过50篇。

科主任:荣光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临床变态反应学》编委,《临床肺科杂志》常务编委、审稿人,《安徽医药》审稿人。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变态反应科主任,合肥市过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第四界“江淮名医”,合肥市高层次人才(C类),合肥市第一批名医工作室领衔人。

广泛开展了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从事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症、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研究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国内多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任职,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呼吸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合肥市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委员、合肥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科室擅长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