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科室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分为骨伤一科和骨伤二科。骨伤一科一、科室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成立于1984年,是安徽省中医骨伤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项目主办单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代表着我省中医骨伤疾病治疗的最高水平。骨伤科现有病床90张,设有骨Ⅰ骨Ⅱ两个病区。床位使用率110﹪,年急诊量约25000人次,年手术2000余台。医院、科室拥有核磁共振、CT、G形臂移动X光机,C形臂移动X光机、DSA系统、关节镜系统、椎间孔镜系统、UBE设备、超声骨刀、骨创伤治疗仪等医疗设备。骨伤一科现有在职医护人员26人,包括江淮名医和安徽省名中医1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7人。博士2人,硕士8人。科室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并重的方向。常规开展脊柱、四肢各类手术,包括颈椎前后路治疗颈椎病、经皮微创和开放复位固定治疗脊柱骨折、镜下和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经皮微创(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髋膝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和骨关节炎、经皮复位固定四肢骨折、关节镜下治疗肩周炎、半月板损伤和早期骨关节炎等手术。科室拥有颈椎活血胶囊、接骨续筋口服液。消瘀接骨散、骨疽拔毒散、熏洗方、骨蚀宁胶囊等院内制剂和协定方;坚持运用中医内服外敷、手法、小夹板外固定等方法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二、专家简介王峰,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从事骨伤科工作近40年。现任安徽省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主任兼骨1科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安徽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安徽省骨科分会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常委,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常委,安徽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成员,《中医药临床》杂志编委,十二·五、十三·五全国统编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编委。擅长老年骨关节炎、老年骨质疏松症及伴发骨折、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和微创手术。张建华简介:张建华,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伤科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擅长应用中医中药和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失稳、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陈斌,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安徽省骨科分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从事骨科教学、临床科研,一线工作20余年,曾留学于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关节外科中心,美国哈弗医学院附属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院脊柱微创外科中心,进修于上海同济医院骨外科,擅长微创治疗各类骨折,软组织创伤,脊柱疾病及各关节疾病,尤其擅长各类老年骨关节病的关节置换,颈腰间盘的手术治疗;在中医中药和手术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和骨关节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江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擅长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畸形、脊柱感染的诊治和微创手术,以及复杂创伤和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治。安徽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骨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受聘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医院脊柱骨科主任,2019年作为“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到现单位;兼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脊柱脊髓创伤康复学组委员、安徽省脊柱内镜联盟副理事长、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副主委等。开展的主要特色技术包括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单孔镜下“Key-hole(钥匙孔)”减压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单边双通道内镜下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轻度腰椎滑脱症,前路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矫正腰椎后凸,颈前路多节段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和颈后纵韧带骨化症,以及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等。主持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5篇、中华系列期刊论文1篇等。王正,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丁锷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委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委员会理事,安徽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安徽省医学会、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软组织损伤诊疗学》副主编,《中医骨伤科学》编委。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擅长肩、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微创诊疗,颈肩膝、腰腿痛及虚寒体质的中医药治疗。骨伤二科无简介
详情

科室疾病

刘安平
主任医师骨伤科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对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骨肿瘤、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四肢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
王正
主任医师骨伤科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关节镜下诊疗肩、膝、肘关节疾病。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折、股骨头坏死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膝关节镜下诊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镜诊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踝关节镜、肘关节镜诊疗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镜下臀肌挛缩症松解术等。
李保泉
主任医师骨伤科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关节镜下诊疗肩、膝、肘关节疾病。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折、股骨头坏死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膝关节镜下诊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镜诊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踝关节镜、肘关节镜诊疗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镜下臀肌挛缩症松解术等。
徐盛文
主任医师骨伤科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关节镜下诊疗肩、膝、肘关节疾病。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折、股骨头坏死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膝关节镜下诊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镜诊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踝关节镜、肘关节镜诊疗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镜下臀肌挛缩症松解术等。
周章武
主任医师骨伤科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擅长关节镜下诊疗肩、膝、肘关节疾病。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折、股骨头坏死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膝关节镜下诊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镜诊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踝关节镜、肘关节镜诊疗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镜下臀肌挛缩症松解术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膝关节里面有积液怎么处理
2023.12.28
膝关节积液的处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积液量多少等不同因素决定,具体如下:1、积液量较小: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积液量较小,引起的症状较轻,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使得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如可以使用局部热敷,改善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炎症和滑膜炎症,加快积液吸收。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塞来昔布、安康信(依托考昔片)等,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嘱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包括规律性地伸膝关节以及关节抗阻训练,都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加快积液吸收;2、积液量较大:如果积液量较大,如达到中等量或大量积液,往往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症状,如关节活动受限,在屈膝关节时出现关节疼痛、屈曲活动度降低。可以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抽除膝关节内的积液,再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防止积液不断渗出。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黄恺主任医师骨外科
12.70万
46
左后背肩胛骨下方麻是什么原因
2023.12.27
患者左侧后背肩胛骨下方区域麻木,常见有以下原因:1、炎症刺激:可能是由于局部炎症刺激造成的局部筋膜炎症,由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酸性物质堆积,炎症因子局部存留并刺激皮神经,造成局部麻木,部分情况下患者还伴有区域的疼痛和后背僵硬;2、神经卡压:如果胸椎神经走行过程中支配该区域的皮神经受到卡压,可能会造成局部麻木,或伴有胸侧部放射性疼痛。两类情况均可采用局部热敷,以及轻柔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具有一定效果;3、内脏疾病: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内脏疾病所引起的后背牵涉麻木、疼痛,建议患者到正规公立医院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查体,必要时还需完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合理化的治疗措施。
赵文涛主治医师骨科
11.29万
89
踝关节脱位的内治法
2023.12.25
内治法早期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湿通络的方剂,如活血舒肝汤加木瓜、牛膝,旨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并促进经络的畅通。 随着肿胀消退,治疗会转向通经利节、壮筋骨的药物,如筋骨痛消丸。这些药物有助于疏通经络,强健筋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当解除固定后,患者可以服用补气血、壮筋骨、强腰膝、通经活络的药物,如健步壮骨丸。这些药物有助于补充气血,增强筋骨的力量,提高腰膝的稳定性,并促进经络的活络,从而加速患肢的功能恢复。 对于开放性脱位的治疗,着重于防止感染和稳定骨折脱位,使关节得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伤后6-8小时内,应彻底清创,常规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复位和内固定后,应该争取一期缝合闭合伤口。一期缝合可以减少伤口暴露的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参考资料:[1]卞泗善等主编,现代骨病与骨伤诊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
田树春副主任医师骨科
3317
20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