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肠外科

科室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结肠外科,为重点学科、市高水平创新团队,拥有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原胃结肠外科基础上分设,以胃肠良性疾病、急诊为主,包涵疝(小肠气)与腹壁外科、胃食管反流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肠梗阻专科以及胃结肠外科急诊等学科群。以微创技术、日间化手术、加速康复与舒适化医疗为特色,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策略、最温馨的医疗服务,推动创新性研究与转化,建设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团队。胃结肠外科目前拥有一支医疗技术精湛、人才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医护人员40人,其中医师17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9人。科室聘请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为学科顾问,定期指导学科发展与建设,同时柔性引进国内知名疝与腹壁外科专家来院工作。在学科带头人沈贤院长的带领下,胃结肠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综合水平居省内领先,影响力辐射至浙南闽北地区。基本信息学科带头人:沈贤、郑志强。科主任:杨越涛、俞耀军。地理位置:龙湾院区住院部9楼西侧。医疗特色科室改变传统诊疗模式,以胃结肠外科多学科群为特色,以胃肠良性疾病、急诊为主,规范化、常态化地推广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为每位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化、舒适化的医疗服务,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优化住院体验,显著提高社会效益。诊疗范围胃结肠外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断和治疗、尤其是疝(小肠气)与腹壁外科、胃食管反流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外科急腹症、腹部创伤等治疗,以快速康复理念,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开展疝与腹壁外科所有疾病如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脐疝、腰疝、腹壁良恶性肿瘤、严重产后腹直肌分离以及各种疑难复杂疝、复发疝、疝术后并发症等治疗、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外科微创治疗、肥胖的外科微创治疗、各种肠梗阻的个体化治疗、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各种并发症如肠瘘、严重腹腔感染治疗等。学术地位科室为市高水平创新团队,拥有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多位教授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种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近3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最高IF:30.2 BMJ)。同时与国内外一流团队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学术和临床合作。亚专科分设疝(小肠气)与腹壁外科、胃食管反流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肠梗阻专科。
详情

科室疾病

卢明东
主任医师胃结肠外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治,特别是胃癌、结直肠癌及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包括微创腹腔镜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及综合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10多年的丰富临床心得和经验。
沈贤
主任医师胃结肠外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
博导
博士
擅长:各种胃肠道疾病、普外科常见病与疑难杂症等疾病诊治、肿瘤营养筛查与干预及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肠癌、间质瘤等)的微创手术与个体化治疗。
孙维建
副主任医师胃结肠外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博士
擅长:胃结直肠外科各种疾病、疑难杂症和普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擅长于胃肠镜筛查早癌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胃肿瘤、肠肿瘤、肠癌、直肠癌等。
徐晓武
副主任医师胃结肠外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博士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贲门失迟缓症、腹股沟疝、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甲状腺癌、肠梗阻及其他普通外科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纪伟平
副主任医师胃结肠外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博士
擅长:胃癌、肠癌、胰腺癌的诊疗,长期钻研肿瘤围手术期处置策略和个体性化疗,以及给肿瘤病人设计专门营养方案,对治疗腹部常见的急慢性炎症、疝气、胆囊结石、胃肠穿孔等很有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胃癌晚期一直发热怎么回事
2024.04.29
晚期胃癌患者有时可能会表现为发热,量体温有时也确实比正常高,此时一定要寻找病因。因为发热原因可能不一样,这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具体如下:1、胃癌晚期炎性反应:比如晚期胃癌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部分患者,有时还伴有相关的呼吸道问题,比如哮喘、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此时如果有感染,则有可能会发热,其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高达39℃、40℃,这些则是炎性反应;2、腹腔吸收热:如果晚期胃癌患者,本身状况不好,已经有腹水或者腹腔已经被感染,则也有可能伴有发热。综上,胃癌晚期的炎性反应、腹腔吸收热都有可能导致发热,所以需明确发热的具体病因。
夏泽锋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6.99万
75
神经内分泌肿瘤G1手术切除了就算治愈了吗
2024.01.19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1,进行手术干预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局部的ESD和EMR手术,也可以进行胃切除手术。切完后是否算临床治愈,有时要根据手术情况,如是否切干净,尤其是基底切缘是否有切干净。如果切干净,手术后定期随访,如果3-5年后没有明显的复发转移,此时才称为临床的治愈。对于比较进展G1期的患者,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后根据病变情况,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延伟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0.51万
94
需要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吗,有哪些筛查方法
2024.01.19
在中国,结肠癌中位的发病年龄是在50-60岁,因此,提倡超过40岁的病人常规地进行定期的肠镜筛查,这种筛查主要是通过全肠道的肠镜检查来实现。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再进行大便潜血,甚至肿瘤标志物,如CEA的筛查。当然这些只是间接地进行检查,有可能会出现漏诊。根据结肠癌的生物模型的研究来看,多数结肠癌病人的结肠表面会有相应的结肠息肉,这样的息肉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会发生不断改变,继而发生恶变,到最后的进展期结肠癌、发生远处转移。好消息就是这个转变的过程,有的时候非常漫长,可能接近10年,甚至更长,这也为早期发现这些所谓的癌前病变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可能。总之,预防肿瘤的一个最佳办法,就是定期地在专科和专门的医院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这可能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郭春光副主任医师胰胃外科
10.83万
5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