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5位医生
科室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创建于1989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童康复科之一,现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共有医务人员4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2人,科室负责人先后赴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等国内外着名儿童康复机构交流访问。

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及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单位,浙江省唯一认定的省级儿童残疾预防基地,科室长期以来致力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脑性瘫痪、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学习障碍等)及骨关节病、神经肌肉病等诸多儿科疾病的防治与康复工作,设有规范化的康复门诊、康复评估、物理治疗、特殊教育及中医治疗等部门,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科室拥有覆盖全能区的康复评估和干预系统,并以创新思维推动康复新技术研究,如婴儿全身运动计算机捕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使本学科康复医学诊疗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专业特色

科室以“6F:功能(Function)、家庭(Family)、体能(Fitness)、乐趣(Fun)、朋友(Friends)、未来(Future)”为核心理念,集中西方康复医学优点为一体,致力于打造符合儿童发展特性的规范化康复体系。

凭借该院先进的遗传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和科室覆盖全能区的康复评估系统如Griffiths、韦氏智商(WISC-III)、ADOS、PEP-3、GMs、表面肌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等。

开展精准康复诊断与评估,并以“功能重塑”为康复目标,开展运动、作业、认知、语言及社交行为等领域的治疗,并于近年率先开展早产儿未成熟期神经功能评估与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ESDM亲子课程、PRT、DIR、TEACCH、ABA、PLAY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课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管理(CBT,BPT)、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等技术,并开设发育迟缓、语言康复、学习障碍等特色门诊。

科室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人员往来频繁、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言语病理系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引入美国先进的自闭症行为干预技术,进一步提升康复水准。

诊疗范围

(1)儿童运动障碍的诊断与康复: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发育性协调障碍;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肌性斜颈;骨关节疾病;遗传性神经肌肉病(DMD、SMA及CMT等);血友病等。

(2)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发育评估与早期干预。

(3)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干预与随访。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管理与指导。

(5)智力发展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智力障碍、全面性发育落后、精神发育迟缓。

(6)感觉统合失调的系统化评估与综合干预。

(7)特定性学习障碍(书写、阅读障碍等)的行为干预。

(8)交流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

(9)顽固性抽动症的综合治疗。

科室擅长
智力障碍
脑瘫
发育迟缓
血友病
小儿痉挛
小儿脑瘫
脑发育不良
新生儿佝偻病
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口吃
佝偻病
小儿脑炎
小儿脑膜炎
性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滞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血管性血友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
运动障碍
婴儿脑损伤综合征
痉挛性脑瘫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小儿流涎症
血友病甲
语言发育迟缓
运动障碍性脑瘫
智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