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已形成了集专科病房、专科门诊、专病门诊、消化内镜、胃肠动力、消化实验室和临床营养管理为一体的专业体系,同时拥有一支整体技术实力雄厚的团队,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以及专科护士20名,目前有专科床位50张,收治病人3000余例/年,消化内镜诊疗4500余例/年。科室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国内领先,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儿童胃肠镜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动力检查和治疗、小儿经皮肝穿刺技术、胶囊内镜、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等项技术,对儿童消化系统建立一系列成熟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营养治疗)方案,成功救治大量疑难重危病儿。科室开展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术中内镜检查。开展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摘除术(胃、小肠、结肠)、消化道出血止血术(包括喷洒、套扎、硬化剂注射、钛夹)、消化道异物钳取、胃扭转复位、食道狭窄扩张术、内镜下置管术、食管支架置入及取出、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开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性ERCP技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胰管支架置入术、胰管及胆管结石取石术、胆汁外引流术、胆汁内引流术等)。24小时食道pH和阻抗测定、食道动力测定、下消化道动力测定、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碳13尿素呼吸试验、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住院病人临床营养管理等治疗技术。专业特色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国内领先,在全国率先开展儿童胃肠镜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动力检查和治疗,小儿经皮肝穿刺技术、胶囊内镜、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等项技术,开展儿童炎症性肠病MDT多学科诊疗,对儿童消化系统建立一系列成熟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营养治疗)方案,成功救治大量疑难重危病儿。负责制定全国《小儿胃镜结肠镜操作规范》、《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和《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治疗方案》、《儿童腹泻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儿童急性腹泻营养治疗流程》、《儿童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等。诊疗范围诊治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腹痛、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再发性呕吐、功能性便秘、食物过敏性胃肠病、各种肝脏疾病、胆汁淤积症、胰腺炎、腹膜炎、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等。本科还开展住院病人临床营养管理,特别是肠衰竭、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喂养障碍等患儿的营养治疗的规范化管理。开展的技术包括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术中内镜、胶囊内镜、24小时食道pH和阻抗测定、食道动力测定、下消化道动力测定、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碳13尿素呼吸试验等检查,开展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摘除术、消化道出血止血(包括喷洒、套扎、硬化剂注射、钛夹)、消化道异物钳取术、胃扭转复位、食道狭窄扩张、消化内镜下置管术、食管支架置入和取出、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开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性ERCP技术、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等。
详情

科室疾病

陈洁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博士
擅长:儿童胃肠病诊断和治疗,如慢性腹痛、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等,儿童消化内镜诊断治疗技术、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
马鸣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擅长:疑难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如腹泻、呕吐、胃肠炎、多种食物过敏、肠道手术后吸收不良、短肠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还擅长外科大手术围术期以及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治疗。
江米足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教授
博导
博士
擅长:儿童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微生态、慢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再发性呕吐、功能性便秘以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等。
陈飞波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擅长:儿童消化系统尤其胃肠、肝病、营养相关性疾病的诊治,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常见疾病如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李甫棒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擅长:儿童内科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包括儿童肝病、便秘、消化性溃疡、腹泻、呕吐、厌食、胃炎等相关性疾病,以及儿科消化内镜下检查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
2021.08.15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严重的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为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如下: 1、改变生活方式:多数患儿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不严重,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如避免高脂饮食、进餐过多,以及减少咖啡因、巧克力等食物的摄入。如果为体重较胖的患儿,建议减肥,减重可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治疗没有明显改善,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抑酸药,儿童最常用的为奥美拉唑,可以减轻反流以及食管炎的症状。其他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药物,对于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如果为严重反流性食管炎,首选抑酸剂; 3、手术治疗:如果小儿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炎较严重,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可以手术治疗。如通过胃折叠手术、胃造瘘手术等解决问题。但通常有进食障碍,严重影响营养状况的患儿才会选择手术治疗。
方优红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8.26万
495
吃完饭后肚子咕噜咕噜响是怎么回事
2021.08.14
儿童进食后腹部咕噜响是正常胃肠反应,即胃结肠反射,主要是进食后肠蠕动增加导致,属于人体的本能反射,所以不会有明显问题,为减少此种情况发生,需避免进食过快,选择合适、容易消化的食物,儿童肠胃功能适应性可能更好。 年龄越小的儿童肠鸣音可能更明显,主要由于年龄越小儿童腹壁较薄,肠蠕动后声音可能更响,或家长更容易感觉到。所以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发生,年龄越大则可能越不明显。如果肠鸣音亢进与平时不同,且出现其他表现,需进一步评估有无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楼金玕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8.45万
96
胃不好会口臭吗
2021.06.30
胃病会出现口臭,但并非所有胃不好的人群均会出现口臭。口臭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口腔蛀牙或牙龈炎、牙周炎、鼻窦炎、鼻窦化脓倒流到咽喉部出现口臭; 2、除胃病外,其他消化道疾病可能引起口臭,如消化不良或肠梗阻。消化不良是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发酵后,产生较多气体引起口臭。肠梗阻是食物无法往下排,长时间储存在胃肠道导致口腔口臭; 3、其他系统比较重的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也会出现口腔异味。
罗优优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4.67万
13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