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8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
科室介绍

血液科创建于1980年,2003年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5年获批常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目前是苏州大学内科学血液病学专业硕博士培养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常州市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常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具有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为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地区挂牌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江苏省血友病分级诊疗网络常州区域市级定点机构。

科室目前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血液病综合诊疗中心,拥有核定床位150张,包括普通病房136张、层流病房13张以及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1张。配有独立的血液实验室,设有流式细胞术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细胞培养室、细胞遗传学室、细胞形态学室、出凝血检测室及造血干细胞冷冻冷藏室。科室坚持立足临床,治疗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各种恶性血液病,在常州及周边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开展多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包括血缘/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近三年重点开展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缓解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困难局面,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疾病。

科室目前具备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人才梯队,有医生28名,护理76名,其中在站博士后2名、博士8名、硕士19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名,常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2名,青苗人才1名。

科室注重科研与教学结合,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卫健委重大项目1项,135开放课题3项,市科技局资助项目10项,局重大课题2项,局青年基金1项。近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二单位,第三完成人),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3项,常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0多名。

一、主要疾病诊疗范围

各种红细胞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疾病,如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出凝血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淋巴系统疾病,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二、特色技术

1.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开展多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包括血缘/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采用血缘(同胞全相合或半相合)及非血缘(中华骨髓库全相合或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采用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2.CAR-T细胞免疫治疗

BCMA/CD19双靶点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研究;靶向CD19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疾病;抗GPRC5D-CAR-T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治疗疾病包括CD19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19阳性B细胞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3.血液肿瘤多靶点靶向治疗

引进国外先进的多项靶向技术,包括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BCL-2抑制剂和血管新生抑制剂的应用等技术,极大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和生存期。

4.血液肿瘤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技术

开展免疫标记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例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CR技术、DNA测序等技术,用于监测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指导分层治疗及预后判断。

科室擅长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淋巴瘤
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白血病
小儿缺铁性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贫血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恶性淋巴瘤
恶性贫血
慢性白血病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低危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