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建立于1982年,2002年被市卫生局确定为扬州市首批重点专科之一。2004年首家开展新生儿急救转运工作,2014年挂牌成为唯一的市级新生儿急救中心。目前全科在职医师21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副教授4名,硕士生导师1名,中级职称7人,硕士8名,在职博士1名。专业护理队伍强大,在编护理人员3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9名,本科学历31名,大专学历3名。目前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病房、普通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隔离病房、X线摄片室、ROP筛查、床边B超、脑功能监护仪、小型生化检验区、探视接待室等,现有床位56张,其中NICU病床16张。近3年年急救转运新生儿150-200人/年,年收治新生儿达1500-2000人/年,是周边地区规模较大、转运救治能力较强新生儿团队。医院重视新生儿科的发展,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医疗和急救设备,另有配备了包括车载转运暖箱、急救呼吸机等全套抢救监护设备的新生儿急救转运救护车2台,常规开展院前急救及转运工作,接受下级医院转运的疑难危重新生儿。能熟练开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溶血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感染、败血症、胆汁淤积症、TORCH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危重新生儿辅助通气技术(常频、高频通气)、同步外周血管换血术、脐静脉及PICC置管技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有创及无创血流监测技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技术,2012年成功救治孕26周800g超低体重儿,抢救最低体重为685g。在扬州市率先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度HIE技术、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技术、与儿外科合作开展新生儿围手术期的监护支持治疗消化道畸形技术,利用床边B超及MRI等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畸形,具有扬州市唯一的新生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用于早产儿ROP的规范筛查。常规开展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新生儿脑功能监测、高危儿脑损伤床边及出院后早期康复治疗、遗传代谢病筛查及随访治疗。院内开展产、儿科紧密合作模式,产前参与高危妊娠管理及联合会诊,提出合理建议。产时提供新生儿急救复苏。产后进行新生儿保健指导、健康查房。并为新生儿外科提供手术前后的NICU监护救治。新生儿科与儿童康复科开展紧密合作,并开设了新生儿专科门诊、遗传代谢专科门诊,从院内及出院后对早产儿、高危儿进行营养、神经发育评估监测以早发现早干预。新生儿遗传代谢门诊负责对全市筛查发现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随访治疗。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扬州市妇幼联合体龙头单位,新生儿科承担医联体及下级医院技术指导、疑难疾病会诊、急救转运及人员培训任务,定期派出专家至医联体单位进行教学查房、专科门诊坐诊、技术培训、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分析,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及急救设备、先心筛查、新生儿科业务开展等专项督导检查,每年常规举办新生儿复苏技能、新生儿适宜技术推广等培训班。指导了辖区多个二级新生儿急救中心创建及“新生儿复苏及急救转运”应急演练,18年全程指导宝应妇幼保健院NICU创建,成立新生儿联合病房及“吴新萍名医工作室”。新生儿科护士站电话0514-87365120/87361166
详情

科室疾病

戴小燕
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三甲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在新生儿危重症、新生儿复苏、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管峥
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三甲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小儿急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以及对早产儿、极低/超低体重儿的综合管理,负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随访工作。
推荐非本院医生
朱玲玲
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三甲
苏北人民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对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一定造诣,尤其对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及小儿危重症抢救有较高水平,如过敏性紫癜、小儿肺炎、小儿哮喘、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脐炎等。对小儿癫痫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舒桂华
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三甲
苏北人民医院
教授
擅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衰竭、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头颅血肿、新生儿脐疝及新生儿危重症、疑难病的处理。
周晓玉
主任医师新生儿医疗中心
三甲
南京市儿童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的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婴幼儿血管瘤有什么表现
2023.12.28
婴幼儿血管瘤是发生在皮肤和软组织的良性肿瘤,一般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这种疾病主要包括早期症状、增殖期症状,以及消退后症状等。 一、早期症状 婴幼儿血管瘤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 二、增殖期症状 1、早期:生后6个月为早期增殖期,此时瘤体迅速增殖,存在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并且会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可达最终面积的80%。 2、晚期:6-9个月为晚期增殖期,少数患儿增殖期会持续至1岁之后,同时瘤体最终在数年后逐渐消退。 三、消退后症状 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可能会出现瘢痕、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等。 参考资料:杨志波,李元文,谢红付.中西医皮肤性病学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严志龙主任医师普外科
4880
193
为什么不建议给新生儿喂水
2023.12.22
不建议给新生儿喂水,是因为目前鼓励母乳喂养,促进母乳喂养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新生儿勤吸吮,频繁、有效地勤吸吮,这样才能促进母亲下奶。如果给新生儿过早地添加了水,新生儿出生以后,可能就比较接受水的味道,不愿意吸吮母乳。不吸吮母乳,一方面就减少了对母亲乳头的刺激,更不利于母亲下奶。另一方面肯定也会影响新生儿营养的摄入,甚至可能出现只喝水、不吃奶,出现低血糖这些严重的情况。所以新生儿出生以后,一定要让新生儿早吸吮,早点开奶,促进母乳喂养。即便母乳充足,母乳里面水分也都足够,也不需要给新生儿额外喝水。有些母亲可能母乳确实不够,需要给新生儿添加配方奶,而不是单纯给新生儿喝水去解决,配方奶按照要求的浓度冲调,当初设计配方奶浓度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水分的摄入量。所以新生儿即便全都是配方奶喂养,也不需要额外喝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还是纯奶粉喂养,都不需要给新生儿额外喝水。
温春玲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11.43万
3
新生儿一天没有拉屎正常吗
2023.11.13
新生儿一天没有排便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肚子不胀,吃奶也好,肠鸣音也好,就是一个正常现象。 新生儿排便的话就是因为吃的母乳和奶粉不一样,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排便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吃母乳可能排便偏稀一些,排便次数比吃配方奶粉次数也会稍微多一点。 吃母乳的孩子一天可能拉两三次、三四次,形状是稀糊状,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吃配方奶粉的孩子大便稍微会偏干一些,排便次数会相对少一些。 配方奶粉的孩子有的孩子一天排便一两次,有的孩子是两三天甚至三四天排便一次,如果说孩子一天没有排便,肚子不胀,然后肠鸣音好转没有吐奶,那么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此时可以给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还可以给予尽量母乳喂养或者添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然后促进排便。
杨粉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
4852
77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