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脑病科
徐州市中医院

针灸脑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为十二五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中西医结合脑病诊疗中心,核定床位188张,拥有独立针灸科脑病科重症监护病房,年出院病人近6000人。现有医生26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2人。学科带头人有孙菊光主任医师、史江峰主任中医师、孔德清主任中医师,王雷主任中医师、卜渊硕副主任中医师、侯进义副主任医师等。该科门诊设有6个针灸门诊,4个普病专家门诊及1个普病普通门诊(中风、眩晕、睡眠障碍、颈肩腰腿痛、面瘫、肌肉及周围神经病等),3个专病门诊(记忆障碍门诊、帕金森病门诊、头痛癫痫门诊),1个心理咨询门诊。 设有门诊针灸床位80余张,开展30余种中医特色优势技术包括普通针刺、头皮针、皮针、腹针、浮针、耳穴压豆、艾灸、拔罐、刺络放血、火针、中药氧、穴位贴敷、针刀、水针注射、埋线、中药汰渍、中药熏洗等治疗各类疾病。该科在急性脑血管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及综合实力、诊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中风少量脑出血,有中西药及药氧、针灸治疗;大量脑出血,有微创钻颅及开颅清除术做后盾;康复期的针灸、辅助性的康复器械锻炼巩固提高疗效。脑梗塞急性期符合溶栓予以r-tPA静脉溶栓术,不符合溶栓采用先进现代医学手段配合中医中药、、亚低温治仪器、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目前,还开展了以全脑血管造影、脑梗塞的介入溶栓和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为主的脑血管病治疗新业务,为广大脑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设备齐全,配置专科设备3.0T、0.5T核磁共振2台,螺旋CT2台、大型C臂机、 肌电图、颅脑多普勒(TCD)、彩超等,除拥有常规检查和抢救设备外,还如脑功能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语言康复治疗仪、光量子治疗仪、经络导平仪、经颅磁治疗仪、经络检测仪、经皮电刺激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等,可满足不同脑血管病患者需求。该科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早期昏迷病人,药氧吸入治疗昏迷及老年性痴呆,火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失眠、痤疮、痛经、静脉曲张,经筋排刺配合透刺治疗痉挛性肌肉张力升高、刺络放血治疗头痛、癫痫等效果显着,该科研制的中风一号、二号、偏瘫康复丸系列方等疗效独特。另外对痴呆、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疾病、神经变性病、肌病、周围神经病等神经内科疑重杂症诊治亦达到一定的水平。成为淮海经济区市特色诊疗科室。徐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咨询电话:68692079,68692182,67663501(一病区病房),68693511(十一区病房),68693512(十二区病房),68693123(NICU)。科室成立3个亚专业学组:认知障碍学组、头痛癫痫学组、运动障碍学组。针灸脑病科亚专科介绍-认知障碍组介绍一、认知障碍专科特色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认知障碍及痴呆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构成我国认知障碍的主体。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状态,多有一种认知损害,但仍能维持功能良好,尚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研究发现MCI患者每年有10-15%转化为痴呆。本病中晚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长期照料给家庭带来严重负担。如何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前阶段并研究其病生机制、神经心理机制、影像特点、危险因素从而提供早期治疗策略以阻止或延缓其发展为痴呆成为当前临床及科研的热点。1. 痴呆病诊疗现状:目前,临床治疗痴呆(主要为AD和VD等)主要包括疾病的预防、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常用的改善认知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钙离子受体拮抗剂、抗氧化剂及神经营养因子。各类药物对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及副作用限制其应用。中医药方案在痴呆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及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病临床报道广泛,中药复方多针对痴呆发病中瘀血、气郁、虚损、痰浊、热毒、肝阳等病理因素,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填精、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等治法;针刺多采用头针、体针、电针、针药结合等方法,发挥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该院针灸脑病科在诊疗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方面目前以针灸、中西成药为主,取得一定疗效。但限于认知障碍及痴呆疾病的长期性,以及病人个体的差异性,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此,需积极寻求各种更佳治疗方案,以期更好服务患者。2.本科认知障碍、痴呆病诊疗特色专病门诊开展主观认知障碍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筛查,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痴呆预防宣教,对于已患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延缓甚至逆转向痴呆发展,对已痴呆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治疗以延缓痴呆进展。(1)经典的中医辩证论治,结合科室专病临床实践,提出痴呆的病机为以肾为本,脾胃为枢,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浊瘀血,在治法上提出了补益脾肾法、调畅气机法、通腑泻浊法、化痰通络等治法。临床应用升降散、通窍活血汤、涤痰汤、还少丹、地黄饮子等方剂加减组合,同时配合本院协定方増智1、2方,具有一定临床疗效。(2)特色中医诊疗技术,醒脑开窍针法、通脑活络针法、平衡针法、腹针、埋线、揿针等应用于痴呆病的诊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的诊疗中风疾病的经典针灸手法,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核心在调神,而痴呆的本质就是神的病变,根据这一理念,临床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效果显著。同时根据不同的辩证,加用颞三针、火针、董氏奇穴等,结合药氧吸入醒神开窍、配合脑功能治疗仪、经颅磁、认知康复锻炼等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二、已开展工作:在科主任带领下完成了认知障碍中西医同质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在住院病人中筛查轻度认知障碍,确诊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的患者予入院及治疗后的评分测定,按照同质化、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积极运用亚学科组中药、药氧、针灸特色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每周三组织本专病组成员进行认知障碍专病学习及所致患者心得交流。积极参与了市课题及省课题申报。三、认知障碍学科组成员:组长:侯进义: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1年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后在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神经内科,现任全国脑防委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脑出血、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面瘫、眩晕症、肌病、周围神经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针灸脑病科亚专科——头痛、癫痫组介绍头痛专科特色介绍: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将位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包括脑血管疾病性头痛、神经病理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颅内外疾病、以及全身疾病等等各种头痛。病人众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为此,该科室根据临床实际,现成立亚专科-头痛组,简介如下。临床治疗头痛病主要包括常规止痛药物以及非药物物理治疗等。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疗效确切,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该院针灸脑病科目前在诊疗头痛方面以针灸、中西成药为主,取得一定疗效。但鉴于头痛疾病的顽固性,以及病人个体的差异性,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此,孔德清主任鉴于目前头痛病诊疗现状,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基于中医经方制定头痛专药——头痛Ⅰ号、Ⅱ号方。同时在针灸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泻血疗法,充分服务患者。其操作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病彻底、不易反弹,且无任何副作用,确有“立竿见影”之效!本着一切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疗效、减轻负担的理念,该科亚专科头痛组成员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癫痫是一种以临床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由于人们对癫痫缺乏正确认识,常认为癫痫是治不好的病,过于担心抗癫痫药的副作用,随意停药、减量或换药等,多数癫痫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癫痫病亚学科专组,在韩正勇主任医师带领下,致力于癫痫病中西医规范化诊断及治疗,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经济且副作用小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癫痫病治疗的难点除癫痫的确诊和发作类型的准确判断外,患者的依从性差,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为了缓解患者对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的担心及其他疑虑,提高疗效,协助癫痫患者更加规范的治疗和自我管理,癫痫亚学组坚持长期随访制度,以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情况,建议定期门诊复诊或入院系统评估,观察疗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药浓度等,监测副作用,指导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等,将入院前与出院后工作做好,切实落实“以患者为中心”。另外,该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可为癫痫持续状态及癫痫发作危重病人提供生命支持保证。团队以培养神经科癫痫专业医师为己任,分阶段建立脑电中心、癫痫病诊疗中心。作为徐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该院中医药技术特色鲜明,在治疗癫痫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祖国医学对“痫病”的认识源远流长,形成了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古中医的挖掘,和长时间临床实践,癫痫亚学科组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内治外治法。如根据癫痫分期不同,自主研制中药制剂“定痫一号”和“定痫二号”,分别用于癫痫不同时期的治疗,前者以涤痰醒神开窍为主,辅助停止癫痫发作,后者侧重于滋补肝脾肾,兼以化顽痰,预防再发。依附于针灸科,针刺在癫痫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及使用频率不亚于内服中药。另有灸法、耳穴压豆、三伏及三九穴位贴敷、脑磁治疗、穴位埋线、按摩等疗法,丰富多样,临床中常多种方法配合应用,灵活多变,效果确切。头痛、癫痫组成员:头痛、癫痫组长孔德清,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主任中医师,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医经方、针灸放血治疗头痛眩晕、中风(脑血管病)瘫痪,风湿疼痛、及疑难杂症,尤其治疗顽固性头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病门诊时间:周二全天。针灸脑病科亚专科——运动障碍组介绍运动障碍专科特色介绍: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往称为椎体外系疾病,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多与基底核病变有关。基底核病变所表现的姿势与运动异常被称为椎体外系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肌张力异常(过高或过低)、运动迟缓、异常迟缓、异常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投掷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根据临床特点,运动障碍性疾病一般可以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症候群,前者代表性疾病为帕金森病,后者代表性疾病为亨廷顿病。帕金森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以往临床多采用西药就治疗帕金森病,由于该疾病患者通常需终生服药,而长期服用西药及其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大大增加,服药5年后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晨僵少动、剂末现象以及异动症等运动波动症状。近年来该院采用中医药、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帕金森病属中医颤证范畴,《内经》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在颤证初期,其病症轻,肢体僵硬,少见震颤,动作迟笨僵硬,多属于痰湿阻络型,痰由湿化,内伤脾胃,水湿内停痰浊内阻,致经气不畅,影响脏腑和皮肉筋骨,筋脉失养而致肢体僵硬强直,动作迟缓,持物不稳,治疗宜采用祛风化痰,疏经通络之方。病情进一步发展至中期,多为疲血阻络型,患者会出现肢体震颤僵硬且逐渐加重,多因痰浊阻遏,经气阻塞,气血运行失常,疲血内生,气血失调,致机体运动功能失常而致震颤加重,治疗宜采用活血化疲,益气通络之法。晚期多为肝肾不足型,因患者精血俱耗,致阴虚生风,内风扰动,明显震颤,气血阴阳俱虚,精血不充髓海,不濡筋脉而出现严重震颤。本科采用滋补肝肾,养阴通络之止颤方及养肝揉筋骨抗痉挛方,配合针灸、耳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缓解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及非运动症状(抑郁、便秘、失眠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详情

专家科普

雨天针灸对身体好不好
2024.05.20
临床并没有下雨天针灸不好这一说法。如果是下雨天,又有病情需要,患者也得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并且针灸一般都是在室内,并不是在雨里扎针,所有不会因为下雨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有针灸的禁忌,比如打雷时一般不适合扎针,主要是因为会造成精神刺激,干扰精神和状态,因为针灸有治神、调神这一说法。但现在下雨天甚至打雷时,实际上都是在室内,隔音效果、空气湿润度都比较正常,打雷对听觉、对精神也没多大的干扰作用。因此,如果是下雨或者刮风,但针灸在室内,也不会产生多少影响。可以在室内找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摒弃那些不利因素后再进行针灸。
谢新才主任医师针灸科
18.07万
60
体检查出肺结节,今年又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会不会容易恶变
2024.04.07
前几天收到粉丝的留言,说体检查出了肺结节,又感染了支原体肺炎,这种情况会不会加速结节恶化,今天就为大家解答。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体内因为受到了这种病原体的入侵,病毒大量繁殖,使体内的呼吸系统发生了炎症反应,如果反反复复就会导致慢性肺部感染,炎症的刺激再加上患者本身肺内有结节,就有可能会导致结节的增大。但是这种增大的情况,基本不会往恶性发展,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当然,如果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像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就需要及时找专科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才可以。
文娜副主任医师针灸科
10.81万
13
5种治疗咳嗽的中草药
2024.01.15
治疗咳嗽的中草药种类远远大于5种,最常用的止咳药物,比如桔梗、甘草都可以清肺、止咳化痰,比如陈皮、半夏,也可以化痰止咳,前胡、白前也是镇咳的药物。不管是浙贝,还是川贝、贝母都可以止咳、化痰,苏子、芥子、莱菔子都有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再有,枇杷叶可以止咳,还有龙骨、牡蛎也可以收涩来止咳,白果也可以止咳,止咳的中药特别多。
杜琳主任医师针灸科
12.15万
47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