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科室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大学硕士培养点,同时承担苏州大学多个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以及全国规培医师的培养工作。现有医护人员57名,其中临床医师26名,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7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科现有医学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1人,专科床位61张。年度门诊量达10万人次左右,年病房收治患者2500人次左右,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危重病症的抢救治疗上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消化科内镜中心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基本内镜培训基地,拥有先进的奥林巴斯290内镜系统、富士4450型蓝激光内镜系统,US-800超声内镜、OMOM胶囊内镜系统及内镜消毒及清洗系统,并拥有飞利浦数字胃肠X光机。每年开展内镜(普通和无痛)检查和治疗逾26000人次。一、专科诊疗技术1、超声内镜引导下的各项诊断及治疗术如囊肿引流术、腹腔神经节阻滞术、肝穿刺术、肝囊肿硬化治疗等;2、消化道肿瘤和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早期诊断和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黏膜下层剥离术(ESD);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操作技术,如胆总管取石、胰胆管支架置入术;4、胃肠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术(药物注射、止血钳夹的放置等)、内镜下异物取出术、食管良恶性狭窄球囊或支架扩张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EVS)、套扎(EVL),开展多学科协作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经皮肝穿刺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栓塞术(PTVE)、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肝癌及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术;6、炎症性肠病的专病治疗;7、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8、肝病和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二、科研情况1、学科带头人胡端敏消化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苏州市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消化疾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胰腺疾病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超声内镜学组委员,江苏省胰腺疾病委员会诊断和介入学组成员,苏州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成员,YETC友和中国内镜诊治大师master训练营特约讲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师从我国著名超声内镜专家诸琦教授,致力于胰腺疾病的研究和超声内镜的临床诊治,多次在国内省级学习班上授课和示范操作,连续三年获苏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013年在国内率先开始水法肠镜和EUS-FNA湿抽法,2016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EUS引导下注射肉毒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同时致力于胰腺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和省市级,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和国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CGH、GIE等SCI杂志论文1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1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副主译专著一部。2、科室情况科研上,科室多年来在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和耐药、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发病机制、炎症性肠病营养治疗、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基础和临床工作。以第一研究单位的身份承担了三项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计划项目、六项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一项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三项苏大附二院博士留学归国人员预研项目、二项苏大附二院青年预研基金项目的科研任务;以合作研究单位的身份参与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的科研任务。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结果,并多次获得苏州卫生局、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奖。近三年来科室成员共发表各种论文53篇,其中SCI(E)收录24篇、中华系列9篇。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胰腺炎抽血查什么项目
2024.05.16
胰腺炎分成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我们大多数碰到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抽血检查项目还要分成在急性期的检查项目,以及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1、急性期的检查项目: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时,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脂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检查、肿瘤指标检查,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最常见的3大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以及暴饮暴食相关性;2、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过程当中,最主要是检查炎症情况、肝功能情况恢复得如何。一般急性胰腺炎经过治疗后如果好转,会过2-4周再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高脂血症性的胰腺炎,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般过2-4周要重新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以了解恢复情况、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所以,胰腺炎抽血的检查项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一些不同的检查,具体还是要去消化内科的专病门诊看一下。
李均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7.46万
81
查血可以查出幽门螺杆菌吗,首选方法是什么
2024.05.10
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目前非侵入性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在上述方法中,查血监测幽脉螺杆菌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虽然血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感染,或者活动性幽门螺杆菌,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查血并不是首选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尿素呼气试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国际上监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对于诊断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谦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9.97万
61
长期便秘为什么易发生大肠癌
2024.04.29
便秘和大肠癌直接的相关性,目前还没有一些明确依据,但是长期便秘,大便容易积存在直肠膨大的地方,大便排出不畅的时候,大便中的一些毒素会对对肠黏膜产生刺激,长期的刺激可能会使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报道,便秘患者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高于没有便秘的患者,直肠息肉尤其是一些腺瘤性息肉,尤其是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癌变几率。
张晓梅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8.09万
3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