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网站导航
简介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成立于1974年,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新药临床验证单位及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单位。

科室设立了消化内镜中心、消化科病房、消化病研究室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室。科室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3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2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2人,省第二批老中医带徒师承工作带教老师1人,徒弟2人。

先后主持了参芪健胃冲剂、参梅养胃冲剂,参与了猴头菌片、亮菌甲素片等新药的研制。全科有胆胃胶囊、胃萎宁胶囊、胃疡平颗粒、克澳冲剂、清清颗粒、石丹颗粒、熄风化湿合剂、肠康颗粒等多个医院专科制剂,并实现了“肠康颗粒”技术成果转让。先后承担了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人社厅“六大高峰”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2000万,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

科室突出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的优势,努力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主要优势病种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期病变、炎症性肠病等。同时,科室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多项内镜介入诊治技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并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

常规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RM)、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息肉摘除术、静脉曲张治疗术等内镜诊治技术,每年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2项以上,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主要技术优势与特色

消化科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具有突出优势。在对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对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先后主持了参芪健胃冲剂、参梅养胃冲剂,参与了猴头菌片、亮菌甲素片等新药的研制。全科现有胆胃胶囊、胃萎宁胶囊、克奥冲剂三个医院专科制剂在临床使用,目前正在进行肠康方、清清颗粒、石丹颗粒、达康方、龙柴颗粒、熄风化湿颗粒等六项院内制剂研究。

常规开展ERCP/EST、EUS 、EMR/ESD、TAE、食管、胆管、胰管支架置入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中西医优势互补,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

学科带头人及骨干

田耀洲, 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消化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胃肠动力障碍疾病、Hp相关胃炎、胃癌癌前期病变、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等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精通内镜操作,擅长ERCP、EMR等多种内镜下治疗技术。

夏军权,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擅长消化性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胆石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

朱方石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脾胃病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胃肠病及慢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

陆敏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癌前疾病、动力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魏兰福,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运用中西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曾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系统学习ERCP技术,精通内镜操作,擅长内镜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止血治疗、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等。

奚肇宏,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赴日本学习内镜ESD技术。擅长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治,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擅长EMR、ESD等内镜下技术。

李慧,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先后在上海长海医院、德国汉堡大学埃普多夫医院学习超声内镜、胶囊内镜、EMR、ESD等内镜下技术,擅长超声内镜检查术及胶囊内镜检查术、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致力于胃肠动力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各1项,已结题两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本院医生未创作科普,显示平台其他内容

茶叶对肠胃有好处吗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茶叶对肠胃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也受到茶叶种类、饮用量和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某些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化合物,如茶多酚、儿茶碱等,可能有助于肠胃。1、促进消化: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2、抗氧化: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保护胃肠细胞;3、抗菌作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抗菌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但是,过量饮用浓茶或在不适宜的时间饮茶,可能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影响,如胃肠不适、胃痛、胃酸过多等。此外,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饮茶可能需要谨慎。
34097 11
2024-02-23

大便发黑但是没有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大便发黑的情况,如果没有不舒服,其原因具体如下:1、食物:如猪肝、猪血、巧克力、奥利奥等,可能会使大便呈黑色;2、药物:如铁剂、铋剂等,也可能会导致大便发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停止使用或服用相关物品,大便颜色通常会恢复正常;3、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发黑也可能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柏油样便及黑色黏稠大便。若没有其他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出血的可能性并不大。总体而言,如果发现大便发黑但没有其他不适的征兆,可以先观察自己的饮食和药物的摄入情况,检查是否为食物或药物引起。若排除上述因素,而且大便持续发黑,则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不舒服的大便发黑无需过于担心。
29268 79
2024-02-23

大便干燥怎么治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干燥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会导致排便困难,甚至引发痔疮等疾病,治疗大便干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饮食:这是关键,多喝水和摄取足够的水分是预防大便干燥的重要措施,还应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能增加大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在排便时要放松心情,不要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肛门出血;3、适量运动:也能帮助缓解大便干燥,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4、药物治疗: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大便干燥,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例如使用软便剂、泻药等,可以帮助软化大便,缓解排便困难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用药。
15048 82
2024-02-23

大便结束后有透明的黏液是什么情况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结束后有透明的黏液,通常是正常现象。人体的肠道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黏液,以帮助食物在肠道顺利移动,并保护肠道免受食物的磨损。黏液还可以帮助吸收水分,使大便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透明的黏液是由肠道黏膜分泌,在肠道中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如果黏液过多,尤其是脓性或血性,可能是肠道问题的迹象。若黏液伴有腹痛、腹泻、便秘或其他不适症状,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肠道肿瘤等。总之,大便结束后有少量透明的黏液通常正常,无需特殊处理,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症状即可缓解。如果黏液量过多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则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9626 1
2024-02-23

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的频率和质地通常是衡量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当大便次数突然和逐渐增多时,可能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需要关注的信号,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具体如下:1、肠道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与肠道问题有关,例如食物不耐受、肠道敏感、炎性肠病等,都可以导致这一症状的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可能会对肠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2、全身性疾病征兆: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都可引发这一症状,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肠道健康,还会对全身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如果发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而且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尽快寻求医疗帮助,通过适当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88800 45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