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

科室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中心),始建于1956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康复医学学科之一。连续六年(2011-2017)蝉联复旦大学医院研究所《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位,在国内最早获得康复医疗机构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最高级别三年期认证。目前中心下设两个临床科室:重症康复医学科、老年康复医学科,同时设立七个亚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呼吸康复中心、脑康复中心、脊柱脊髓康复中心、肿瘤康复中心、女性康复中心和儿童康复中心。现有职工1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高级职称40人(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任治疗师6人,副主任治疗师13人,副主任护师9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均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康复医学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卫健委脑卒中康复培训基地、国家康复医学科建设单位、省医学创新中心、省功能重建与康复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省“兴卫工程”重点学科、省级专科诊疗质控中心及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原卫生部最早认定的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培训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办康复治疗专业(200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康复医学院的单位之一,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两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运动医学是全国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复治疗专业(作业治疗方向)四年制本科教育课程通过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FOT)国际认证的最高等级。中心累计获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160篇,编写专著97余部(其中教材22部);获多项省部级奖项。
详情

科室疾病

励建安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康复医学科第2名
擅长:神经瘫痪的康复(脊髓损伤、脑瘫、脑损伤)、运动分析和运动控制障碍、心血管康复。
王秦耕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康复医学科第2名
擅长:颈肩腰腿痛及疑难疼痛的诊治。对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病、风湿病、腱鞘炎、足跟痛有独特治疗方法和显著疗效。
许光旭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康复医学科第2名
擅长:脊髓损伤康复与治疗;运动创伤的诊断与康复-临床治疗;中枢神经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康复干预;康复医学常见临床问题处理(肌痉挛、压疮、神经源性膀胱、异位骨化、骨质疏松、关节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王彤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康复医学科第2名
擅长: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康复的医教研、运动医学疗法及监督;近年来开展中枢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积极开展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步态分析和平衡评估、神经阻滞技术缓解肌痉挛、脑卒中早期有氧训练等临床新技术。
陈旗
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国专科综合康复医学科第2名
擅长:偏瘫、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手外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与评定,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近30年;曾参与国家、省科委“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治疗”的研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锁骨骨折术后何时开始康复训练,做什么动作
2024.05.10
锁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越早越好,但是要看其固定牢固程度。锁骨骨折如果做的内固定,固定比较牢靠,可以尽早康复训练,如果术后特别痛,也可以先做一些屈肘的训练,前臂旋转的动作,如果疼痛能忍受,不是很痛,则尽可能早的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尽可能使肩关节活动到正常范围。因为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肩关节功能,但大部分情况下刚做完手术可能会有疼痛,有时可以用止痛药,如果用止痛药不痛,就可以适当训练。
付崇副主任医师康复科
17.83万
6
晨僵就一定是类风湿吗,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2024.01.04
炎症是造成关节僵硬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炎症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晨僵症状,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中以晨僵为首发的最常见疾病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如果感觉早上起来时手指屈伸不利,很可能是晨僵,而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张冷主任医师康复理疗科
13.69万
2
老年人头晕是脑梗前兆吗
2024.01.03
老年人头晕不一定是脑梗前兆,头晕症状在门诊非常常见,头晕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1、头部晕沉感、头重脚轻:常见于血压变化,如高血压,另外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好、比较高,甚至颈椎病、老年人的颈动脉硬化、全身低营养状态,如贫血,也都常见这样的头晕;2、眩晕:视物旋转、自身摇晃感,好像坐舟、船一样的不稳定感觉。这一类眩晕常见于美尼尔综合征、良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以及前庭神经元炎等。这两类头晕都有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表现,脑梗死是一系列脑部缺血以后出现神经症状的综合表现,比如有偏身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异常、口眼歪斜、说话不对劲、流口水等。如果发现老人头晕严重且呈持续性,同时又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不能走路、特别摇晃,就要小心是否是急性脑梗。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紧急到医院进行排查,排除是否是急性的脑梗死,然后进行脑梗死的规范治疗。
陈丽丽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
16.28万
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