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科室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成立于1973年,是集临床肾脏病诊疗、肾脏病理、血液净化、临床与基础研究、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医教研综合中心。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透析综合管理能力建设专项培训基地、卫生部肾脏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肾病专业国家临床药物研究机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肾脏病专业共建单位)、江苏省肾脏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血液净化培训基地、江苏省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硕士授权点。肾内科拥有病区、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门诊中心和专科研究室,年门诊量超过11万余人次,肾脏病病区和肾脏病重症病区(KICU)共3个病区,开放床位85张,年出院患者3500余人。设备先进的血液净化中心有血液净化机器87台,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机器20台,年透析人次约6.5万次,年CRRT超9000例次,长期血透患者423人,在访的腹膜透析患者346人。研究室每年完成临检工作量超2万余例次。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人。肾内科具有明确的专科发展方向,根据专科特色设置四个亚专科,每个亚专科有专门的技术条件和同行专家认可的专业技术团队。亚专科包括:(1)肾小球疾病亚专科(含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及治疗);(2)急性肾损伤与血液净化技术亚专科(包括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血液透析新技术开展等);(3)腹透透析亚专科(腹膜透析通路建立和并发症处理,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等);(4)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亚专科(以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早期干预及精准治疗为重点)。每个亚专科均有显著的专科特色,诸多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水平。人才培养方向:肾内科通过多年人才梯队建设已经形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团队:有专科医师34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11名。有专科护士125人,其中主任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30人,专职腹透护士2人。有专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副主任技师1人。有副主任工程师1人。团队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1项,主持国家卫健委和省级科研项目多项。该科以现有的优质资源为基础,以本领域国际上顶级的临床中心为样板,建设国家层面的、整体实力雄厚,专业技术水平突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全面的、临床科研水准优异的、管理和质控机制健全的肾脏专科,努力打造为一个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具有重要影响、优良的国家级肾脏内科疾病诊疗中心。历任科主任:王笑云、邢昌赢。科主持工作主任:毛慧娟。科副主任:毛慧娟、张莉(兼)、王宁宁、张波、袁杨刚。护士长:朱亚梅、吕小林、王玲、许贤荣、杨家慧。
详情

科室疾病

杨光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9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高血压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治。
赵卫红
主任医师老年肾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急慢性肾衰竭、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尿路感染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尿毒症透析等多种血液净化技术、腹膜透析置管术、肾活检术、肾囊肿穿刺抽液术等肾脏病专科技术,从事肾脏病专业近30年。
张涛
主任医师老年肾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老年患者肾脏病的诊治,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高血压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蛋白尿、急性肾衰竭、急性肾炎、慢性肾病等,抗肿瘤靶向药物所引起肾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从事肾脏病学专业20余年,在老年肾脏病的诊治和肾脏替代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邢昌赢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肾内科各种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治与研究,熟练开展血液净化技术、腹膜透析植管术、肾活检术、肾囊肿穿刺抽液术、肾脏病理阅片等多项肾脏专科技术,采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介入性肾动脉用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均取得很好的疗效,从事肾脏病学工作20多年。
毛慧娟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急、慢性肾脏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等,急、慢性肾衰竭及其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尤其在疑难肾脏病、危重肾脏病的救治、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尿蛋白0.3g/天是存在蛋白尿吗,怎么治疗
2024.05.06
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0.3g/天,这个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存在蛋白尿,属于轻度蛋白尿,量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尿蛋白达到了0.3g/天,首先要确定引起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因为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相关的疾病只要能够伤到肾脏,就有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导致肾脏病的发生。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要先确定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可能要着重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狼疮性肾炎需要治疗狼疮。当患者的尿蛋白达到0.3g/天时,给予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如给予降压药,包括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这一类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此外,现在还有另一类药物可以选择,如SGLT2的抑制剂,也就是列净这一类的药物,也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杨冰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1.78万
53
肾到底在哪个位置,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2.04
肾脏是一个生活中总是被提及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伙,承担着人体内的重要任务——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平时说得这么多,你真的知道肾脏究竟藏在哪里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刷到我你可算是来着了。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809
11
肾病综合征没尿是不是就是尿毒症了,怎么办
2024.01.19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水肿比较严重,尿量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了少尿或者无尿的状态。少尿是指每24h<400ml尿量,而无尿是指24h<100ml的尿量。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达到无尿或者少尿的状态,并不是进入尿毒症期,血中的肌酐很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稍微高于正常范围。此时的治疗就需要进行机器来脱除水分的处理,也就是采用血液滤过或者普通的血液透析来进行脱水治疗,来代替肾脏排出水分的功能。使机体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得到明显的缓解。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水分和毒素在体内聚积,出现血中急剧升高的肌酐,也就是>707μmol/L。肾病综合征出现无尿状态,绝大多数是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尿毒症。
彭涛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7.40万
9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