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内科
柳州市人民医院

泌尿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共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3人,3人被聘为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我科周一至周六均开放全日专科门诊,拥有固定病床数45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住院患者的需求,年收治病人近1000人次。  每周四下午进行肾活检,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查,对各种肾脏病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保证了患者治疗方案的正确实施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正确评估。我科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病上积累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拥有现代化的血液透析室和腹膜透析室,能够开展中西结合肠道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夜透析滤过、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多层次的血液净化治疗,成功挽救了大量的急、慢性肾衰竭以及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我科倡导“尿毒症一体化治疗”理念,为我院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年来,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现主要致力于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40篇,常年承担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特色技术1.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无需全身肝素化,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器械,可以在家中进行,并且由患者或其家属操作在时间上更自由,对于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世界各地广泛的应用。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过半数,其中新加坡腹透病人更是占尿毒症患者的大多数。随着近十几年来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在操作、连接管设计、腹透液配方的研制、腹膜透析病人管理上以及对腹膜透析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上的不断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存期、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为止,腹膜透析病人最长的生存期已达25年,使得更多的尿毒症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开展腹膜透析技术从已有20余年,完成腹膜透析植管手术达100余例;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腹膜透析管理模式。腹膜透析的优点以及适应人群,腹膜透析在对于病人的生存期方面与血液透析并无显著性差异,相对而言高龄老人(大于65岁)、有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罹患糖尿病的、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其血液透析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在生活质量方面,由于其选择模式多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更符合生理性,能持续有效的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使得病人有更为自由的饮食方式,营养较为均衡;而对于液体的摄入量较血透控制相对小。腹膜透析对于中分子物质清除率较血液透析要高;腹膜透析对于肝素的使用量极小,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或者对于大剂量使用肝素(肝素化)存在其在危险的病人,腹膜透析有其不可忽略的优越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于有心脑血管疾患的病人而言,腹膜透析风险相对小。而最为重要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腹膜透析更符合生理性,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残存肾功能,这对于提高病人生存率、生活质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尤其是降压药物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对于有希望肾功能恢复的慢性梗阻性肾病、止痛药性肾病等疾病更加适用。腹膜透析有病人或其家属进行操作,简单而便捷,不需要昂贵的机器和设备,其费用在国外明显低于血液透析。2. 血液透析:血液净化中心场地宽敞明亮,治疗环境安静整洁,患者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血液净化中心设备先进,现拥有德国Fresenius、贝朗、日本东丽血透机20台、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1台,超大容量的血液透析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配有高质量透析液,能全面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等项目,同时还积极采用个体化透析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可调钠透析、血容量监测,动静脉内瘘手术和长期导管置入术,技术娴熟安全。医护队伍技术过硬,对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肺水肿及中毒患者的诊治经验丰富。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每天均有血液净化专科主治医师坐诊,先进的设备加上规范化的治疗大大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和安全性,又降低长期血透病人并发症,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每年约10000多台次,长期血液净化患者近100名。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接待每位前来透析的患者,让所有来这里透析的患者享受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3. 肾活检病理:肾脏疾病种类极其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学改变往往不完全一致。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肾脏疾病进行正确的分类分型、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适应症包括:①各种类肾炎;②肾病综合征;③无症状性蛋白尿;④无症状性血尿;⑤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等;⑥移植肾;⑦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4.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彩色B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及硬化治疗创伤小,几乎没有并发症,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及痛苦,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肾囊肿的复发率。适应征为:①有明显腰胀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者。②肾囊肿大小在40mm×40mm以上的各个年龄层患者。5.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狼疮性肾炎的防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是肾脏疾病中的顽疾,其具有难以控制、复发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我科经积极完善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后,根据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对药物反应,配合多层次中西结合治疗,采用个体化选择激素以及细胞免疫制剂的治疗方案。目前可供选择的细胞免疫制剂多种:环磷酰胺、环孢霉素、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等,同时积极防治诱发肾病复发的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和随访制度,目前对于大多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科研近年来,承担省厅市级科研课题3项,现主要致力于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40篇。
详情

科室疾病

温黎青
主任医师泌尿内科
三甲
柳州市人民医院
擅长:泌尿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泌尿系感染、多囊肾、肾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
吴小宁
主任医师泌尿内科
三甲
柳州市人民医院
擅长: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和肾活检、维持性血透病人短期及长期血透导管的建立、肾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和运用特殊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和抢救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肝昏迷等,诊治了大量的肾脏病人及一些肾科疑难、少见、危重疾病,如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肾淀粉样变等。
王芳芳
副主任医师泌尿内科
三甲
柳州市人民医院
擅长:急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血液净化治疗,熟练掌握各种继发性肾脏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狼疮性肾炎)的诊治。
陈廷波
副主任医师泌尿内科
三甲
柳州市人民医院
擅长:诊治急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掌握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肾活检技术。
关玉珍
副主任医师泌尿内科
三甲
柳州市人民医院
擅长: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尿蛋白0.3g/天是存在蛋白尿吗,怎么治疗
2024.05.06
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0.3g/天,这个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存在蛋白尿,属于轻度蛋白尿,量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尿蛋白达到了0.3g/天,首先要确定引起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因为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相关的疾病只要能够伤到肾脏,就有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导致肾脏病的发生。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要先确定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可能要着重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狼疮性肾炎需要治疗狼疮。当患者的尿蛋白达到0.3g/天时,给予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如给予降压药,包括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这一类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此外,现在还有另一类药物可以选择,如SGLT2的抑制剂,也就是列净这一类的药物,也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杨冰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1.78万
53
肾到底在哪个位置,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2.04
肾脏是一个生活中总是被提及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伙,承担着人体内的重要任务——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平时说得这么多,你真的知道肾脏究竟藏在哪里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刷到我你可算是来着了。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809
11
肾病综合征没尿是不是就是尿毒症了,怎么办
2024.01.19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水肿比较严重,尿量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了少尿或者无尿的状态。少尿是指每24h<400ml尿量,而无尿是指24h<100ml的尿量。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达到无尿或者少尿的状态,并不是进入尿毒症期,血中的肌酐很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稍微高于正常范围。此时的治疗就需要进行机器来脱除水分的处理,也就是采用血液滤过或者普通的血液透析来进行脱水治疗,来代替肾脏排出水分的功能。使机体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得到明显的缓解。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水分和毒素在体内聚积,出现血中急剧升高的肌酐,也就是>707μmol/L。肾病综合征出现无尿状态,绝大多数是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尿毒症。
彭涛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7.40万
9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