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科室简介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是医院重点发展专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科队伍。拥有床位30张,专业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年施行相关手术过千例。小儿外科共有11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职称3名,是一个年轻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勇于开拓发展的团队。小儿外科设有新生儿外科、小儿普通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微创外科、小儿骨科、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等多个特色的亚专科。特色专科(一)新生儿外科开展范围:1、先天性膈疝、膈膨升、隔离肺、肺脏囊腺瘤;2、食道闭锁的各个类型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3、先天性肠闭锁及肠旋转不良;4、肥厚性幽门狭窄及环状胰腺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5、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矫治(肛门闭锁、肛门狭窄、巨结肠、直肠舟状窝瘘等);6、腹裂、脐膨出、脐尿管发育畸形的矫治;7、新生儿重度肾积水、膀胱外翻的早期治疗及尿道下裂的早期干预;8、卵巢囊肿、皮样囊肿等。(二)小儿腹部外科开展范围:1、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的单孔微创治疗技术(无痕微创)。让孩子在无痛苦、无手术瘢痕的情况下得到专业治疗;2、甲状舌管囊肿、耳前窦道、鳃裂囊肿(窦道、瘘管)、外眼角皮样囊肿;3、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4、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的治疗;5、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6、小儿外科急腹症如:肠套叠、急性阑尾炎、嵌顿疝等急症的处理上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三)小儿泌尿外科:1、肾积水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2、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微创治疗;3、隐睾的早期干预和微创治疗;4、膀胱外翻、尿道上裂、尿道下裂的修补治疗;5、包皮过长、包茎、隐匿阴茎的规范治疗;6、小儿泌尿外科急诊,如睾丸扭转、嵌顿包茎、包皮裂伤、尿道断裂修补等。(四)小儿骨外科:1、多指(趾)、并指(趾)的矫形;2、马蹄内翻足的早期矫治;3、新生儿髋脱位的早期诊断及治疗;4、狭窄性腱鞘炎导致拇指无法伸直的微创治疗;5、腘窝囊肿的切除、肌性斜颈的矫治;6、X型、O型腿的早期矫正;7、烧烫伤的综合治疗、青枝骨折的保守治疗等;8、其他小儿外科疾病,如卵巢囊肿、淋巴管瘤、骶尾部畸胎瘤、肾母细胞瘤等。联系方式科室电话:0752-7380926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小孩肚子疼痛、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5.10
对于小孩肚子疼、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发炎是常见原因之一。对于小孩腹部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炎,要对其病因来进行判断,判断是功能性或器质性的。具体如下:1、功能性:比如饮食不规律、饮食失衡、暴饮暴食等,均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在紊乱后,肠道存在慢性炎症,而炎症的吸收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发炎、疼痛。除此之外,部分小孩存在慢性便秘、排便困难的可能,这些粪便长期在结直肠积聚,也会形成部分毒素的吸收和炎症,导致慢性腹痛;2、器质性:即肠道、腹腔存在其他器质病变而导致淋巴结的肿大和发炎,从而引起疼痛。对此,要对器质性病变来进行积极的评估和明确,通过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来进行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器质性病变,如阑尾炎、肠道息肉、血管瘤、肠道憩室,甚至部分恶性肿瘤、淋巴瘤等,均可能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和发炎。对于器质性病变,通常需要借助于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所以对于小孩淋巴结肿大、发炎,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需要积极的判断后,才可以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郭飞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1.95万
91
宝宝头睡扁了能恢复吗
2024.02.02
宝宝头睡扁了是否能恢复,要因人而异。宝宝要是年龄小于6个月出现头睡扁,恢复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因为6个月内是颅骨塑形期,只要宝爸、宝妈们早期发现、早期给予纠治,基本上都能完全恢复的。超过6个月以后有纠治的可能,但是不如6个月以内的宝宝纠治起来方便。纠治的时候,6个月以后建议可以用一点定型的枕头,平时要注意补充鱼肝油、钙粉,平时还要多晒太阳,来补充体内的钙质。除此之外,平时还要对于宝宝头睡扁的原因要引起重视的。总的来说要早期发现,然后要早期的给予干预,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预后。
沈涤华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3.20万
59
宝宝泌尿系统感染吃什么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024.01.19
宝宝的用药受到诸多限制,特别是抗生素的应用,由于副作用等限制,有些药物宝宝是不能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比较广,副作用较小,是宝宝最常用的药物,但是头孢类抗生素分等级。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首先应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最常见的宝宝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积水、结石、输尿管反流以及膀胱排空障碍、尿道瓣膜包皮炎等逆行性感染因素。还有经血液感染的,比如肾盂肾炎等因素。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了解感染的程度,应用不同等级的抗生素。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尿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培养出的细菌对头孢类以外的抗生素敏感,在不违反药物使用原则和禁忌证的情况下,也应尽量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磊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0.10万
5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