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东莞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东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东莞市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心衰病合作中心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分中心、国家华南区域中医心血管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联盟单位。心血管内科坚持“中西并重,突出中医优势”的治疗理念,目前已建成以普通病房、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心脏功能检查室、心脏介入导管室、心脏康复病房、专科门诊及名医工作室为一体的特色专科。设有唐祖宣、沈宝藩国医大师工作室,叶小汉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指导疑难重症的中医诊治。特聘中山六院心内科黄虔教授为科室专家顾问,每周来科室查房及出专家门诊。聘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陈纪言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部董吁刚主任为特聘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来院进行临床、科研和教学指导。目前,专科临床水平不断规范和提高,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个心脏危重病人得到快速救治和康复出院。近年来专科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先后主持或与多中心合作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自主开发院内制剂2种(心脉康片、人参丹七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心血管内科正积极创建国家中医临床高水平专科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心血管内科目前的床位设置、设备及专科技术水平位于市内前列,部分指标已达到国家级水平。人员架构医疗队伍现有23人,职称结构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3人。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13人,学士7人。护理队伍紧跟医疗队伍步伐,陆续于国内一流心脏中心进修学习,是一支有丰富心血管临床经验的护理队伍。科室设备:专科目前有心导管室两间,配有飞利浦FD20、GE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各一台、大型中央监护系统、心电远程遥测监护仪、设备一流的CCU、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有创/无创呼吸机、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食道调搏仪、运动平板试验系统、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先进生化快速检测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为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提供了硬件保障。专科诊疗技术专科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心血管疑难急危重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重症心肌炎、难治性心力衰竭等。现已成熟开展心血管各种介入诊疗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内电生理检查、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及外周血管介入术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肾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等,年手术量居市内前列,介入诊疗水平达到市内先进水平。设立胸痛中心,开辟了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保证全年24小时急诊人员随时到位。护理团队熟悉掌握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前术后、心力哀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病种的护理常规,重点发挥中医特色治疗,积极开展危重病的早期床旁康复。中医特色专科坚持“中西并重”的发展道路,传承名中医思想,重视科研创新,在传承中医经典及广东省名中医叶小汉主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指南共识相结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不断优化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将叶小汉教授“软坚散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的理论融入到胸痹心痛(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将“从肺论治心衰”崭新理论融入到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方案中,在不断的科研试验、临床应用中加之印证,中西并重,造福患者。目前已经形成胸痹心痛(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室性早搏)等一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专科充分发挥中医传统优势,科室目前共开展中医特色治疗项目8项:中药封包治疗、中医定向透药、耳穴压豆、中药沐足、穴位贴敷(脉通方、大黄粉)、艾箱灸、敷药法(双柏散、骨伤跌打膏)、中药涂药。其中穴位贴敷(脉通方)、中药沐足(高血压沐足方)是科室自主研配的特色疗法配方。通过“察四时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以辨证论治原则指导内病外治,继承、发展了中医外治的理论,让更多心血管病患者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治疗。科室成果2011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软坚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软坚散结法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自主开发院内制剂2种(心脉康片、人参丹七片)。就医联系方式咨询电话:心血管内科医生办公室:0769-26385086,护士办公室:0769-26385087。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脑供血不足,三个动作恢复供血
2024.01.17
当身体出现浑身乏力、走路不稳、恶心想吐、呼吸不畅等表现的时候,大概率就是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能进行部分按摩动作来恢复供血,具体如下:1、按压:颈动脉两侧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通过颈动脉沿主动脉向上,所以,有时候脑部缺血并不是脑血管堵塞,还有可能是颈动脉的供血不足,适度按压颈部两侧可以促进颈动脉供血,每天10分钟就即可;2、耸肩:在耸肩过程中,颈部的肌群会被带动,周围的血管、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就相当于活动周围的肌群,进而对血管进行适度按揉。对于颈椎不太好、有慢性颈椎病的人,可以采取耸肩的方法,也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还可以促进脑颈部的血液循环;3、空手抓:五指张开到最大,然后紧紧握拳,坚持1秒钟再张开,张到最大再握拳,每天坚持1秒钟,能增强脑部供血。
李琪琳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17.43万
3
速效救心丸为什么要设计成滴丸,常吃的害处
2024.01.04
像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还有麝香保心丸,设计成滴丸,实际上是想速效。因为滴丸能够迅速溶解,所以不像药片或者胶囊,一般急救时候用滴丸。虽然常吃急救药也不是不行,也有好处。但是现在的问题,不管是速效救心丸,还是复方丹参滴丸或者麝香保心丸,里边都含有冰片。实际上冰片是让药物能够速效的主要成分,而冰片常吃则有致癌作用。另外冰片对胃肠道有刺激,脾胃虚寒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合。
张东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14.82万
39
吃降压药出现哪四种情况需要停药
2024.01.03
​降压药一定不能停,但如果出现四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处理,具体如下:1、副作用:任何药物出现副作用都应该停药,降压药也是如此,如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干咳,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牙龈增生、脚踝肿或小腿肿。当出现副作用时,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停药或换药;2、低血压:如果发现出现头晕、恶心、眩晕等情况,可能是低血压,需要及时测量血压的情况。若真为低血压,尤其是高压<90mmHg,则不能再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低血压,甚至休克;3、轻度高血压:血压值升高一点,比如1级高血压,开始时需要吃降压药,但后续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恢复不熬夜、增加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逐渐下降,稳定在正常水平,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停药处理。先停服10-15天,观察血压是否平稳,血压平稳就可以停药;4、颈型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导致血压升高,也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感冒、吹空调导致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的特点是吃降压药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把感冒、风寒的问题解决,血压才能降下来。需要在开始时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减药、减剂量,逐渐停药。
宫晶书副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8.48万
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