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胃肠外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肠胃外科,目前拥有:食管胃肠外科、结直肠及肛门外科。食管胃肠外科:食管和上消化道外科部致力于实现对食管、胃和小肠疾病患者的最高标准临床护理。专科服务包括评估和治疗以下患者:吞咽困难,食管蠕动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胃灼热和反流症状,食管、胃、十二指肠和小肠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异物摄入、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其他紧急情况,如食管穿孔和腐蚀性物质摄入,以及病态肥胖的代谢和减肥手术。尤其在2021年1月起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设备后,已成功开展减重代谢手术。除了手术,定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性操作,其中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镜,小肠肠镜,胶囊内镜,纤维支气管镜,各种病因的狭窄扩张术,食管和胃的超声内镜,止血操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插入自膨式金属支架姑息治疗由癌症引起的上消化道梗阻,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内镜切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以及激光治疗。专业诊断仪器也包括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值监测以及同位素比质谱仪幽门螺杆菌C13-尿素呼气试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三楼外科门诊部每周一至周天提供门诊服务。优势和发展本部门在对食管、胃和其他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管理方面是国际上知名的,特别是食管癌和胃癌。不只是在香港,而且在整个亚太地区它已成为一个主要的转诊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对于食管癌术后的管理,本部门是其中一个拥有最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部门。食管切除术有着明确的数量–疗效关系,我们作为一个患者众多的中心使这成为可能。研究结果定期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上。最近的手术发展包括食管癌和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开拓微创外科技术;这些例子包括胸腔镜联合腹腔镜的食管癌切除术,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消化性溃疡的腹腔镜或胸腔镜技术,腹腔镜分期和胃癌的腹腔镜超声检查,食管和胃良性肿瘤的腹腔镜和胸腔镜切除,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肌层切开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目前,我们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可用于进行微创手术。对于食管癌和胃癌的治疗,我们采用多部门联合的方法。我们与临床肿瘤中心合作,让许多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放疗,以及术后放化疗。这使许多晚期肿瘤患者的分期下降成为可能,所以可以进行更多的治愈性切除术。连同更好的手术效果,食管胃恶性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多年来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结直肠及肛门外科结直肠及肛门外科负责结直肠、肛门、小肠和阑尾的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同时,依靠普通外科技术专长和先进的腹腔镜技术,部门同时负责择期和急诊腹壁疝病人的诊治。门诊:周一至周天(门诊3楼,胃肠外科专科门诊)腹腔镜外科结直肠外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猛。随着经验的积累,腹腔镜外科现在几乎能通过腹腔镜技术实施所有结直肠手术。香港大学目前常规开展腹腔镜经腹会阴前切除术,(超)低位前切除术,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手术。我们的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技术,病人恢复更快及有更高的满意度。腹腔镜技术也应用于复杂的结直肠良性疾病,如复杂性结肠憩室病,炎症性肠病等。自2021年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设备后,已成功开展多例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并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腹腔镜外科已率先开展经肛门内镜下肿物切除技术(TEO),该技术可用于部分软式内镜下治疗困难的直肠巨大息肉、肿物等,为患者提高保肛机会以及降低手术风险。部门大部分成员均掌握先进的腹腔镜技术,且已有部分资深医生取得机器人手术资质,发展微创结直肠手术是本部门的主要方向,除常规复杂的结直肠手术外,我们还探索开展单孔腹腔镜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对于肿瘤的治疗,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肠胃外科除了大力发展手术技术以外,还开展术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目前国际专家共识均认为该技术可明显提高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病人的治疗效果,延长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以及改善生活治疗。此外,对于肿瘤及肥胖病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均采用MDT管理模式(多学科讨论),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务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肛肠外科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肠胃外科门诊病人肛肠疾病很普遍。我科在香港最早开展吻合器痔切除术,观察显示其具有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自2012年起我科在门诊常规开展此项技术。同时,积极探索痔疮的其他治疗方法。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仪器不久将可应用。疝外科近年来,疝外科发展迅速,是一个不断研究改进的领域。疝外科发展重点是微创修补术、人工补片改进和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疝外科切口疝目前大部分采用腹腔镜修补以降低手术创伤的风险。对部分合适病人,疝外科还开展嵌顿疝急诊腹腔镜修补术。此外,在疝外科樊敬文教授带领下,已开展多项疝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已在国外著名期刊发表,在研究的指导下,疝外科将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管理手段。胃肠肿瘤门诊胃肠肿瘤门诊对于内镜下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实现内窥镜下早癌治疗(包括内镜下经肛门肿物切除术TEO),减少创伤。对于不适合内窥镜下治疗的其他消化道肿瘤,常规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已引进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常规开展各类机器人手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立以胃肠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为主体的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依据最新国际标准指南,共同为每一位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治疗规范性,为患者争取最佳效果。诊疗团队介绍:胃肠肿瘤门诊目前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6名,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拥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医院工作学习经历,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慢性伤口造口门诊擅长慢性伤口、术后切口不愈、造口相关问题、失禁性皮炎、压疮和确诊淋巴水肿的患者。内镜及支架置入除诊断外,内镜及支架置入常规开展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金属支架置入术,因此大部分结直肠急性梗阻病人不需要临时性肠造口。科室成员不断掌握各种先进的内镜技术,其中包括内镜超声、直肠3D超声等,部分资深医生已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等的训练。
详情

科室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胃癌晚期一直发热怎么回事
2024.04.29
晚期胃癌患者有时可能会表现为发热,量体温有时也确实比正常高,此时一定要寻找病因。因为发热原因可能不一样,这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具体如下:1、胃癌晚期炎性反应:比如晚期胃癌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部分患者,有时还伴有相关的呼吸道问题,比如哮喘、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此时如果有感染,则有可能会发热,其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高达39℃、40℃,这些则是炎性反应;2、腹腔吸收热:如果晚期胃癌患者,本身状况不好,已经有腹水或者腹腔已经被感染,则也有可能伴有发热。综上,胃癌晚期的炎性反应、腹腔吸收热都有可能导致发热,所以需明确发热的具体病因。
夏泽锋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6.99万
75
神经内分泌肿瘤G1手术切除了就算治愈了吗
2024.01.19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1,进行手术干预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局部的ESD和EMR手术,也可以进行胃切除手术。切完后是否算临床治愈,有时要根据手术情况,如是否切干净,尤其是基底切缘是否有切干净。如果切干净,手术后定期随访,如果3-5年后没有明显的复发转移,此时才称为临床的治愈。对于比较进展G1期的患者,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后根据病变情况,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延伟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0.51万
94
需要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吗,有哪些筛查方法
2024.01.19
在中国,结肠癌中位的发病年龄是在50-60岁,因此,提倡超过40岁的病人常规地进行定期的肠镜筛查,这种筛查主要是通过全肠道的肠镜检查来实现。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再进行大便潜血,甚至肿瘤标志物,如CEA的筛查。当然这些只是间接地进行检查,有可能会出现漏诊。根据结肠癌的生物模型的研究来看,多数结肠癌病人的结肠表面会有相应的结肠息肉,这样的息肉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会发生不断改变,继而发生恶变,到最后的进展期结肠癌、发生远处转移。好消息就是这个转变的过程,有的时候非常漫长,可能接近10年,甚至更长,这也为早期发现这些所谓的癌前病变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可能。总之,预防肿瘤的一个最佳办法,就是定期地在专科和专门的医院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这可能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郭春光副主任医师胰胃外科
10.83万
5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