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60位医生
科室介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始于1985年,早期为功能科(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的一部分,1993年独立成科。三十余年来,与医院共同发展,扎根特区沃土,服务深圳人民。经过几代“超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在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003年成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医务人员全国培训基地。2005被评为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2010年获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2014年获国家级超声专业规培基地资格,是深圳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基地。深圳大学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博/硕士学位点,并业已从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招收博士后。

2017年成功引进“三名工程”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何怡华教授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团队,显著提高了超声科在胎儿、幼儿和成人心脏疾病方面的超声诊断水平,为科室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2018年2月起向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下属三家医院派出专家,定期和常驻科室提供技术指导。

超声科拥有一支技术水平高、综合实力雄厚、服务优良的专业技术队伍,学科带头人贡雪灏,科室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共有医师57人,护士及分诊人员16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23人,住院医师13人;拥有医学博士学位6人,医学硕士学位31人;有出国学习进修经历人员(含港澳台)5人。

本部科室主要分为两个诊区,业务面积近1400平方米,另分院、体检部、特诊科、急诊科各设一部。本部共拥有诊室36间,设诊断机位42个,大型进口、国产彩色超声诊断仪58台,绝大部分为高档进口设备,包括荷兰飞利浦EPIQ7、美国GEVOLUSONE10、意大利百胜MylabTwice、法国声科Aixplorer声红、德国西门子S2000等顶尖设备,为开展各种先进的超声诊疗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目前科室业务涵盖心血管、腹部、妇产科、浅表器官、介入超声等超声医学涉及的各个领域。

专科优势:

目前科室规模较大,学科布局相对完善,分为6大亚专科发展方向,涵盖心血管、腹部、妇产科、浅表器官、介入超声等国内外医学超声涉及的各个领域,部分超声诊疗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盆底超声、浅表器官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心血管超声、肌骨超声、介入超声等方面业已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开展了一批高水平的新技术、新项目,如:盆底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经食道三维超声、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及斑块稳定性研究、肝脏纤维化弹性成像研究、超声引导甲状腺肿瘤、肝脏肿瘤的消融治疗、肌肉骨骼系统超声等,在广东省及深圳市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六大亚专科组简介如下:

一、介入超声组:

主要研究方向为介入诊断及介入治疗,是深圳市最先开展超声介入治疗的团队、业务量、种类难度均位居本市前列。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已全面开展各部位各器官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置管引流、硬化治疗、药物注射治疗以及肿瘤的消融治疗。其中甲状腺、乳腺及肝脏肿瘤的消融治疗走在深圳前列。

开展疑难病例的介入诊治,如超声造影联合多模态融合成像引导肝脏肿瘤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甲状旁腺病灶药物注射消融,胸壁结节微波消融,膈下肝脏结节人工胸腔积液隔离微波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联合C臂定位脊柱转移瘤骨水泥注射治疗等。

二、腹部浅表肌骨组:

除常规腹部、浅表、心血管超声检查外,本专业团队在深圳市较早开展肌骨超声检查,并举办了相关学习班,将此技术在全市进行推广,为患者提供特色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软组织运动损伤与创伤、外周神经疾病、风湿性关节病变、四肢浅表部位肿物超声检查及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此外,本团队还开展了心肌运动功能的研究、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及斑块稳定性研究、浅表器官疾病超声弹性成像研究等,并开展超声引导下肌骨系统疾病微创介入治疗,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三、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分子影像学组: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身脏器超声造影、弹性剪切波成像及微泡成像及治疗。专业特色有:超声造影(增强超声)检查、胃肠超声造影筛查、实时剪切波(SWE)定量评估以及肿瘤微泡化疗增敏及常规微泡治疗。

四、妇产超声A组:

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团队领军,专业扎实、思维严谨、爱岗敬业,依托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北京安贞医院著名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刘迎龙教授和母胎医学专家何怡华教授带领的“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研究团队展开合作。开展的业务有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晚孕期胎儿生长发育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产前超声诊断以及妇科超声检查。

五、妇产超声B组:

是一个积极向上、互勉互励的团队,组内成员均研究生毕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思维活跃,年轻促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认真、细致的检查及舒适的就医体验。依托三级甲等医院及广东省产前诊断中心的高平台,我们已开展以下业务:盆底超声检查、产科超声检查、经腹部彩超检查子宫及附件区、经腔内彩超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子宫畸形三维、四维超声检查,输卵管造影等。

六、心血管超声组:

主攻方向为心脏及全身血管超声检查。专业特色有:脑卒中颈动脉超声筛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三维检查(TEE)、左肾静脉体位试验、肾动脉超声检查、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以及血液透析造瘘术超声评估等。

科研教学:

科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南方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副教授4名,持有规培师资证带教师资22名。承担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的教学任务。科室历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近3年立项各级课题13项,发表SCI论文25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共获得资助经费800余万。

未来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的姿态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积极配合医院实施登峰计划,争创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努力开创超声科工作新局面。我们将紧跟国内外超声医学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加强科室管理,推进内涵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科室氛围;另一方面,抓好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全力推进亚专科建设,提高科室整体实力,使科室业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团结、乐观、奉献、积极向上的优秀技术团队,使科室临床、科研和教学达到国内超声医学业界的领先水平,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研究型超声医学专科。

学科带头人基本情况:贡雪灏,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兼教学主任,现主持科室工作。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工作27年,擅长腹部、浅表器官、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

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委;省临床医学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放射学实践》杂志编委。

深圳市发改委、经信委、科创委科技项目评审和验收专家;深圳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医疗行业)专家。深圳市卫计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住培带教老师”。

近3年主持广东省和深圳市等科研课题4项,总经费320余万。以第1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编专著1部。迄今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1名。

科室擅长
乳腺癌
足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