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网站导航

肿瘤内科介绍

内科一区

成立于1987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肿瘤内科的临床科室之一,也是我院最传统的科室之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规范的临床诊疗体系。

科室现状及技术团队介绍

科室拥有一支年富力较强、充满朝气的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技术职称1名,初级职称3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学历3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及护士12名,阵容齐整,形成了临床与科研并举的人员架构。

科室学科带头人李卫东主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理论水平,擅长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对乳腺癌、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有较深入研究,临床开展围手术期辅助化疗,同期、序贯放、化疗,晚期患者的姑息性化疗、中西医结合的维持、巩固性治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性化疗亦有独到的功夫。积极开展目前较为先进的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化疗及过继性免疫治疗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在循证医学基础上根据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特点开展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任广东医学会肿瘤分会内科学组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中西医结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疗及科室特色技术

科室现设床位49张,收治病人总数过千人次/年,平均住院日14天。

目前开展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肉瘤等实体瘤的术前、术后辅助化、放疗。局部晚期患者的同期、序贯化、放疗,晚期患者的挽救性化疗、巩固性化疗及维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时辰化疗、生物化疗、热灌注化疗、CIK等体细胞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开展淋巴血液肿瘤的大剂量化疗加细胞因子支持治疗,大剂量化疗下的血药浓度监测,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的监测、疗效判断及预后分析等,特别强调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理诊断特点、体质、经济及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获益。

我科为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癌痛规范病房,根据三阶梯止痛等国际癌痛治疗原则,对癌痛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及心理辅导,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我院内科也是国家GCP肿瘤药物试验机构,我科每年承担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可以最先掌握最新的治疗信息和经验,使患者获得最新的治疗手段。

科研、教学工作情况

在重视医疗工作的同时,我科室医、教、研同步发展。目前我科室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文章5篇。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省级科研立项6项,市级科研立项6项。

对肿瘤耐药做基础研究,突出肿瘤多学科优化组合在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

作为教学医院,我科承担了广州医科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每年培养研究生3-4名。我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按教学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打造精品课程,教学反馈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好评。

我科与多家基层医院有长期战略联系,协助、指导基层单位建立及完善肿瘤内科专科。重视进修医师培养,传授规范的肿瘤诊治原则和方案,把规范化疗、先进的治疗理念引入基层医院,为基层医院输送大量肿瘤内科专业人才。

战略合作

我科室重视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定期与南方医院肿瘤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把握肿瘤内科发展前沿,将先进的治疗理念、治疗技术在我科室及医院推广应用。

科室近年来承担课题:

1、靶向调控LASP1基因miRNAs分子的鉴定及其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项目负责人:王慧。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Skp2泛素化调控AuroB的作用与机制。项目负责人:吴娟。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诱导CIK细胞利于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GVL与cGVHD分离研究。项目负责人:潘春华。项目来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4、纳米粒子介导siRNA沉默Her2基因治疗Her2+乳腺癌临床前开发研究。项目负责人:潘春华。项目来源:广东省科委。

5、腺相关病毒转染Her-2基因至树突状细胞治疗Her-2+乳腺癌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潘春华。项目来源:广东省卫生厅。

6、microRNAs调控LASP1蛋白抗结直肠癌转移的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慧。项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7、EIF-5A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和MVD的关系。项目负责人:李卫东。项目来源:广东省卫生厅。

8、CMNa与同期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放疗增敏中的对照研究。项目负责人:金学军。项目来源:广东省卫生厅。

9、榄香烯乳预防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李卫东。项目来源:广州市卫生局。

10、LIM和SH3蛋白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项目负责人:李卫东。项目来源:广州市属高校课题。

11、rAAV转染Her-2基因至树突状细胞治疗Her-2+乳腺癌的实验室研究。项目负责人:潘春华。项目来源:广州市属高校课题。

12、Skp2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关系研究。项目负责人:吴娟。项目来源:广州医学院。

13、LASP-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慧。项目来源:广州医学院。

14、LIM和SH3蛋白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项目负责人:李卫东。项目来源:医院重大专项。

内科二区

内科二区、血液肿瘤科在我院原内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1年由内科抽调人员组建而成,科室所用医生既具有丰富的肿瘤内科学诊疗经验、又具有扎实的血液肿瘤学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科室业务骨干均曾在国内著名医院血液科工作或学习。

科室现有医生8人,护士17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及护士15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2人、在读博士1人。

周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广州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血液肿瘤及实体瘤临床及研究工作20余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研修6个月,在血液肿瘤及实体瘤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临床资料。曾主持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的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省科委),肺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及功能研究(市卫生局),难治性淋巴瘤化疗耐药标志物筛选的研究(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前研究方向为:复发难治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转录组研究,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刘敏涓,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广州市抗癌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省输血学会常委、广州市血液保护分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伦理学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对血栓及止血有较深入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著者4部,其中《血栓病的诊断与治疗》为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7月),2006年再版,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课题,曾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

金川,硕士,主任医师,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血液肿瘤、实体瘤临床工作及生物治疗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省科技厅课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

科室现有编制病床33张(其中100级层流病房2张),拥有血细胞分离仪等设备。人平均住院日7.5天~9天,年服务病人数1500人次~1700人次/年。科室收治的病种有:血液肿瘤,常见病有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实体瘤,常见病有肺癌、乳腺癌、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肉瘤等;其中血液肿瘤约占40%~50%。科室可开展的诊疗项目有:血液肿瘤方面,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骨髓流式细胞学、融合基因、染色体分析等诊断技术,血液肿瘤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层流病房保护支持的高强度化疗及粒细胞缺乏综合治疗。实体瘤方面,上述常见实体瘤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内科综合治疗、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免疫生物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及个体化治疗等。肿瘤治疗疗效(PFS及OS)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先后主持广东省科委、科技厅课题6项,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卫生局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科委、市科技局、省卫生厅、市卫生局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科室刘敏涓教授担任《血栓与止血》杂志副主编。科室承担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

内科三区

内科三区是我院肿瘤治疗的重要科室之一,科室开放床位37张,医师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名,硕士导师1名;护理人员15名,副主任护师1名拥有实验平台,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多名。

科室根据循证医学进行治疗,追踪肿瘤治疗的最新动态,使患者得到最新、最好和个体化的治疗。按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使我们的息者以最小的副作用而获得最大的益处。以化疗为基础,结台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中医等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部分息者带瘤长期生存,使肿瘤成为一种慢性病。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全国著名肿瘤内科专家何友兼教授为我科技术指导专家,化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光水平。采用新的标志物作为肿瘤治疔及预后指标,对肺癌、淋巴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胃肠间质瘤、肾癌、头颈部癌等进行靶向治疗,效果良好。在姑息治疗方面,贯彻让患者无痛的原则,建立无痛病房。

科室还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开展了多功能时相静脉化疗灌注、微量泵化疗输注、改良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动态化疗全程监护系统,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癌痛的评估及护理等肿瘤特色专科护理。

全科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团结协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井获得了一定的荣誉。荣获2005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2009年度及2010年度广州医学院巾帼文明岗、2010年度及2011年度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医疗质量奖等。邹青峰主任获得2010年度广州市医师协会首届广州十佳医师奖:彭美芳护士长获得广州市优秀护士、广州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让我们携手做得更好。

内科四区

内科四区伴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在历届医院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培养出一支经验丰富,医术高超,力量雄厚,梯队完整的优秀医护队伍,惠及各类肿瘤患者万余例。为我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肿瘤内科医教研基地。

科室现状

科室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合作的团队,现有医师团队1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技术职称2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2名。护理团队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及护士15名,阵容齐整,形成了临床与科研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人员架构。

这是一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医术高超,力量雄厚的优秀医护队伍。科室学科带头人金川主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1994年本科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2001年-2005年广州医学院,肿瘤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至今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工作。从事肿瘤内科专业临床工作20多年,熟悉肿瘤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肿瘤的内科治疗包括肿瘤的化疗、姑息治疗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治疗淋巴瘤、肠癌、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等。能追踪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及发展动态,进行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主持省科技厅课题项目2个,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其中SCI8篇,其中《LancetOncology》(SCI-IF:36.421)1篇,参与临床研究项目任PI13项。

医疗及科室特色技术

内四科主要诊疗的病种包括:淋巴瘤、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头颈癌、睾丸癌、膀胱癌等。开展局部晚期患者的同期、序贯化、放疗,晚期患者的免疫治疗、挽救性化疗、巩固性化疗及维持治疗,开展淋巴血液肿瘤的大剂量化疗加细胞因子支持治疗,大剂量化疗下的血药浓度监测等。强调在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下,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理诊断特点、体质、经济及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获益。

我院内科是国家GCP肿瘤药物试验机构,我科每年承担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可以最先掌握最新的治疗信息和经验,使患者获得最新的治疗手段。

科研、教学工作情况

在科研方面取得累累琐果,自2016年建科至今已发表SCI论文30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6项,参与临床试验13项,作为组长单位的临床试验有1项(待启动)。在教学工作方面,负责广州医科大学临床本科、研究生和规培生的专业课教学工作,是学校临床硕士点,已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