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5位医生
科室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最传统的基础专科成立于1959年,医院首任华人院长王怀乐博士就是当年广州市杰出的普通外科医生。在他的主持下我们是广州市最早完成胃大部分切除和甲状腺手术的科室之一。并于2009年成立了疝治疗中心。我们一直秉承“柔心济世,尚道精医”的院训、“患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科室文化。

近20年在结直肠癌诊治及研究领域展现出长足的进步,胃、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和微创的优越性得到了普遍认可。我们的临床专业领域涵盖腹部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外科范围,是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枢纽。目前胃肠外科设有病床31张,每年门诊量为3000人次、手术近千台次、出院1500余人次。

现任科室负责人为伍尚标主任医师,共有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护士22名,拥有造口专科护士及结直肠肿瘤随访护理专业组跟踪服务。

本科已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服务精神、临床经验丰富、腹部外科微创手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开展直肠癌超低位吻合等各种保肛手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保护盆腔内脏神经,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得到很好保护;超声刀和各种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过程出血,使消化道重建更便捷,大大降低吻合口瘘、狭窄的并发症。

TME/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环周切缘(CRM)/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等理念和临床实践保证了结直肠手术的根治性;科室还开展胃肠道、甲状腺肿瘤的多学科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早诊早治研究、分层综合治疗、手术及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放疗后复发及残留等项目有明显的特色,结直肠癌防治水平在广州西部区域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相继开展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良性或早期恶性直肠肿瘤经肛门微创切除术(TEM)等技术,大大提高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为了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肝转移及腹腔种植,科室开展以5-Fu为基础的术中肠腔化疗、门静脉灌注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持续门静脉灌注化疗、5-Fu缓释剂植入等项目。

我们治疗手段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强调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化疗、术中化疗、术后放化疗等、分子靶向治疗等。在结直肠肠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疗技术特色

本科专业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治疗对象除了传统的胃肠道外科疾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腹壁各类疝、肛肠疾病(痔疮、肛瘘等)及腹部创伤等疾病外,近年来顺应学科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下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1.肿瘤综合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均依据分期、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包括辅助放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等,使许多患者既获得了根治的机会,又免去了因人造肛门带来的痛苦。在本科接受诊治的患者能得到最合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等手段,重点开展了胃肠肿瘤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各项肿瘤基因检测等结果,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

尤其对于进展期及复发的肿瘤,采用先进的分子靶向治疗,结合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开展各项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恶性间质瘤、疝气、阑尾、胆囊等手术,减轻病人疼痛,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疝专科治疗:针对各类直疝、斜疝、切口疝、复发疝,应用先进的分子合成材料,采用符合人体生物工程学原理的手术方式,进行腹腔镜下及常规开放手术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4.针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结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开展单侧及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颈清扫等各类手术。

5.肛肠疾病的专科治疗:痔疮的PPH治疗开展已十余年,明显缩短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大大减轻的术后疼痛不适,大幅下降的复发率,给广大饱受痔疮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针对反复发作的肛周脓肿、肛瘘、肛裂开展专科综合性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6.多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参与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工作,包括妊娠合并各类腹部外科疾病、产后大出血、外科营养支持等,开展妊娠期手术及围手术期的专科辅助治疗,为提高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做出贡献。

7.肠造口康复治疗:护理队伍长期致力于开展人工肛护理,开设肠造口护理专科门诊,为已出院的肠造口病人提供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了造口者的生活质量。

科学研究

1、研究方向

(1)胃肠微创外科。

(2)结直肠肿瘤分子生物医学与临床应用。

我们致力于研究血清中肿瘤标记物(MicroRNA)作为一种内源性的调控分子广泛参与结直肠癌早期发生调控过程,通过MicroRNA芯片等技术检测蛋白免疫标记物,探索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治新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建立规范的结直肠肿瘤生物标本库,对广州地区的结直肠癌患者从miRNA差异表达与临床现象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差异性表达基因对结直肠癌临床及转移功能的影响、增殖调控分子影响三个层次开展研究。

围绕规范的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临床转化研究,立足于miRNA作为生物标记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肿瘤进展中检测指标的研究与开发:系统分析结直肠癌病人样本中miRNA差异表达与临床现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对结直肠癌临床及转移功能的影响;研究结直肠癌病人样本中基因差异表达对相关增殖调控分子的影响。

实验证实部分mi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浆中表达差异现象;Lnc-MKKS3靶向miR-145促进ERG对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推进血浆microRNA组合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试剂盒的研发。

2、科研成果

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广州市市科信局产学研课题等9项,是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转化医学平台”的联合单位团队主要成员。基于医院中心实验室,建有具备一定规模和规范管理的广医三院结直肠肿瘤生物样本样品库和数据库。发表SCI文章2篇,专业核心期刊30多篇。

3、交流合作

医务人员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ofChicagoMedicine)、克利夫兰医疗中心(Clevelandclinic)、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UWMedicine,UNIVERSITYOFWASHINGTON)和纽约圣云仙医疗中心(SaintVincentsCatholicMedicalCenters)进修学习。国内赴中山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

为了更好服务患者,我们认为结直肠癌诊治从外科走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能够让患者最终获益的结直肠癌的预防和筛查、规范化诊治、基础及临床研究三个方面开展分享与合作。

医学教育

带教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科室承担广州医学院本科生《外科学》、《临床医学导论》、《医院经营管理学》理论大课及临床实习带教,主持国家级学分全省继续教育项目和广州市高校教育教改项目,进行医学模拟病例临床实训教程方面的研究,获得广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副主编《全科医学》人卫版试题题集1部,参编人卫版《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等,发表国家级教学论文11篇。

科室文化

胃肠外科将“患者第一服务至上”科训奉为科室文化的精髓。包括对临床医疗的敬业热爱,对教书育人的公正严谨,对科研转化的诚信创新,对患者的同情关怀,对同事的和谐友善。

未来展望

本科以胃、结直肠肿瘤为重点,兼顾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胃及肠间质瘤、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治,尤其以大肠癌的诊治居广州西部地区领先水平。

本科是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结直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态势下,提高筛查工作的普及水平、早期诊断、控制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做努力,在诊治规范化、个体化方面不断提高,坚持结直肠癌发生发病机制及中国临床RCT研究,我们应该推动各医院建立消化道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明确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从而在结直肠肿瘤诊治规范化和个体化方面进一步提高。

在各医疗中心加强完善数据库的建设、建立生物样品库协作网络、开展多中心研究、制订结直肠肿瘤内外科医生培训制度、建设培训基地提高微创手术及新技术培训等,同时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有效整合结直肠肿瘤各学科优势,以提高本科的结直肠癌的整体诊治水平。

科室擅长
胃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痔疮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亚急性甲状腺炎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功能性胃肠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
慢性胰腺炎
直肠息肉
肝内胆管结石
肝包虫病
感染性胃肠炎
功能性便秘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
三阴性乳腺癌
胃肠炎
胃肠胀气
炎症性肠病
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腺癌
中毒性巨结肠
乙状结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乙状结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