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上海市同济医院

神经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中心)是医院特色学科,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高级认知中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中心”、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单位、神经病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重点培育学科。医疗特色科室设有2个病区、门诊、急诊和电生理室,核定床位80张,设有卒中单元、重症病房和睡眠病房。科室作为医院特色学科,医教研全面发展,能承担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科室设有脑血管病、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神经肌肉病与康复、疑难和危重症5个亚专业组。开设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记忆减退、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疾病和神经康复等多个专病门诊。脑血管病是重点,设有急诊绿色通道,常规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动脉桥接溶栓及取栓治疗、卒中单元病人管理、超早期康复治疗等,形成脑血管病的溶栓和介入等综合治疗特色;同时开展多学科合作的诊治体系(MDT),规范化的脑卒中二级预防与筛查随访。先后成功举办多届国家级“脑血管病临床新进展”学习班,神经内科连续3年科技影响力排名进入上海市前三名,多次在全国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排行中入围100强。运动障碍病方面设有“帕金森病”、“痉挛及肌张力障碍”专病门诊,率先建立了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的规范化诊治评估流程,成立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胚胎干细胞滴鼻治疗帕金森病,团队已完成多项多中心国际、国内帕金森药物临床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为运动障碍疾病患者提供精准化诊断、药物干预、DBS手术治疗、TMS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获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牵头制定并建立了完备的肉毒毒素治疗体系和规范化治疗流程,积累了丰富的肉毒毒素治疗临床经验。发起并执笔撰写《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了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先后获得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成功举办多届国家级“肉毒毒素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发起并主办多届中国肉毒毒素论坛。作为肉毒毒素培训基地,普及并推广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培养多名进修医生掌握肉毒毒素治疗技术。擅长运用高选择性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已经成为国内肉毒毒素应用研究的核心单位之一。认知障碍亚专科是国家卫健委高级认知中心、上海市认知障碍联盟认知障碍管理服务示范中心,同济大学脑中心认知评估技术的培训基地。团队已完成多项多中心国际、国内痴呆药物临床研究。人脑疾病导致神经活动异常的检测与诊断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为认知障碍疾病的精准化诊断、药物干预、神经环路调控及认知康复训练等提供全程化的诊治服务。团队关注老年人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多个项目的资助下长年来坚持开展社区居民脑健康的体检,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小血管病两类人群观察队列,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精准化诊断、预后评估、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神经肌肉病与康复组,以神经电生理技术、神经病理、基因检测技术为依托,实现神经肌肉病的精准诊断以及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神经康复为各亚专科提供全程康复保障。病房以脑卒中超早期康复及神经重症康复为重点,门诊提供脑卒中、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少见病的康复服务。以康复评定为基础,以神经环路调控为特色,在ICF框架下努力实现病房、门诊、社区康复指导全链条服务,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努力。疑难和危重症是神经科的特色,能反映出神经科的综合实力。科室设有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配置心电监护仪、脑电监护仪、呼吸机、冰毯、气垫床、空气压力波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仪、高流量吸氧仪等,有专职的医护队伍,实施24小时全程监护,大大提高了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在疑难杂症方面,设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多学科会诊(MDT)制度,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基因检测、NGS检测、神经肌肉活检等工作,为神经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提供可靠保障。完成国内首例膈肌阵挛、幻肢痛、雷诺现象的肉毒毒素治疗及多种罕见疑难杂症的诊治。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温馨和善的天使。将“大健康”理念根植于日常的优质护理中,为痛苦无助的患者带来“希望、温暖和爱”。通过规范化的专科护士培训,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始终以护理质量管理为目标,提升护理服务品质,规范护理安全行为,改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用精益求精的技术,恪守着“维护健康、守卫生命”的信念。我们将秉承神经内科科训“慎独神行,规范求精”的理念,不忘初心、精益求精、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造福患者、家庭和社会。教学成果拥有神经病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点,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8年制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任务,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大量神经内科规培生、留学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是同济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牵头单位。主编及参编多本卫生部规划教材。科研成果在Nat.Struct.Mol.Biol.PNAS等SCI权威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着30余部。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第一牵头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研究单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同时获得科技部重大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科委以及十三五攻关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科室培养的医师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医学青年人才“银蛇奖”、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新百人计划”、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教卫党委医德标兵、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已经成为上海西北片区神经疾病诊疗及教学研究中心。其他情况分别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着名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脑卒中的并发症
2021.04.19
脑卒中并发症具体情况如下: 1、肺部感染:在急性期患者容易因为进食呛咳,误吸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所以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在喂食时不能发生误吸; 2、泌尿系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加上会阴部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 3、褥疮:重症瘫痪卧床患者可能出现褥疮,预防方法是在患者绝对卧床时应勤翻身,一般2个小时翻身1次,还可以选择气垫床,并要加强护理,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 4、肢体痉挛、疼痛:中重度患者容易出现卒中后瘫痪肢体痉挛、疼痛; 5、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因为吞咽困难造成营养不良,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
聂志余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8.71万
426
颅内出血怎么办
2021.03.17
颅内出血是一种神经科急危重症,急性期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旦明确诊断为颅内出血,需要立即住院观察和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及用力摒大便等,可能导致脑出血加重的行为。此外,还需要加强护理、避免进食呛咳、注意翻身拍背、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和褥疮等。 恢复期需要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控制好血压、血糖等,预防脑出血再次发作,常常需要找出导致脑出血的病因,这类病因非常多见,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血管淀粉样病变等,因此最好进行相应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尤其是反复脑出血、脑梗的患者,更需要进行脑血管的造影检查,明确颅内血管的情况。
李云霞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2.98万
46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