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6位医生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秉持着“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始终坚持"准、快、好、新"的发展目标,凝练出“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不断加快检测速度、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应用创新技术"的质量方针,形成了一整套精益化、智慧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中山检验2014年~2020年已连续7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检验专科综合声誉排行榜前五。2018年,中山检验凭借先进的管理模式、独特的工作方法与经验、持续的团队创新改进等卓越的质量管理表现,荣获上海质量领域最高荣誉“市长质量奖”。2021年中山检验成为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核心单位。

复旦中山医联体检验医学联盟作为牵头单位,成为区域集约化的检测中心,从而提高基层检验水平和服务能力,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检验科现设有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免疫、临床分子诊断、临床质谱、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实验室及急诊检验7个亚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拥有300余台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同时配备有二代测序、循环肿瘤细胞、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色流式细胞术等高新技术检测平台。

质量管理

中山检验目前开展检测项目数600余项,年服务患者逾80万人次,年工作量逾7500万项次,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检验科之一,于全国亦位居前列。面对持续攀升的工作量与不断加快的周转节奏,中山检验将质量视为日常工作的生命线,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从未松懈,共汇编质量文件1400余份,确保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实现“全要素覆盖、全过程控制、全人员参与”。

科室主要发展历程

2009年上海市首家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

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I级检测实验室认证

2010年获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5年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检验病理学科组长单位

2015年国家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

2016年加入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次级参考实验室(SRL)

2017年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展两翼学科建设项目

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联体检验医学联盟牵头单位

2021年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核心单位

检测效率

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检验科紧抓报告时间。自2007年起,经过多年持续改进,目前门诊94项常规生化报告已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56项常规免疫项目报告由6小时缩短至4小时。门诊患者报告等待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提升就诊效率,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一日就诊医疗直通车”奠定了基础。在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检验科鼎力支持,着眼细节、步步相扣,将重要的超敏cTnT检测报告时间缩短至20分钟,超越了国际指南要求的水平。这些报告加速举措切实为患者及时获得临床诊治带来了福祉。

服务沟通

为了更高质量地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检验服务、更高效地进行检验-临床双向沟通、更准确地了解医院内部临床需求,中山检验每季度对患者、每半年对全院医护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请患者及全院各级同仁对检验科工作给予评价。围绕所获得的检测服务质量改进建议及意见,科室就持续改进具体措施进行讨论,并以临床沟通会的形式及时反馈到临床。

凭借优秀的服务沟通意识,中山检验多次获得上海市及医院对于窗口优质服务的嘉奖,荣获上海市医务工会颁发的“上海市医务职工迎世博红旗文明岗”称号和上海市迎世博窗口服务行业“优秀服务示范窗口”称号;郭玮主任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王蓓丽副主任获医院“三八红旗手”称号,临床基础检验组组长顾梅秀获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等评选的“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个人称号。检验科还被上海市卫生局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先进班组”。检验科临床基础检验组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检验创新

在国家临床重点检验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及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展两翼学科建设项目的扶持下,检验科抓住契机,积极开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方法、新项目,相继引进了二代测序、数字PCR、循环肿瘤细胞、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色流式细胞分析等先进检测系统及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科室在疑难、重要疾病诊治中迫切急需的新项目,如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上海市首家可进行该项目临床收费检测的医疗单位)、结直肠癌及肺癌个体化用药靶标基因二代测序(国家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及数字PCR检测、药物基因检测、肿瘤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常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包括抗生素、肿瘤化疗药、抗癫痫药物等)、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检测。

围绕肝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所开展的创新研究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杂志(IF10.107)上连续发表3篇论著,参与研发经CFDA唯一批准的肝癌基因诊断产品“人血浆7种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参与一系列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技术平台的肝癌个体化诊疗新策略项目获华夏医学上海市科技一等奖。另外与院内肝外科合作,“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课题,荣获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检验科主任郭玮教授作为中国代表首次在美国临床质谱(MSACL)年会做专题学术报告,介绍中国临床质谱应用推广的发展历程。

中山检验累计参与国内16份国家行业标准(主笔3份)、25份临床指南(主笔18份)编写。2017、2018年作为牵头单位先后主笔编写国内首部《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液体活检在临床肿瘤诊疗应用和医学检验实践中的专家共识》,填补新技术临床检测应用领域规范空白。各类检验技术应用及临床研究成果于国内外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同样斩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学科建设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山检验即积极推进检测一致性工作,为行业检测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曾作为牵头单位组织上海地区30多家医院检验科,开展上海地区“ALT检测结果一致性工作”,相关成果获2003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1年,在国家临床重点检验专科建设项目的资助下,中山检验又再次牵头同批建设项目单位,开展“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互认工作”,帮助大部分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实现检测结果室间CV<5%,令室间结果一致性显著提高。

中山检验于2009年起参与美国NGSP实验室认证计划,连续6年通过NGSP一级检测实验室认证,检测水平达国际水准。自2011年起牵头推广上海地区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SHGHP)工作,前后共吸引近百家上海地区及全国不同级别医院检验科参加,影响力逐渐向周边乃至全国辐射。2016年中山检验进一步成为国内唯一的NGSP网络次级参考实验室,至今已累计协助44家医院及企业通过NGSP检测认证。

2019年,中山检验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正式牵头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的141家医学实验室网络。SHGHP和CGSP两项联动后将可使每年逾千万例次专项检测结果获得有效质量保证,具有重大的临床及社会效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这意味着CGSP对于提升国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质量的这一工作得到了临床的肯定,让更多糖尿病患者获益。

2011年,中山检验参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人群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及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项目,负责华东地区参考人群招募及检测研究工作。该课题首次系统全面建立了中国人群检验参考区间标准,结束了我国长期引用国外人群参考区间的现状,目前已确立我国人群常用检验项目参考区间50余项、发布卫生行业标准13部,其成果于2017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山检验还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发布的多项临床项目应用建议,对新技术的规范开展和检测项目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已累计主笔或参编15部检验相关卫生行业标准,包括静脉血液标本规范采集、血细胞分析及国人参考区间等,为临床医疗领域中检验项目的规范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室擅长
脑血管病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