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

科室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心血管科一共有三个科室,分别为心血管二区(通州院区)、心血管三区(通州院区)和心血管科四区(通州院区)。心血管科二区(通州院区)心血管病科二区是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传统中医药诊治于一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专科。目前由普通病房、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血管门诊(含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名医堂)及心脏康复中心组成。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介入治疗各种复杂冠心病,包括冠脉内斑块旋磨术、药物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永久起搏器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管内超声;左心耳封堵等。2013年心血管科二区被评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2017年10月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为“北京市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辐射工程(1+X+N)区域重点专科”;是“首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高血压病服务团队。2018年6月被入选“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成员单位;2019年11月被授予“北京市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联盟单位”。心血管专家及国医名师“郭维琴名医工作站”及“廖家桢名家工作室”也在心血管科二区创建了分站。心血管科三区(通州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三区于2019年5月在医学泰斗胡大一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院长亲切关怀指导下正式成立,该学科云集了众多国内心血管领域的著名专家,开展的诊疗项目涵盖心血管疾病的各个领域。心血管科三区共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医师13人,护师(士)14人。所有医师均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医师中具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职称7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人。心血管科三区住院病区位于一期病房楼13层,设病床38张,病房环境整洁优雅,空间宽敞,绿植点缀,普通病房是2-3人间,每室均配备有带淋浴的卫生间。心血管科三区门诊位于二期门诊三楼心血管科门诊。科室医护人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协同合作,保证了科室的高效率运转,并保证为患者提供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心血管科四区(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四区在医学泰斗胡大一教授、东直门医院王显院长亲自关怀下成立,于2020年4月21日正式开科。心血管科四区为综合病区,云集了国内心血管领域的顶级专家,由心外科汤楚中团队、心内科郭炜华团队及杨娅超声工作室组成。共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医生团队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1人,医师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人;护理团队22人,其中主管护师8人,护师6人,护士人;体外循环灌注师2人。专业特色(业务范围)心外科团队:冠心病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搭桥、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复杂心脏瓣膜置换、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肿瘤切除及急诊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且均为业内顶尖水平。科室团队:以绿色电生理为特色,是国内少有的完全零射线无辐射下开展心房颤动、室上速、房速、室速及其他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手术,领先国内同行。同时对各类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介入消融、各类心脏起搏器(胶囊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及植入式自动除颤仪)植入、介入主动脉瓣置换(TAVI)、主动脉夹层支架介入、颈部血管、颅内血管及其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均有很深造诣。心脏超声工作室:原安贞医院杨娅主任为首的心脏超声工作室,是博士心脏超声团队,为心脏病外科内科精准医疗提供保障,在复杂心脏超声及临床科研设计居国内一流水平,常有京外地区疑难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心血管科四区在引进国内强大的西医心血管专家团队的同时,发挥传统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药物及中医非药物疗法并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规范系统的诊治。如冠心病(含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难治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肥厚性心肌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神经症、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衰竭、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此外还开展了针对双心疾病的指导及心脏康复(包含心内科及心外科术后患者),并定期进行患者健康教育。保持对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随访,与患者交流,指导其合理饮食起居及用药,使疾病在院内外均得到良好的干预。
详情

科室疾病

张学坤
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潘国忠
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博士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尤其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周红梅
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疗,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还包括高脂血症、心肌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李新
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教授
擅长:冠心病介入诊疗、起搏器置入、射频消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还包括高脂血症、心肌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徐清元
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患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对内科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对CT影像诊断技术也颇有造诣。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脑供血不足,三个动作恢复供血
2024.01.17
当身体出现浑身乏力、走路不稳、恶心想吐、呼吸不畅等表现的时候,大概率就是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能进行部分按摩动作来恢复供血,具体如下:1、按压:颈动脉两侧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通过颈动脉沿主动脉向上,所以,有时候脑部缺血并不是脑血管堵塞,还有可能是颈动脉的供血不足,适度按压颈部两侧可以促进颈动脉供血,每天10分钟就即可;2、耸肩:在耸肩过程中,颈部的肌群会被带动,周围的血管、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就相当于活动周围的肌群,进而对血管进行适度按揉。对于颈椎不太好、有慢性颈椎病的人,可以采取耸肩的方法,也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还可以促进脑颈部的血液循环;3、空手抓:五指张开到最大,然后紧紧握拳,坚持1秒钟再张开,张到最大再握拳,每天坚持1秒钟,能增强脑部供血。
李琪琳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17.43万
3
速效救心丸为什么要设计成滴丸,常吃的害处
2024.01.04
像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还有麝香保心丸,设计成滴丸,实际上是想速效。因为滴丸能够迅速溶解,所以不像药片或者胶囊,一般急救时候用滴丸。虽然常吃急救药也不是不行,也有好处。但是现在的问题,不管是速效救心丸,还是复方丹参滴丸或者麝香保心丸,里边都含有冰片。实际上冰片是让药物能够速效的主要成分,而冰片常吃则有致癌作用。另外冰片对胃肠道有刺激,脾胃虚寒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合。
张东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14.82万
39
吃降压药出现哪四种情况需要停药
2024.01.03
​降压药一定不能停,但如果出现四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处理,具体如下:1、副作用:任何药物出现副作用都应该停药,降压药也是如此,如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干咳,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牙龈增生、脚踝肿或小腿肿。当出现副作用时,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停药或换药;2、低血压:如果发现出现头晕、恶心、眩晕等情况,可能是低血压,需要及时测量血压的情况。若真为低血压,尤其是高压<90mmHg,则不能再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低血压,甚至休克;3、轻度高血压:血压值升高一点,比如1级高血压,开始时需要吃降压药,但后续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恢复不熬夜、增加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逐渐下降,稳定在正常水平,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停药处理。先停服10-15天,观察血压是否平稳,血压平稳就可以停药;4、颈型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导致血压升高,也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感冒、吹空调导致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的特点是吃降压药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把感冒、风寒的问题解决,血压才能降下来。需要在开始时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减药、减剂量,逐渐停药。
宫晶书副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8.48万
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