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作为同仁眼科的一个重要专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立了扎实的专业梯队,在国内斜弱视专业居于前列。
斜视与小儿眼科主要针对斜视、弱视、屈光不正(包括近视)等儿童眼病,各种器质性儿童眼病的视力训练及康复,视疲劳、调节集合障碍等眼视光相关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复视、眼睑痉挛等神经眼科传出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对于特殊性斜视、难治性弱视等各种疑难复杂专科疾病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
目前,斜视与小儿眼科包括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专业技师4人。
斜视与小儿眼科自成立以来一直将临床特色、科研教学、学科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一)临床:临床医学上具有强大的专科优势,年门诊量约8万人次,年手术量约3000人次,年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检查约3万人次,年弱视训练指导1万余人次。
科室开放床位数26张,同时大量开展日间手术。医疗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对多次手术失败的复杂及疑难斜视;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眶内肿瘤术后、眶壁骨折术后的斜视;先天及后天各种麻痹性斜视;以及多地就医不能明确的各种类型斜视;设计出理想手术方案,完成高难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特别是每年寒暑期承担大量儿童、青少年的眼病接诊工作,逐年门诊量、手术量、检查量实现递增。常年坚持开展黄昏门诊,人均门诊量位居医院前茅,大大缓解了儿童、青少年眼病患者看病难,挂号难问题。
除日常门诊、病房、手术部门外,斜视与小儿眼科下设斜弱视训练中心,面积200平方米,设备先进,可同时容纳30名患儿进行弱视康复及斜视术后双眼视觉训练。
(二)教学:教学是传承,是科室稳定发展的根本。斜视与小儿眼科不断接纳优秀人才进入科室学习和工作,对进入科室的年轻医生进行专科医师培养,目前有近10位年轻医师处于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除专科医生培养外,斜视与小儿眼科每年接纳轮转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近100人次的教学培养工作,专科坚持每周至少2学时的理论授课及2次教学查房。
现本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人,每年招收培养研究生2-4人。坚持每年举办国家级小儿眼科与斜视继续教育学习班,聘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将国际国内的先进研究推广至全国。
(三)科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研究理念及诊治技术,促进学科在前沿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大胆创新,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对目前斜视与小儿眼科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难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思考,并凝练为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近五年发表包括SCI在内的论文50余篇,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团队。
(四)著作:编写了《斜视防治指南》和《弱视防治指南》,参与全国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强调综合评估形成弱视的危险因素,而非视力单一因素;注重视力发育规律,正确考虑年龄因素影响。促进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便建立完善的弱视、斜视及儿童眼病的筛查和随访体系。
(五)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眼保健:积极参与儿童及青少年视觉相关的公益活动,参加“青少年视力关爱”、“走基层”等公益活动,参加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媒体及杂志的健康教育采访及科普工作。
科室特色:
(一)斜视、弱视等儿童眼病视觉功能的损伤及康复
自2014年以来,将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引入弱视、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斜视术后、眶壁骨折复视患者的诊断治疗中,此方法首先通过与患者对应的生物模型检查得出视觉不同通道的阈值点,并根据检测结果设计出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干预治疗是利用互动的算法生成的生物图像信息来促使患者建立双眼间的深度整合关系,配合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使弱视患儿视力提升及建立和改善双眼视觉功能,使间外及斜视术后患者保持双眼正位及建立和改善双眼视觉功能,使眶壁骨折复视患者最大程度消除复视。
目前此项新技术受到包括2014及2017年度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2015年和2017年度北京市卫生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6年度北京同仁医院院内骨干基金的支持,相关文章已发表20余篇,还有文章处于撰写投稿阶段。
针对儿童期眼底病、青光眼、眼外伤等一系列眼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视觉康复治疗,采用包括屈光矫正,抑制优势眼,视觉训练等综合方法进行针对性视觉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近视防控与间歇性外斜视诊治
近视是儿童最常见眼病,也是斜视与小儿眼科最常见就诊眼病。目前我国近视眼人口近4亿,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且每年以百万人口数量递增。
针对这一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本专科积极推进近视防控工作,专门成立眼视光医学专业门诊,整合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和视光学专业的优势资源,对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近视防控等进行指导治疗。
开展了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多中心研究等一系列近视防控研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宣传近视可防可控,为我国近视疾病的控制做出努力。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其伴随眼病/共现性眼病随之激增,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占儿童斜视的3/4以上,患病率可接近4%,并且随近视患病率的增加,间外还呈现增长趋势。报道显示,近视患者中合并间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视患者;而间外患者中90%合并近视,可见两者密切相关。
本专科针对这一趋势,将近视与间歇性外斜视作为共现性疾病进行联合诊治,正在建立面向儿童近视-间外共现性疾病人群的标准化、规范化评估体系和关键共性技术的评价方法,制定标准化临床诊疗路径,加快推进近视-间外防控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及斜视
本专科最早开展将A型肉毒毒素(BTA)应用于斜视治疗的单位,是BTA国产化的引入者、重要推动者及实践者。在国内首先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及斜视的临床研究工作。
对BTA在眼外肌中注射的作用,麻痹性斜视的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BTA眼外肌注射已成为麻痹性内斜视早期、面肌痉挛、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斜视等的经典治疗,联合后期的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发表相关论著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1.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年注射2000余人次,居国内首位。并开设有“眼睑面肌痉挛专病门诊”。
2.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肉毒毒素治疗包括儿童斜视在内的共同性斜视,为非手术治疗斜视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开展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及连续性斜视等的临床治疗。
(四)神经眼科相关斜视
斜视与小儿眼科作为同仁眼科的特色科室,与多科展开了跨科合作工作,特别是和神经眼科神经传出相关疾病方面,包括发生于中脑、脑桥、丘脑等病变的核上性及核间性眼球运动障碍,发生于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和先天性颅神经异常支配性疾病的核性及核下性眼球运动障碍。
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以及Brown综合征和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等眼外肌起源疾病在本科都有较多病人就诊,本专科和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展开了较好的跨科合作诊治模式,针对上述疑难病例都能开展较好的诊断治疗,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
(五)专业特色影像学检查
本科室还开展眼球运动神经准全程的MRI检查,直观显示各类特殊类型斜视的眼球运动神经、眼外肌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细节。以往难以鉴别的机械源性和神经源性斜视在MRI获得了直接的证据,推进了复杂性斜视的病因学探索,实现对复杂性斜视的“个体化”诊断和手术设计。
(六)眼视光相关眼病的诊治
包括屈光问题、隐斜视、斜视、调节障碍、以及集合障碍引起的视觉疲劳,眼部不适的诊断与治疗。
(七)复视的诊治
复视这一症状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涉及跨科疾病多,治疗效果不佳而被公认为眼科的疑难杂症,本科室针对这一疾病积极开展专科内及跨科合作诊疗,与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眼外伤科等合作诊治,标准化九眼位+HESS屏诊断随访检查。
综合治疗原发病+三棱镜/手术/BTA对症治疗,使前来就诊的复视患者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矫治,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针对眶壁骨折复视患者,创新采用视感知觉检查及定位定量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开设有“复视专症门诊”。
(八)儿童器质性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包括ROP、视网膜脱离等在内儿童眼底病等青少年器质性眼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因为其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阻碍了正常的视觉发育而导致终生视功能低下。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青少年器质性眼病致盲致残率,斜视与小儿眼科在治疗各个阶段的患儿实施全过程的视觉康复,将屈光矫正、视觉训练在其器质性眼病治疗中、治疗后应用,最大程度提高患儿的视觉功能。
(九)各类复杂特殊类型斜视的诊疗
针对来本院就诊的斜视术后复发患者、外伤及全身疾病导致斜视等各类复杂斜视,能够为各种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承担各类复杂特殊类型斜视手术治疗。
(十)特色斜弱视训练治疗中心
设有斜弱视训练治疗中心,面积200平方米,拥有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等国内先进设备及软件,针对性训练治疗。
(十一)儿童视力检查
对低龄儿童及无法配合视力检查婴幼儿的选择性注视等视力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