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成立于1979年,第一任主任刘惠兰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刘惠兰教授带领下,肾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血液透析(1985年)、腹膜透析(1993年),和免疫吸附治疗技术(1999年),在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及心血管并发症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现任肾内科主任王英、副主任姚英,均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在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及血液净化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肾内科现有医师1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本科1人;主任医师2人;护士3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5人,护士2人;技师2人。肾内科由病房、透析中心、肾内科门诊组成。病房开放床位24张,可收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间质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进行临时和长期深静脉置管、肾穿刺活检术。血液透析中心成立于1985年1月,现有透析机50台,CRRT机3台,透析患者最长存活时间34年,最高龄透析患者96岁。年血液净化治疗量3万余人次,可进行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CRRT,腹水回输等,为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血透中心自成立以来,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使得本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并发症控制达标率高于北京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发布的平均标准。肾内科是首都医科大学肾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点,多年来培养了数十名肾脏病专业优秀人才;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及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理论授课和临床见实习带教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基地)学员的培训任务;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理论授课任务。科研方面,肾内科医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西城区科技新星项目、西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年基金等,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发表SCI论文近10篇;作为分中心,参与了DOPPS研究,BOCOM研究等多项国际、国内的多中心研究。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尿蛋白0.3g/天是存在蛋白尿吗,怎么治疗
2024.05.06
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0.3g/天,这个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存在蛋白尿,属于轻度蛋白尿,量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尿蛋白达到了0.3g/天,首先要确定引起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因为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相关的疾病只要能够伤到肾脏,就有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导致肾脏病的发生。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要先确定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可能要着重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狼疮性肾炎需要治疗狼疮。当患者的尿蛋白达到0.3g/天时,给予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如给予降压药,包括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这一类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此外,现在还有另一类药物可以选择,如SGLT2的抑制剂,也就是列净这一类的药物,也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杨冰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1.78万
53
肾到底在哪个位置,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2.04
肾脏是一个生活中总是被提及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伙,承担着人体内的重要任务——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平时说得这么多,你真的知道肾脏究竟藏在哪里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刷到我你可算是来着了。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809
11
肾病综合征没尿是不是就是尿毒症了,怎么办
2024.01.19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水肿比较严重,尿量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了少尿或者无尿的状态。少尿是指每24h<400ml尿量,而无尿是指24h<100ml的尿量。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达到无尿或者少尿的状态,并不是进入尿毒症期,血中的肌酐很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稍微高于正常范围。此时的治疗就需要进行机器来脱除水分的处理,也就是采用血液滤过或者普通的血液透析来进行脱水治疗,来代替肾脏排出水分的功能。使机体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得到明显的缓解。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水分和毒素在体内聚积,出现血中急剧升高的肌酐,也就是>707μmol/L。肾病综合征出现无尿状态,绝大多数是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尿毒症。
彭涛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7.40万
9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