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

科室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及河北分院肝胆外科组成,并形成一体化管理。肝胆外科现有医师17人,其中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3人。其中多名医师在国内学术团体担任重要学术任职,包括二级学会主委5人次、副主委4人次,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肝癌电子杂志》主编1人,中科院2区SCI《AnnalsofTranslationalMedicine》副主编1人。在人才荣誉称号方面,肝胆外科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及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同时科室在国际学术团体中有ENETSAdvisoryBoard委员1人。肝胆外科人才梯队完整,在行业内具有国内及国际影响力,能够有力引领学科不断进步。科室现开放床位37张,年平均手术量1000余台,鉴于肝胆手术的专业特点,肝胆外科手术主要以4级手术为主,占比达90%以上,联合脏器切除比例达30%以上,腔镜手术占60%以上,复杂性肝脏肿瘤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及联合多脏器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腹膜后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践行精准外科理念。积极推广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包括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更适合特殊部位肝胆肿瘤以及进展期胰腺恶性肿瘤治疗,强调围手术期管理,同时坚持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建立了肝癌MDT多学科治疗协作组,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治疗协作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协作治疗组,提高肿瘤诊疗的长期生存率。科室建立多个临床科研研究,包括:中央型肝癌联合放疗系列临床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研究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依托肿瘤医院的学科平台优势,肝胆外科在中央型肝癌联合放疗及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治疗策略,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治疗处于国内及国际前列,行成特色的诊疗技术与模式,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奖励,并在上述领域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疑难病诊治中心。科室始终重视科研与教学工作。近5年科研立项25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项,开展临床试验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82篇,IF大于10分共11篇。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SCI论文61篇,其中IF大于10分共9篇,2021年1月至今发表SCI18篇,其中IF大于10分共2篇。科室成员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言交流,牵头制定相关领域专家共识,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肝胆外科致力于肝胆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利用新媒体及网络平台,依托国家癌症中心,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系列-“中央型肝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引领中央型肝癌综合治疗的方向。依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华夏肿瘤高峰论坛”,论坛坚持院士领衔、中青年骨干主导,学术内容权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院士论坛,大咖讲坛,青年论坛,青年辩论赛,手术展播,MDT讨论,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基于在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影像超声的优势,举办了肝胆外科术中超声基础培训班、“融影随行”班及大师巡讲班数十期。牵头定期举办“蛇牌学院3D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技术培训班”、“蛇牌学院腹腔镜下肝切除应用技术动物实验中级班”、“腹腔镜超声引导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学习班”、“ISTICUSA学院肝胆外科精准手术治疗培训班”、“荧光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学习班”多期。创建个人公众号“宏光镜界”,打造肝胆外科线上专业教育品牌“腔腔三人行”,大医直播“毕生新语”,通过实战病例,以多学科讨论的形式阐述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等肝胆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推广肝胆肿瘤最新治疗理念及规范化MDT诊疗模式。培训学习从理论,手术展示,操作模拟,动物实验到实操训练,引领年轻一代肝胆外科医师成长,影响力巨大。肝胆外科继续发扬“精准肝胆外科”理念,多学科综合治疗平台优势,建成更具备影响力的“肝胆肿瘤疾病治疗中心”和国家级“肝胆肿瘤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凸显“国家队”本色。
详情

科室疾病

陈国际
主任医师乳腺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36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及个体化综合治疗,在乳腺癌的规范化根治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新辅助化疗、I期乳房再造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边志民
副主任医师综合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也擅长恶性肠梗阻、恶性胸腹腔积液等合并疾病的治疗,对于放化疗后及靶向和免疫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王之浩
主治医师肝胆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40
去咨询
擅长:擅长肝胆胰腺等腹部常见疾病,如胆结石,黄疸,小便发黄,面色发黄,肝囊肿,肝脏肿瘤,胆红素升高,梗阻性黄疸,肝腹水,肝硬化,肝脏钙化灶,胰腺肿瘤,肝脏肿瘤,胆管癌,口腔发苦,大便发白,腹部疼痛,肝区疼痛,胆囊息肉等肝胆胰腺腹部疾病的微创治疗。
万经海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博导
擅长:各种颅底(沟通)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胶质瘤、脑转移瘤、脊髓肿瘤等)、内镜手术治疗。
李学记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博士
擅长:个性化设计、实施高危疑难复杂的颅内肿瘤及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畸形手术、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救治上有较丰富的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女生取出24颗胆结石?胆结石需要手术吗?
2024.04.03
刚看到一条新闻,一位29岁的女生做手术,陆续取出来24颗的胆囊结石,快成一条手串了,听起来是不是挺可怕的。 胆囊结石其实非常多见,尤其在我们肝胆外科,数量可能会更多。那么胆囊结石一定要做手术吗?答案是否定的。 胆囊结石是发生于胆囊或胆囊管结石的一种疾病。对于比较小的结石,病人往往没有症状,不需要进行处理,只需要平时注意观察,定期的随访复查;对于比较大的一些结石往往会引起来消化道的不舒服症状,比如右上腹的闷胀不适、恶心呕吐、肩膀疼痛,还有可能会引起胆道梗阻、胆囊炎症,这种情况就一定要进行干预治疗,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要看情况而定。 如何来判断自己有没有胆囊结石呢?这就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专业的肝胆外科,听从医生的建议去做一些B超、CT、血常规、肝功,结合医生给予的查体来综合的判断是否有胆囊结石,然后给予正规的诊疗建议。
王之浩主治医师肝胆外科
13.52万
464
肝的韧带的日常养护和自测方法
2023.08.09
肝的韧带属于内脏韧带,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肝的韧带发生病变。 1、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冷刺激,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预防肝的韧带病变。 2、避免吸烟,以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危害肝的韧带健康。 3、平时注意保护腹部,避免摔倒或撞击,防止肝的韧带损伤。 4、如果患有肝炎或者其他器官炎症的患者,需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危害肝的韧带损伤。 肝的韧带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观察自身不适症状进行自测。一般肝的韧带病变有明显的肝区不适,还可能出现肝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张业繁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
11.41万
575
胃间质瘤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2024.04.29
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手术切除的范围,胃间质瘤手术病人可以恢复正常的时间则会非常不一样。如果局部的间质瘤较小,比如5cm以下,且长在胃的大弯侧。在切除以后,如果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后基本上2周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长的位置比较突出,如贲门或幽门,在手术以后,可能切除了贲门或者幽门,病人手术恢复的时间就较长,生活质量也受到一部分影响。如果胃间质瘤较大,如>5cm,或者病理结果有核分裂象>5的情况,则属于中危或中高危以上的胃间质瘤,在手术以后,还要进行口服药物的治疗。所以每个肿瘤不同的方式、部位和手术结果,都可能会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一般2周以后,基本能够恢复生活、饮食。
周东雷主任医师胃外科
9.55万
8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