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肝胆胰外科
中日友好医院

普外科·肝胆胰外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科室发展历程: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肝胆胰外科成立于2022年3月,是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的主体单位。科室依托中日友好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优势资源,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团队、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深入合作,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等多家移植中心形成优势资源互补,肝移植手术数量位居北京各大肝脏移植中心前四;同时常规开展各类复杂肝胆胰手术,致力应用腹腔镜、机器人等手术方式完成复杂手术,形成了微创肝胆胰外科特色诊疗模式;对于各类肝胆胰恶性肿瘤,科室秉持“以手术治疗为核心的转化、综合、全程治疗”的规范化理念,致力帮助实现肿瘤患者的最佳预后。科室人员构成: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护师13人。门诊、病房设置:住院病床共38张。其中A栋12楼东侧为肝脏移植/肝胆胰外科二部病房,A栋8楼东侧为肝胆胰外科二部二病区病房。诊疗设备介绍:科室拥有多台4K高清Storz、Olympus、迈瑞腹腔镜手术系统、高清胆道镜1台、术中超声及腹腔镜超声系统各1台,床旁超声系统1台,共享医院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科室诊疗特色:科室常规开展包简化式无缺血肝移植、跨血型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小儿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肝肺联合移植在内的各类移植术式,年均完成各类肝脏移植手术逾60例,完成世界首例简化式“无缺血”肝移植手术,首次将“无缺血”推广至长江以北;科室以机器人及腹腔镜微创肝胆胰手术为特色,年均完成各类微创及复杂开腹肝胆胰手术逾300例。科室在肝血管瘤领域积累了大量临床及科研经验,常规开展各类复杂微创肝血管瘤剥除术;科室是国际上最大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系统诊疗中心,创新性的提出了“干扰素+靶向+化疗”的综合药物治疗模式,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建立了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优势诊治体系;科室在以手术为核心的各类肝胆胰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将外科手术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及放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术手段相结合,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临床疗效显著。科室教学情况: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任务。院内位置:科室门诊位于中日友好医院本部B栋门诊楼3层普通外科门诊,住院病房位于A栋住院楼12层东侧。科室电话:护士站:010-84205528
详情

科室疾病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29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男性乳房肥大以及乳腺相关疾病。
司爽
副主任医师普外科·肝胆胰外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包括肝癌,胰腺癌,胆道癌,壶腹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血管瘤,胰腺囊腺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瘤,胆囊腺肌症等疾患,注重循证诊治理念和诊疗的规范化;擅长肝胆胰肿瘤的全程管理和个体化治疗,针对无法切除的中晚期肝胆胰肿瘤,开展了包括手术、化疗、靶向、免疫在内的综合治疗,为患者争取最好的预后,部分患者已获得长期生存;擅长以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技术。
刘笑雷
副主任医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2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肝血管瘤、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等疾病的诊治。
徐力
副主任医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2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疾病;原发/继发性肝癌,胰腺癌等肝胆胰肿瘤的综合治疗。
黄笳
主治医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210
去咨询
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如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恶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胆囊炎、肝炎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2017.10.12
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根据病例回顾性报告,早期胆囊癌患者,如T1期长期的生存率是85%-100%左右,只有比例不到10%的病例是早期病变,意味着其他胆囊癌患者,多数在诊断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因此在手术前对胆囊癌的分期极其重要,可结合术前B超、CT或核磁检查来进行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必要时用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也可完成分期,这样可排除一部分局部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胆囊癌,免受开刀之苦。远处转移的风险随着胆囊的T分期增加而增加,一般来说,胆囊癌的切除方式有单纯的胆囊切除,适用于非常早期,如原位癌切除。胆囊癌加部分肝楔形切除、胆囊癌加肝三叶切除,两个肝段切除以及采用胆囊联合肝切除,对分期较晚的胆囊癌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手术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胆囊癌的分期。
播放语音
周文颖主治医师普外科·肝胆胰外科
18.45万
54
胆结石的成分
2024.05.20
胆结石的形成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了解胆结石的成分及其形成的原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是胆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的比例失调有一定的关系。当胆固醇在胆汁中过饱和时,就会析出结晶,并且逐渐聚集成为结石。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比如动物的内脏、蛋黄等,以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2、胆色素结石:其主要由胆色素构成,它的形成通常与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等原因有关。细菌感染会改变胆汁成分,使其中的胆色素沉积并形成结石。因此预防胆道感染需保持胆道的通畅和清洁,这是预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措施;3、钙盐结石:其在胆结石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它的形成与饮食习惯和体内钙的代谢有关。当摄入过多的钙质或者是钙代谢异常都有可能导致钙盐结石的形成。因此在补钙时要注意适量,应避免过度摄入。防止胆结石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还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蔬菜、水果等,这样有助于促进胆汁的排泄和减少胆石的形成。其次,要积极地治疗胆道感染和其他的胆道疾病,避免病情恶化导致结石增多或者逐渐形成。对于已经形成的结石,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积极就医,能够及时解除病痛。
张晓主任医师肝胆胰腺外科
15.68万
45
肝癌有良性和恶性吗
2024.05.15
肝癌不分良性、恶性,肝癌就说明已经是恶性。肝脏上常见的良性疾病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以及腺瘤等,而恶性的肝癌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从病理类型又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性肝癌,其中肝细胞癌占85%-90%以上,继发性肝癌来源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其他部位如肺、乳腺、骨以及甲状腺,这些部位的肿瘤,包括肾也可以转移到肝脏,这就属于继发性肝癌。
张磊副主任医师肝脏外科
16.92万
8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