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中心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8位医生
科室介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中心:
1、科室简介
介入科现为“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全国仅50家)和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局授予的临床药物实验基地(GCP)、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国家卫健委介入诊疗专家组成员单位并参与制定了《卫生部(现卫健委)外周介入诊疗规范》《卫生部(现卫健委)神经介入诊疗规范》《卫生部(现卫健委)综合介入诊疗规范》,同时参与制定肝癌、肝硬化介入诊疗指南等的编写;是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影像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影像工程中心、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现有医护技师28人,其中医师8人,其中博导1人,博士2人,硕博比例达90%;高级职称7人名,高级职称比例达70%。拥有全省唯一的杂交手术室1个,独立的专用介入手术室面积达1000m2,大平板DSA6台、专用CT机1台,以及血液回输机、体外循环机、微创显微镜、麻醉机等一批先进设备;并配有高水平的麻醉团队率先为急诊重症患者的介入诊疗保驾护航,为择期及普通患者提供“无痛介入”。
介入科被誉为中国介入的发源地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介入诊疗工作,1982年就受卫生部(卫健委前身)的委托,率先举办全国性的介入学习班,为全国各地包括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培养了160余名介入医学工作者。他们大多成为我国介入医学的先驱和骨干,乃至国内外知名的介入医学专家。
率先在省内外开展肝硬化、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有脑缺血疾病、胸腹主动脉瘤、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等30余项介入诊疗新技术;每年完成介入微创手术一万余台,其中三级、四级手术超过7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国家标准;接受省内外各级医院的疑难病例会诊,年会诊疑难病例达500余人次,辐射范围包括四川、重庆、广西、云南、湖南等10余省市自治区以及省内多家县级基层医院,为当地介入工作者解决介入治疗难题、传授介入治疗经验。
介入科是贵州省本科教学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2等奖1项,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贵州省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多项奖项;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贵州省125重大项目、2011协同创新计划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专著8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特色医疗
长期从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及医学影像图像融合、处理,介入耗材3D打印的研发及临床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对疾病影像进行早期诊断、健康大数据标准的制定、大数据挖掘等的研发。
诊疗疾病包括:
(一)头颈部疾病:
1、颅内动脉瘤;
2、脑动静脉畸形;
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4、硬脑膜动静脉瘘;
5、脊髓血管畸形;
6、急性脑梗死;
7、颈动脉狭窄;
8、椎动脉狭窄;
9、锁骨下动脉狭窄、盗血;
10、颜面部血管瘤;
11、鼻咽部肿瘤、血管瘤。
(二)胸部疾病:
1、肺癌;
2、咯血;
3、恶性气道狭窄及气道瘘;
4、食管狭窄及食管瘘;
5、食管癌;
6、肺动静脉畸形;
7、肺栓塞;
8、主动脉夹层;
9、胸主动脉瘤;
10、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1、气胸;
12、胸腔积液;
13、肺脓肿与脓胸。
(三)腹部疾病:
1、肝癌;
2、转移性肝癌;
3、肝血管瘤;
4、肝脓肿;
5、肝硬化;
6、布加氏综合征;
7、梗阻性黄疸;
8、脾大、脾功能亢进;
9、肝、脾、肾挫伤;
10、肝囊肿;
11、消化道出血;
12、急、慢性肠系膜缺血;
13、胃肠道梗阻;
14、胃癌;
15、胰腺癌;
16、胆管癌;
17、腹主动脉瘤;
18、腹腔脓肿。
(四)泌尿生殖系统及盆腔疾病:
1、肾癌;
2、肾动脉狭窄;
3、肾囊肿;
4、肾积水;
5、前列腺增生;
6、前列腺癌;
7、膀胱癌;
8、盆腔出血;
9、产科出血;
10、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
11、妇科盆腔恶性肿瘤;
12、精索静脉曲张;
13、血管性阳萎、异常勃起;
14、盆腔脓肿。
(五)脊柱四肢疾病:
1、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2、下肢深静脉血栓;
3、肢体血管瘤;
4、四肢血管畸形;
5、下肢静脉曲张;
6、四肢血管创伤;
7、四肢血管急性栓塞;
8、原发性及转移性骨肿瘤;
9、椎体原发性及转移性骨肿瘤;
10、椎体骨折及骨质疏松。
(六)肿瘤综合治疗:
1、胃造瘘;
2、空肠营养管;
3、静脉输液港;
4、肿瘤生物靶向治疗;
5、肿瘤消融治疗。
3、科室照片
(1)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室擅长
脑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