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自1954年建院即成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新疆地区首屈一指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中心。科室现分胃肠、肝胆两个病区,共有床位76张。在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丁永年教授的带领下,拥有一支以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为主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结构合理的医疗梯队。医师10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2名,硕士生导师3名,护理队伍19人,其中主管护理师6人,护理师5人,护士8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消化专业认证科室,经过GCP培训的医务人员20名,设有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并常年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做为科室的业务顾问,参加查房和坐诊。消化内科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点培育科室,获新疆消化病学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管疾病规范治疗联盟副组长单位。消化内科胃肠病区对各类胃炎、肠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肿瘤、急慢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的抢救及治疗,对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原发性腹膜炎,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性脑病及消化道、肝胆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消化系统的疑难杂症方面有着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及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消化道疾病介入治疗方面,有一定特色。开展了各种实体瘤的导管介入治疗、食道、胆道梗阻、狭窄的球囊扩张术及内支架成形术、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支架成形术,各种实体瘤的穿刺活检术。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对各种中毒性疾病、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等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能力。并且几十年来,还在社区及基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积极作用。消化内科肝病病区对于脂肪肝、酒精肝、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各期、肝硬化以及各种类型的腹水、胸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发热性疾病,各种类型的腹泻等其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完成肝脏等组织的穿刺活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病理学的依据,为更好的治疗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危急重症疾病的抢救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反应及抢救治疗能力。
详情

科室疾病

丁永年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包括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疾病、肠道疾病等,尤其是消化道系统肿瘤的介入治疗,各种血管内、造内支架成形术。现任中华医学会新疆消化分会常委。
钱兆焕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包括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疾病、肠道疾病,尤其是肝病的诊治,包括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
范桂君
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危重病,包括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现任中华医学会新疆分会会员。
蒋莹
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乙丙型肝炎、脂肪肝及慢性肠炎的诊治。
阿依吐拉
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擅长:诊治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疑难病,尤其是各种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痢疾、伤寒、流脑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胰腺炎抽血查什么项目
2024.05.16
胰腺炎分成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我们大多数碰到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抽血检查项目还要分成在急性期的检查项目,以及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1、急性期的检查项目: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时,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脂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检查、肿瘤指标检查,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最常见的3大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以及暴饮暴食相关性;2、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过程当中,最主要是检查炎症情况、肝功能情况恢复得如何。一般急性胰腺炎经过治疗后如果好转,会过2-4周再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高脂血症性的胰腺炎,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般过2-4周要重新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以了解恢复情况、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所以,胰腺炎抽血的检查项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一些不同的检查,具体还是要去消化内科的专病门诊看一下。
李均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7.46万
81
查血可以查出幽门螺杆菌吗,首选方法是什么
2024.05.10
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目前非侵入性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在上述方法中,查血监测幽脉螺杆菌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虽然血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感染,或者活动性幽门螺杆菌,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查血并不是首选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尿素呼气试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国际上监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对于诊断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谦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9.97万
61
长期便秘为什么易发生大肠癌
2024.04.29
便秘和大肠癌直接的相关性,目前还没有一些明确依据,但是长期便秘,大便容易积存在直肠膨大的地方,大便排出不畅的时候,大便中的一些毒素会对对肠黏膜产生刺激,长期的刺激可能会使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报道,便秘患者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高于没有便秘的患者,直肠息肉尤其是一些腺瘤性息肉,尤其是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癌变几率。
张晓梅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8.09万
3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