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普洱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普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普洱市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发展迅速,拥有一支具有专业特长,不断在学术上和技术上拓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护队伍。现有1个病区,共设病床49张。目前全科共有医生14名,其中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有1名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其中3名医学硕士研究生,其余均为大学本科毕业。护理人员2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士21人。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多人被派往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多家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历年均有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发表,获市级科技成果多项。病房严格实行3级医生查房制度,做到患者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最大限度的缩短了诊疗周期,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周一至周五均有专科门诊,周一至周日都进行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消化内科承担着食管、胃、肠、肝、胆囊、胰腺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拥有市内一流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施。多年来诊治了大量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形成了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及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腹泻、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征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治规范,在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院消化内科瞄准国内外消化领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开拓创新,开展内镜诊疗新技术,创建了消化专科特色,救治了众多重危病人。消化内科拥有设施完备的内窥镜室,拥有日本进口的国内领先的具有放大电子染色功能的290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结肠镜,拥有2套高频电切工作站、胃石切割碎石器及折角篮型(超弹4丝)取石网篮、COOK多连发套扎器等设备。具有全市最先进的消化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水平。微创技术的兴起使治疗性消化内镜技术在我院迅猛发展,近年来我科先后开展了下列消化内镜治疗技术:(1)食管狭窄:食管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这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可有效解除食管疤痕挛缩、食管肿瘤等引起的吞咽困难;(2)消化道出血:局部喷洒和注射止血药物、高频电凝、钛夹止血等疗法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3)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使食管、胃及结肠息肉患者免除手术之苦;(4)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异物取出术使患者避免开刀之痛;(5)胃石症:开展胃镜下介导器械碎石术使患者避免开刀之烦恼;(6)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7)消化道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最佳方法之一。这些微创技术的开展,不但避免了患者开刀手术之苦,而且缩短了病人的就医时间,见效快、费用低,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消化内科联系电话:0879--216640消化内科胃肠镜检查室联系电话:0879--2888963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胰腺炎抽血查什么项目
2024.05.16
胰腺炎分成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我们大多数碰到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抽血检查项目还要分成在急性期的检查项目,以及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1、急性期的检查项目: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时,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脂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检查、肿瘤指标检查,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最常见的3大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以及暴饮暴食相关性;2、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过程当中,最主要是检查炎症情况、肝功能情况恢复得如何。一般急性胰腺炎经过治疗后如果好转,会过2-4周再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高脂血症性的胰腺炎,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般过2-4周要重新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以了解恢复情况、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所以,胰腺炎抽血的检查项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一些不同的检查,具体还是要去消化内科的专病门诊看一下。
李均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7.46万
81
查血可以查出幽门螺杆菌吗,首选方法是什么
2024.05.10
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目前非侵入性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在上述方法中,查血监测幽脉螺杆菌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虽然血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感染,或者活动性幽门螺杆菌,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查血并不是首选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尿素呼气试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国际上监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对于诊断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谦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9.97万
61
长期便秘为什么易发生大肠癌
2024.04.29
便秘和大肠癌直接的相关性,目前还没有一些明确依据,但是长期便秘,大便容易积存在直肠膨大的地方,大便排出不畅的时候,大便中的一些毒素会对对肠黏膜产生刺激,长期的刺激可能会使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报道,便秘患者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高于没有便秘的患者,直肠息肉尤其是一些腺瘤性息肉,尤其是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癌变几率。
张晓梅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8.09万
3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