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

科室简介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是深圳市唯一获得国家卫健委“肝脏移植资质”的科室,于2020年获批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共有医师11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6名,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院校包括韩国首尔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已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技术优势突出、人才梯队完备的肝脏外科中心。肝病科常规开展改良背驼式肝移植、非转流原位经典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成人间亲体肝移植、小儿亲体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等多种术式,创造了多个国内外肝移植纪录:完成世界首例HIV合并乙肝肝昏迷患者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世界首例服用毒木耳产生米酵菌酸导致多脏器衰竭通过肝移植成功救治病例;肝昏迷6天肝移植术后成功苏醒病例;深圳市最大年龄(76岁)受者肝移植;广东省最大体积肝癌肝移植;深圳市首例再次肝移植;深圳市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同时开展各种高难度的肝胆胰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手术,包括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脾切断流及分流手术、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肝胆肿瘤扩大根治术、ALPPS、自体肝移植等高难度手术。参与建立了深圳市肝脏疾病多学科诊疗联盟,联盟单位覆盖深圳、东莞、惠州、汕头等地区。以此为基础,建立以基因诊断为导向的肝癌精准诊疗与大数据共享平台,目前是CSCO中国特色癌种基因大数据项目合作中心,可以为患者及时提供精准治疗方案,实现肝病优势学科和医教研资源共享。此外,经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科室发起建立了“粤港儿童先天性肝脏疾病一体化诊疗联盟”,希望造福广大患儿。肝病科参与建立南方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是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授权招生专业及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新发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新发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4项,973项目子课题、十一五、十二五重大课题支撑计划子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进行肝胆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开展临床肝胆疾病新项目和新术式;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肝癌疗效;肝癌术后肿瘤复发、早期诊断和干预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及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移植器官无人机数字化转运和维护平台;人源化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应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难治性并发症的应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建成专业突出、技术一流的肝脏外科诊治和研究中心,建立了深圳市肝脏疾病外科一体化诊疗平台,从各类肝病的免疫调节生物治疗,肝癌的手术切除、消融、介入,再到终末期患者肝移植,为患者提供先进、全面的各类诊疗手段,全方位解决疑难肝病诊治。逐步形成了以“肝胆胰肿瘤多学科精准诊治”、“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随访及并发症治疗”、“肝移植重症感染诊疗”、“干细胞在肝胆胰疾病转化应用”等各具特色的专科诊疗方向。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检查提示有“肝内钙化灶”,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4.02.05
肝脏,这个重要的器官,在我们的身体中承担着许多关键的生理功能。但有时候,肝脏也会在我们的体检报告中留下一些“耐人询问”的痕迹——肝内钙化灶。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张勇主任医师肝胆外科
4319
58
肝功三项报告:轻松解读肝脏“晴雨表”
2024.02.04
有不少人体检之后问我,肝功三项是什么意思,怎么看是不是正常呢?其实想读懂这三个指标并不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4567
88
有乙肝就办不了健康证吗
2024.02.02
乙肝和健康证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即办健康证时,不查乙肝,但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乙肝患者办不了健康证。健康证是为从事特殊行业的,如餐饮行业的人群,为防止潜在对就餐人员产生疾病传播而设立的证明。即部分传染性疾病患者不能从事餐饮相关行业,如结核患者,还有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这些人员不适合从事餐饮行业。乙肝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密切接触和粪口途径传播,所以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办理健康证明。但健康证的查体要求里有转氨酶不能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通常情况下不能>80U/L或100U/L的水平。所以如果乙肝患者有乙肝的情况,而且是活动性乙肝,转氨酶超过2倍的正常值上限,这种情况办理不了健康证。但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办理健康证明没有任何阻碍,因为乙肝根本不通过接触传播。所以乙肝患者人群从事餐饮行业,也不会造成乙肝传播,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办理健康证明。
吴韶飞副主任医师肝病科
13.98万
6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