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
重庆市中医院

内分泌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在江北区南桥寺院部、渝中区道门口院部均设有科室:江北区南桥寺院部一、科室简介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于2009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现开放床位66张,开设名老中医门诊(名医馆)、糖尿病慢病、肥胖与营养联合MDT、甲状腺、生长发育、糖尿病足病等特色专科及专病门诊,设有糖尿病筛查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等功能性服务区域。科室医疗设施完善、配套齐全,设备总值约512.24万元,中医专科设备总值约59.73万元。科室人才结构合理,现有医护人员52名,硕博士19人;高级职称8人,中医职称31人;拥有首届全国名中医、重庆市名中医、重庆首席医学专家1名,重庆市青年名中医2名,江北英才1名;中医执业医师占比72%。科室近三年派出进修10人,接受进修16人,承担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及硕博士带教工作。聘请客座教授2名,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展开深入合作交流;对口帮扶合川区中医院,开州中医院,南川中医院等10余家医院;主办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及专业学术会议20余场。二、就医环境及文化建设内分泌科住院病区及门诊中医特色突出、氛围浓厚,录制八段锦、健身操及符合专科特点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宣传视频,在候诊区域循环播放,病区设有便民爱心角落,提供雨伞、轮椅共病患使用。科室多名专家受邀录制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才有戏》、《名中医到社区》等中医健康养生节目,多次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演讲及义诊活动,参加重庆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节等,为广大社会群众科普中医知识。科室现有微信公众号“西俭医话”和“消渴病友俱乐部”,主要负责中医药特色科普宣传及学术交流,总阅览量现已达几十万,社会反响良好。同时,科室注重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精神文明建设,每年开展糖友联欢会,病区内设立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三、专业技术能力内分泌科近3年累计门诊量近28万人次,收治患者8000余人次,对于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16种,开展的病区双C技术(胰岛素泵CSⅡ联合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强化控制血糖、“超声‘高纯黄马酊’刀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超声水刀清创术(UD)”等医疗技术居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逐步完善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势病种服务量逐年上升。积极挖掘、传承名中医经验,申报研发脾瘅合剂、消瘅合剂等院内非标制剂8种,基本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院内制剂一体化药物应用体系。科室积极承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院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等危急重症医疗救治。同时,科室中西医结合诊治特色明显,疗效突出,受到同行认同、病人赞誉,诊治的多例内分泌疑难病如重症糖尿病足、低钠血症、垂体瘤、性腺发育延迟等病例疗效显著,典型病例在重庆市内分泌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大会发言并发表相关论文。科室目前在研省部级课题8项,结题11项(其中国家级2项),近三年发表国际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8篇,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29篇,其他期刊17篇,著作3部。获国家级科研成果7项,市级科研成果1项。中西医结合诊治病种特色:代谢疾病: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症;各种代谢性疾病导致的骨关节疼痛;肥胖症;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微量元素增多或缺乏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肿);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垂体瘤所致激素紊乱(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尿崩症;青春期、更年期前后性激素紊乱疾病等。渝中区道门口院部内分泌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西医并重防治内分泌疾病的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百佳民心科室,设有市级“西俭脉法”技能大师传承工作室,开设床位50张,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各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组由1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4名护士组成,其中糖尿病专科护士4名,ICU专科护士1名,伤口专科护士1名,中医特色治疗护士3名。诊疗范围:(1)糖尿病相关疾病:糖尿病及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与勃起功能障碍;(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各种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术后管理等;(3)其他代谢性疾病:肥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质疏松、佝偻病等;(4)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意外瘤等;(5)性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紊乱、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男性性功能障碍、内分泌性痤疮及脱发等;(6)垂体性疾病:垂体瘤、高泌乳素血症及泌乳素瘤、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7)其他:低血糖、甲状旁腺疾病、生长发育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胰岛素泵管理血糖、糖尿病的慢病管理及糖尿病足综合救治与预防、中医药调控血糖、甲状腺结节中药内服外治是科室的诊疗特色。科室定期为患者进行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患教讲座,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并建立健康档案,形成有特色的慢病管理系统。康复治疗组开展甲状腺结节外治术、中医减肥、针灸(黄帝九针、龟鹤针法)、多囊卵巢综合征“四位一体”疗法、火疗圣手功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三九贴、三伏贴、督灸、三角灸、经络刮痧、养颜祛斑等。
详情

科室疾病

张传清
主任中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重庆市中医院
¥5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甲状腺疾病、月经病)、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冠心病、心肌病、泌尿系疾病、结石病、类风湿病、口腔溃疡、鼻炎、咽炎,小儿呼吸、消化疾病等。甲状腺瘤、肺部瘤、肺结节、胃部瘤、食道瘤、肝部瘤。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脑梗塞、慢性前列腺疾病。
陈中沛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重庆市中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痛风、高胰岛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失调、肥胖、内分泌相关肿瘤等,对失眠、小儿多动症、结节性疾病也颇有研究。
刘琼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重庆市中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等。
崔春风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重庆市中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减、围绝经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耳鸣、痛风、痤疮、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症、黄褐斑和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代谢综合症等。
谭明红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重庆市中医院
擅长:代谢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经验丰富,对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女性内分泌疾病颇有心得,擅长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症。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更年期综合征自然疗法是什么
2023.12.21
更年期属于女性特殊阶段,更年期综合征自然疗法指不依赖药物,通过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进行干预,有利于顺利度过更年期,常见措施如下:1、充足睡眠:女性需保证充足睡眠,且生活规律,避免熬夜;2、调整心态:建议女性保持乐观心情,应了解更年期属于自然生理过程,调整心态,保持愉快心情平和面对,避免过度紧张。同时女性应学会面对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学会心理调节,放松自我,如培养兴趣爱好,使得生活充满乐趣,听舒缓音乐放松心情;3、坚持适当运动:女性可以通过适当身体锻炼,减缓体力下降,有充足精力和体力投入工作,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4、食疗方法:女性可以采取食疗,帮助改善心情,促进睡眠,如百合、西芹、桂圆、大枣以及酸枣仁等;5、补钙:需要适当晒太阳,食用骨头汤、虾皮帮助补钙,预防骨质疏松;6、理疗:女性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拔罐、刮痧等自我保健方法,改善更年期相关症状,穴位包括涌泉穴、太冲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等。
赵林华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12.27万
44
糖尿病适合吃哪种六味地黄丸
2023.11.13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不含糖的六味地黄丸,如六味地黄胶囊、六味地黄颗粒剂、六味地黄浓缩丸,都不含有糖的制剂,但是六味地黄大蜜丸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因为里面含有蜜,蜜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六味地黄丸是滋肾阴的药物,有治疗腰膝酸软、腰疼乏力、肾虚的作用,没有上火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如果合并口干、舌燥、舌苔黄厚腻、大便干燥、眼睛分泌物多、耳朵痒、耳朵分泌物多等湿热症状时,不适合吃六味地黄丸,因为会加重上火症状。此时适合吃知柏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因此不同症状的糖尿病患者,适合吃的地黄丸类药物不一样,如果拿捏不准,可以到医院让医生把脉、看舌苔,判断更适合吃哪种地黄丸。
卫兰香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10.93万
97
糖尿病病人能吃阿胶吗
2023.10.23
糖尿病人可以吃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血虚诸症、出血症等情况。 1、血虚:阿胶是补血药,用于治疗多种血虚证候,尤其是治疗出血导致的血虚效果较好。 2、出血症:阿胶味甘质黏,是止血的要药,可以单味药应用,也可以和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3、其他方面:主要治疗肺阴虚的燥咳,还可以治疗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可以食用阿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入汤剂的时候应烊化冲服。另外还要注意本品黏腻,可能有碍于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
张传英主治医师内分泌科
4358
167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