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感染科(原传染科))始建于1957年,由全国知名传染病学专家钱悳、刘约翰、王其南等教授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来渝组建。经过六十多年建设发展,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及重要学术地位的全国知名学科,是我国传染病学(感染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感染科承担了重庆市历次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主要的临床救治工作,救治专家组组长和主要顾问也均由我科专家担任。感染科是首批传染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仅2个)、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批传染病学硕士和博士授予点、首批抗感染和寄生虫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以及西部地区首个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研究所、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诊治中心”。连续入选复旦传染感染学科排行榜提名。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第26名,位居重庆第一。2019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感染病科)位居全国第五,重庆第一位。2022年中国医院感染病学科论文影响力排名第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在复杂感染性疾病诊断、重症感染救治、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寄生虫病诊治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各种其他肝病的诊治能力居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建立了突发传染病应急预警和救治、不明原因发热、传染病和重症感染性疾病、感染病及医院感染(传染病ICU)、病毒性肝炎和肝衰竭、寄生虫病等为特色的6个亚专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共10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专职B超医师2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2名,三分之二以上医生有海外学习或进修经历。在全国和地区具备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良好的学术声誉。科室教授曾先后担任上海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实用内科学》主编、人卫社教材《传染病学》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主编、副主编、编委,中央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临床组组长。学科教授学术兼职先后担任中华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细菌与耐药防治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传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传染病学学会主任委员等、重庆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等。开设特需门诊、专家门诊、爱心护肝门诊、发热待查等专病门诊。设有独立的彩超室和肝硬度、脂肪含量检查室。配备最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法国E-TEST肝纤维化检测仪,FibroScan肝脏脂肪变性定量诊断技术(CAP)的肝脏硬度及脂肪变定量检测设备),为肝病患者提供了无创、准确评估肝脏脂肪性变的程度、肝脏炎症程度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像学检查。开展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高精度检测、肝组织穿刺活检、多重耐药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寄生虫鉴定等特色新技术。感染科编制床位72张,分为感染一病区、感染二病区和肝病区。感染科附属传染病寄生虫病研究所,从80年代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强化细菌检测和耐药研究,指导区域性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仪器设备专业、齐全、先进。普通、超低温冰箱,一般培养箱和二氧化碳培养箱、普通和低温离心机、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制冰机、ATB鉴定仪、干燥箱、多功能读数仪等,能够满足临床和科研所需。2007年在重庆市率先建立P2生物安全实验室,配备最先进的核酸测序仪、荧光定量PCR、基于16SrRNA检测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分子检验(MALDI-TOFMS技术)等诊断设备,组成先进的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平台;实验室可开展甲乙流检测。2001年开始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自2021年起,感染病学科开设临床思维大讲堂(每月一次),加强对年轻医生临床思维培养。并与华山医院、协和医院,浙大一院建立广泛的联系。优势特色病种:一、感染性疾病:1、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和治疗;2、脓毒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治疗;3、结核性脑膜炎、新隐球菌、化脓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难治性多重耐药菌社区/医院获得性感染治疗;5、各种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6、不明原因重症肺炎及呼吸衰竭治疗;7、感染性心内膜炎;8、感染性腹泻;9、气性坏疽等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10、各种寄生虫病二、肝脏疾病:1、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2、肝衰竭、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各种疑难危重肝病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4、急性妊娠脂肪肝和妊娠相关性肝病感染科门诊联系电话:89012231.感染科官方网址:https://www.hospital-cqmu.com/department_grk/
详情

科室疾病

李用国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博导
教授
西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4名
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对布鲁氏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的诊治造诣深。
黄文祥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西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4名
擅长:感染病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擅长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腹泻和黄疸等疑难病的诊治,对乙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
秦波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博士
博导
西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4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衰竭等各种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邹启园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西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4名
擅长:不明原因发热、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性病、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妊娠合并肝炎、妊娠脂肪肝,以及各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贾蓓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西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4名
擅长:发热、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黄疸,以及尿路感染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乙肝弱阳性
2024.05.10
乙肝弱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量不高或者在检测边界值上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为详细地检查,比如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感染或者是病毒的复制。如果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五项和病毒DNA载量都是阴性的,就有可能是由于检测误差而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如果乙肝五项阳性而病毒DNA是阴性,表明病毒虽然存在,但复制活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采取抗病毒治疗。相反,如果病毒DNA载量也是阳性,不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都表明病毒正在复制。此时就要进行更全面地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肝脏的损伤。因此在处理乙肝弱阳性结果时应当谨慎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监测或者是治疗方案。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19万
16
合并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艾滋病吗
2024.04.29
合并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不是艾滋病,只是同时感染2种肝炎病毒,即称为重叠感染,而艾滋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因为传播途径不一样,在同性恋或静脉吸毒人群中,合并丙肝的感染率很高,部分地区可以达到70%,同时也可以合并乙肝。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病毒性疾病但治疗方案不太一样,乙肝与丙肝可以用干扰素、小分子药物或核苷类药物来治疗。丙肝目前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也较好。艾滋病治疗需要多种抗病毒药同时使用,而且需要长期进行。
陆海英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10.54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