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从1996年发展至今,已成为广东省内、番禺区内具有影响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临床科室,是番禺区卫生系统重点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主委单位(2017年至今),2021年1月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科)认证。在抗击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室获得的殊荣1、2020年评为广州市番禺区重点学科2、2011年开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医院3、2017年至今为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主委单位4、2021年1月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科)认证5、广州市呼吸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6、广州市医学会睡眠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总体情况1、科室构成呼吸内科共有医疗和科研用地约1500平方米,包括住院部、呼吸诊疗中心、临床药物试验室和健康教育室,呼吸诊疗中心包括门诊诊室、肺功能室、气管镜室、内科胸腔镜检查室、咳嗽实验室和雾化室。拥有多台肺功能仪、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奥林巴斯支气管镜和内科胸腔镜、有创和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吸氧仪、排痰机等先进设备。科室核定病床57张,其中6张为重症监护病床。2、技术力量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3名,其中包括医生共20名,其中正高3人、副高8人、主治4人、住院医师5人,高级职称超过50%。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在读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5%;包括护理人员2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本科学历16人。呼吸内科医护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人才队伍。科室科教研情况(一)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科室连续举办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广州市番禺区呼吸与危重症疾病新技术临床应用学习班),该学习班均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相关培训班,接受培训医务人员总计超过1000人次;举办国家级学习班1次,举办省级基层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研讨班1次。(二)科研情况科室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番禺区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2017年顺利获得呼吸专业GCP认定资格,先后承担药物临床试验10余项。近3年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三)教学情况本科室长年承担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科大学、广东医学院本科生实习及见习等工作,并接收番禺区基层医院医师进修培训工作,承担番禺区新毕业生培训教学任务,曾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协同基地承担规培医师培训工作,为省内外培养了大批高级医学人才。科主任李寅环主任医师,作为广州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赣南医学院内科学兼职副教授,对下级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生培训,促进科室人员进修和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其他导师一起共同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科内多名医师被评为优秀实习带教老师称号。专科特色(一)亚专科门诊我科门诊设置呼吸科亚专科特色门诊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慢阻肺、哮喘、支扩等)综合诊治,肺部肿瘤、气管镜检查及呼吸道介入治疗(内科胸腔镜)、呼吸危重症和重症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肺动脉栓塞)、戒烟门诊等。(二)专科特定病种及特色技术1、对慢性气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肺心病、慢性咳嗽等的规范化诊疗、群防群治方面属番禺区内主导地位。2、对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尤其是机械通气(包括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的应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3、对肺部弥漫性疾病,包括肺部感染性疾病,如各种原因肺炎、尤其是难治性或重症肺炎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4、开展无痛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技术及呼吸道介入治疗,包括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狭窄、氩气刀治疗肉芽组织等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等技术均处于区内领先水平。5、开展的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确诊率高达95%,属于国内先进水平。6、对于肺动脉栓塞的预防、早诊早治和救治高危肺栓塞患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7、对少见病和罕见病如奴卡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布鲁氏杆菌病、猪链球菌败血症、结节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肺郎格罕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等诊治有一定造诣。技术领先情况1、经气管镜诊治技术:我科已开展无痛气管镜检查以提高病人检查耐受性及舒适度。并开展经支气管镜粘膜活检(TBB)、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TBLB)、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TBNA)、支气管肺泡灌洗/全肺灌洗术(BAL)、气道异物钳取术、床旁气管镜应用于危重病人诊治、支气管镜下气道良恶性狭窄的诊疗技术如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氩等离子体凝固(APC)、电烧灼治疗、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内球囊扩张术等。2、内科胸腔镜检查3、经CT/B超引导下经皮肺/胸膜活检术4、全面开展肺功能检查:包括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阻力测定、肺弥散功能测定、残气容积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等。5、无创正压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呼吸衰竭。6、气道炎症相关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FnNO、CaNO)测定和诱导痰检查。科室服务宗旨同呼吸,共命运!呼吸内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用心诊治每一位患者,使每一位患者都能恢复“自由呼吸”。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和IgM是什么
2024.05.16
人体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免疫系统就会作出反应,在血清中会出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和特异性IgG抗体。特异性的IgM抗体通常出现在感染的早期,而在感染的中晚期就会消失。而特异性的IgG抗体出现会晚于IgM抗体,通常出现在感染的中晚期,并且在感染的恢复期也会持续存在。抗体的出现说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至于这个感染是既往感染还是目前存在感染的急性期,抗体阳性的不同,抗体的变化会解答。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阳性,就可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者是特异性IgG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也说明患者存在急性感染。如果是IgG抗体持续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滴度又没有变化,可以考虑为患者既往的感染。
张鸿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3.21万
54
新冠抗体和核酸检测的区别是什么
2024.04.29
新冠抗体和核酸检测的区别在于取样的方式不同、阳性结果代表的意义不同等:1、取样方式不同:抗体检测只能通过抽血来进行,而核酸检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咽拭子,还有鼻拭子、肛拭子、痰液、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大便检测等。只要在这些标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就可以明确诊断;2、阳性结果代表的意义不同:有没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存在,各自的意义有所不同。核酸检测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新冠病毒,即感染者,它不会出现假阳性,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原因可能是标本采集方式不当或患者病毒浓度较低。抗体检测阳性则表示患者已经产生了抗体,处于疾病的好转期或抗中期,患者已经体内有了抗体来进行清除病毒,这个过程。也可能是患者核酸阴性、抗体阳性,说明患者已经治愈并对新型冠状病毒产生了免疫力。此外如果接种了疫苗并产生了抗体,阳性和阴性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临床中患者可能有一些自身免疫病,会与新冠抗体出现交叉,出现假阳性。总之以上是它们的大致区别。
王新霞主任医师呼吸内科
12.08万
81
新冠病毒IgG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2024.04.29
新冠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通常是通过血清学的检查。当测定新型冠状病毒IgG血清抗体是阴性,通常还要结合核酸检测、血清抗体IgM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才能分析判断IgG抗体检测阴性的含义,具体如下:1、核酸检测为阳性、血清抗体IgM检测阳性、IgG抗体检测阴性:通常提示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只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IgG抗体还没有产生,因为IgG抗体的产生,通常迟于IgM抗体的产生。同样核酸检测阴性,但是血清抗体IgM检测阳性,IgG抗体检测是阴性,同样提示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只是IgG抗体的产生还没有到时候;2、核酸检测阴性、IgM检测阴性:这时IgG抗体检测阴性,通常提示患者没有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全国都在普遍的接种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通过一定的时间,机体应该产生相应的IgG抗体。到应该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时间,如果检测血清IgG抗体仍然是阴性,而IgM检测是阳性,通常提示IgG抗体产生的时间还没有到,但是IgM、IgG抗体检测都是阴性,通常提示疫苗接种失败,必要的时候要重新接种。
宋志芳主任医师呼吸内科
14.74万
6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