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

科室简介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DepartmentofCriticalCareMedicine)是四川省危重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单位,科室现有编制床位28张,设备齐全先进,每床配备有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推注泵、滴注泵与先进吊塔组成"生命岛",有一支敬业而精干的危重病专业的医疗、护理队伍。科室是对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利用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专业科室。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达到《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和管理指南》、以及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有关要求,2012年通过了四川省卫生厅的合格性评估。重点工作是在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基础上提供高级生命支持,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功能的维护、内环境的维护、营养支持、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镇痛、镇静技术等。主要项目包括:机械通气、气道维护和管理、气道开放技术,脉搏轮廓心排监测(PiCCO2)技术及其他有创、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肾功能维护及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肠内、肠外营养(EN、PN)支持技术;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常救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意识障碍镇痛、镇静的监测等。其中对心肺骤停后综合征、脓毒症(sepsis)及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MODS或MOF)、多发创伤及心脏术后等患者的监测治疗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极其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面向成都北部地区及全院手术与非手术科室开放的危重病救治基地,危重病救治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该科同时承担临床医学院麻醉系《危重病医学》本科教学、临床医学系《危重病医学》本科选修课教学,2014年承担第三军医大国家重点实验室《ICE脓毒症病例库及易感因素分析》课题。学科带头人王学东: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主任、危重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危重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四川省危重病分会委员,四川省危重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四川省卫生厅医院评审专家,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成都胸心外科专委会委员。他是省内较早一批从事危重医学的专业人员,已从事危重病工作20年以上,擅长危重病的诊治,对多种危重症如心肺骤停,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症、大型手术或严重创伤后的应激具有极其丰富的诊治与抢救经验,最近重点研究:1、危重病人重要脏器功能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监测)2、危重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支持3、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联系电话:028-83016870
详情

科室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
2021.04.02
心肺复苏术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步骤包括CAB,C代表有效循环,主要指有效胸外按压,A代表气道,表示要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 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心肺复苏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循环支持。其中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低于或高于这个频率都不能达到有效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为5-6cm,低于5cm不能达到心肺复苏有效标准,每按压30次应该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2次。
郭川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10.19万
54
食管癌有哪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2020.02.20
食管癌早期最明显症状是吞咽困难,比如大口进食,特别是进食含纤维较多的蔬菜时无法吞咽,吞咽以后感觉有哽噎感。患者进食以后在胸前区可出现酸痛感,甚至非常疼痛。 另外,食管癌患者进食速度比较缓慢,不如正常人群进食较快,而且不喜食用硬质、粗糙感比较多的食物。如果发现自己进食粗糙食物非常吃力,可能就要引起重视。如果稍微进食其它食物就会出现哽噎感,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发现,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王学东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9.95万
353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滕琰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15.86万
6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