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外科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8位医生
科室介绍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于2006年,是成都市重点学科。目前开放床位51张。医生1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8名;护士20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10名,护士3名。

科室多人在全国和省市级学术团体学术任职和各种期刊任职。每年门诊量近40000余人次,年住院人数4000余人次,手术近2000台次。现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建成省内及国内妇幼系统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全方位乳腺疾病诊疗中心。

科室成立以来,本着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理念,秉承严谨治学、规范行医的一贯传统和作风,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引入并常态化开展国际先进的多学科讨论体系(MDT),始终如一地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高水平、科学规范、个体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目前已常规开展:乳癌保乳根治术、乳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I期/II期乳房再造术,乳腺微小病灶麦默通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MMT),乳腺良、恶性肿瘤腔镜微创手术,男性乳房发育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等手术技术。

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在乳腺炎性疾病诊治水平始终位居全国前列,主持撰写国内首部《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同时作为首批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癌筛查培训基地,参与撰写《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长期致力于省市基层医师乳腺癌筛查培训工作。

于2012年开始负责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四川省乳腺癌早诊早治技术培训班,为四川省乳腺疾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员结构:目前科室拥有开放床位51张。医生1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8名;护士20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10名,护士3名。

学科建设:

成都市重点学科(2019年)

乳腺癌筛查与防治培训基地(2018年)

中德国际乳腺病中心(2014年)

西部乳腺疾病联盟医院(2018年)

乳腺疾病诊疗标准化及微创手术培训基地(2021年)

核心技术及核心业务:

1.乳腺癌早诊早治技术

乳腺癌筛查技术;经皮活检技术: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及真空辅助活检;钼靶定位微小钙化切除;乳腺癌保乳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等,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治疗。

2.乳腺癌保乳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乳腺癌保乳术既能保留住女性自信象征的乳房,又能确实地切除肿瘤,减少转移和复发,无论在局部和区域控制率方面,还是在长期生存率方面,均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同,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一项腋窝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可以替代全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或腋窝放疗,显著降低手术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3.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多个相关科室共同参与、协作,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进行决策,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模式。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引进欧美肿瘤治疗先进理念,整合乳腺外科、超声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资源,建立了一个欧洲标准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乳腺疾病中心,使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能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多位专家共同制定的规范治疗。

4.乳腺良、恶性肿瘤腔镜微创手术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从一个多世纪前的“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变为综合治疗保障下的“最小有效治疗”已成为共识.如何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乳房的美学效果和生理功能。

已成为国内外专业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乳腺腔镜手术成为了乳腺专科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的应用上愈发广泛,科室紧跟专科技术发展趋势,率先在成都市级医院常规开展腔镜辅助下乳腺良、恶性肿瘤腔镜微创手术,为区域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5.乳腺肿块经皮微创旋切术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活检系统,对乳腺可疑病灶可进行重复切割,以获取乳腺的组织学标本,为乳腺癌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同时也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提供了技术基础。其具有:精确定位,准确切除病灶,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6.哺乳期乳腺炎规范化治疗及乳腺脓肿微创治疗技术

采用特色的五联疗法对哺乳期乳腺炎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乳腺炎性疾病进程及部位对乳腺炎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手法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仅有效阻断疾病进程,也预防了乳腺炎复发,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也坚持了母乳喂养。开展乳腺脓肿的微创治疗:超声下穿刺冲洗引流术及小切口置管冲洗引流术,力争炎症治愈的同时保留哺乳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微创美观。

7.非哺乳期乳腺炎诊疗技术

通过经皮活检技术,细菌培养,激素水平及免疫状态检测手段,明确非哺乳期乳腺炎分型,根据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规范化抗分枝杆菌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病痛同时,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避免了乳房毁损导致的乳房切除。

8.母乳喂养全程管理

通过乳腺专科门诊系列诊疗护理宣教手段,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帮助母乳喂养妈妈解决问题、树立信心,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率。

学术及科研成果

参编专著

1.《乳腺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技术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3.《四川省专科护士培训教材》四川省护理学会2014

指南撰写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中国癌症杂志

近3年共发表论文SCI5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统计源期刊5篇。

科室擅长
乳腺癌
乳腺炎
乳腺纤维瘤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
乳腺导管扩张
乳腺导管癌
乳腺小叶癌
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结节
先天性乳腺发育不全
乳腺囊肿
急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脓肿
乳腺乳头状癌
乳腺纤维腺病
乳腺小叶原位癌
乳腺血管肉瘤
乳腺原位癌
三阴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