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

科室简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感染科),是医院成立最早的临床学科之一。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感染科包括传染病学教研室、感染病专科病房和独立的门诊部。作为湘西地区唯一的大型感染病专科病房,病房定编床位50张,实际开放床位70张;感染科门诊包含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病门诊、结核门诊及HIV咨询门诊;该科拥有湘西地区唯一的人工肝治疗室。感染科担负着湘西州及周边地区常见传染病诊治、预防保健、健康宣教及重大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年均收治住院病人2200余人次,年均门诊病人25000余人次。该科对肝脏疾病(各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损害、中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的诊治能力达武陵山区领先水平。感染科是结核病国家级分级诊疗试点基地唯一定点三级医院执行科室,承担着重症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诊治、培训工作;自2007年以来,感染科一直独立承担吉首大学医学院的《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任务。科室特色、专长业务介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感染科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该科先后挂牌武陵山区感染病联盟、中国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分中心、中国消除丙肝联盟公益项目诊疗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联合体--感染和肝病专科联盟医院、湖南公共卫生(艾滋病诊疗)联盟成员单位。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科研有其特色:(一)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病毒性肝炎是中国最常见的传染病,医院是自治州地区唯一能对肝炎病毒分型及病毒载量进行准确地检测的医疗机构,对慢性乙肝、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近年来,在各型重症肝炎治疗方面,感染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形成了以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山莨菪碱的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和支持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抢救治疗重症肝炎的先进经验,使重症肝炎的抢救成功率达到70%左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感染科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肝源性腹泻、肝肺综合征、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s病、血色病等的临床研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终末期肝病、肝硬化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二)结核病:湘西州属于老少边远地区,结核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由于本地区没有独立的结核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科数年来一直担负着湘、鄂、川、黔、渝五省市边区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近年来,在各型结核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难治性肺结核的诊治及并发症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留置引流与尿激酶的应用、结核性脑膜炎及其后遗症的救治、淋巴结核全身化疗及局部注射药物的研究、鼻咽结核的诊治及耐药结核病的诊治等有较高水平。(三)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长程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其原因错综复杂。其中由感染性疾病所致者达40-70%。感染科在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大部分原因不明的复杂的发热性疾病都能得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四)AIDS:医院作为湖南省省定点的湘西AIDS防控中心,感染科负责本地AIDS诊断、治疗、咨询、宣教工作已经数年,已经形成完善的诊疗流程和体系。目前正着手AIDS合并机会感染的研究,特别在HIV感染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诊治水平达省内先进。(五)其他: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细菌性脑膜脑炎、败血症及其它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成绩:2002年以来,科室引进日本旭化成人工肝治疗仪,进行血浆置换,显著缩短了重型肝炎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死率;同时拓宽了血浆置换的治疗领域,2017年又新购进一台新款多功能型人工肝治疗仪,为终末期肝病及内科危重症病人(如Guillian-Barrest综合症、顽固性心衰、甲亢危象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供了最有效的抢救手段。科室在完成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同时,兼任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的社会责任。当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暴发,如1998年的霍乱、2003年的SARS、2005年的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6年重症H5N6人感染禽流感、2019-nCOV肺炎等重大疫情突如袭来时,感染科业务骨干勇于担当,在发热门诊、定点隔离病区充当“哨点”守护者。特别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取消春节年假,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启动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和积极筹建定点病区(现称为新冠肺炎过渡病房)。瞿章书主任兼任担任湘西州新冠防控专家组临床救治组副组长,主持感染科全面工作同时还亲自负责发热门诊的运行工作,把关全院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治、鉴别和院内会诊;他本人先后20余次被州卫健委派遣到各县市医院指导防控、组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诊治工作,全程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州8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确保了湘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零死亡,为湘西州本土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护士长李康花副主任护师除积极主持或参与本土抗疫外,还作为湘西州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出征武汉,在新冠肺炎狙击战中表现优异,充分展示了全州医人的“南丁格尔”风采。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感染科在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目前承担吉首大学-校级教改科研课题2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级、州级科研科技成果奖各1项。在中华医学会湖南省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州医学会的支持及指导下于2010年组建了湘西自治州感染病专业委员会,曾多次协助上级专业学会成功主持国家级、省级感染病专业年会,每年定期召开湘西地区感染病学年会,全面的促进了湘西地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的提高。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乙肝弱阳性
2024.05.10
乙肝弱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量不高或者在检测边界值上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为详细地检查,比如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感染或者是病毒的复制。如果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五项和病毒DNA载量都是阴性的,就有可能是由于检测误差而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如果乙肝五项阳性而病毒DNA是阴性,表明病毒虽然存在,但复制活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采取抗病毒治疗。相反,如果病毒DNA载量也是阳性,不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都表明病毒正在复制。此时就要进行更全面地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肝脏的损伤。因此在处理乙肝弱阳性结果时应当谨慎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监测或者是治疗方案。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19万
16
合并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艾滋病吗
2024.04.29
合并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不是艾滋病,只是同时感染2种肝炎病毒,即称为重叠感染,而艾滋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因为传播途径不一样,在同性恋或静脉吸毒人群中,合并丙肝的感染率很高,部分地区可以达到70%,同时也可以合并乙肝。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病毒性疾病但治疗方案不太一样,乙肝与丙肝可以用干扰素、小分子药物或核苷类药物来治疗。丙肝目前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也较好。艾滋病治疗需要多种抗病毒药同时使用,而且需要长期进行。
陆海英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10.54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