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科
湖南省儿童医院

麻醉手术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湖南省儿童医院麻醉手术科成立于1987年,年手术麻醉量约3万台,其中急诊4000余台次,疑难危重病例麻醉手术10000余台次。除承担小儿各科(心胸外科、普外、新生儿、耳鼻喉科、泌尿、骨科、眼科、心血管内科、介入相关专科)的麻醉手术外,还开设了疼痛门诊20年,新增门诊镇静、无痛诊疗,小儿镇痛技术广泛应用。科室位于二住院楼13-14楼,三住院楼13-14楼。包括麻醉科、手术室、麻醉后恢复室,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授牌的全国“小儿麻醉培训基地”,2017年被湖南省卫生计生委评选为“全凭吸入麻醉技术培训省级示范基地”目前常开放手术间21个。诊疗团队科室拥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务人员100名,其中医师39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0人,博士3人,硕士28人;护理人员62名,其中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3人,研究生1人。学科带头人屈双权主任医师,麻醉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麻醉学博士在读,从事儿科麻醉20年。主要从事小儿心血管麻醉、新生儿麻醉、危重患儿麻醉处理以及疼痛诊治工作,熟练进行临床麻醉和常用的疼痛诊疗各项技术的操作。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承担麻醉学的教学工作,开展包括硕士生、本科生、进修生在内的多层次教学工作。正在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1项,获省卫计委三等功嘉奖一次,2014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十佳医师,2016年9月荣获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最高奖项“徐启明医学奖”。在统计源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书籍1部。曾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台湾荣民总医院,香港玛丽医院等进修访问学习。屈双权主任现任中国心胸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麻醉学组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术后并发症防治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湖南省麻醉分会委员。科内人员任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湖南省麻醉学会委员、湖南省麻醉质控中心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委员会日间手术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疼痛专业学会委员、湖南省麻醉专业学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学会委员。还有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内镜微创装备与消毒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科室主任杜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小儿麻醉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多个省、厅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多本医学着作。在危重症儿童麻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围术期舒适化技术、小儿围术期麻醉深度监测。2011年科室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确立为“全国小儿麻醉培训基地”,2017年被湖南省卫生计生委评选为“全凭吸入麻醉技术培训省级示范基地”,为省内外县级医院培训合格的小儿麻醉骨干医生。2020年成为湖南肿瘤麻醉与镇痛专科联盟副主席单位,2021年成为“湖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南省麻醉护士培训基地”,“儿童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2022年成为“国家重点专科小儿外科"单位、”湖南省重点专科“,科室专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誉成果先后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院级课题15项,相关课题曾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医院科研成果三等奖、优胜奖等;多位医师受邀参加国内国际重大学术会议交流。与此同时,科室先后举办了10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还参与了省内其他四个国家级继教班授课和手术观摩的教学,提升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反响良好。近年来全科医护人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得全国儿科麻醉年会暨首届中美儿科麻醉会议“优秀论文奖” 、全国麻醉年会论文竞赛三等奖、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第二届小儿麻醉年会青年论文一等奖、湖南省麻醉年会论文大赛一等奖、三等奖、首届新晨杯“我与围术期医学演讲比赛湖南塞区二等奖”。主编《家庭用药必备》,参编《JCI之医院感染与麻醉手术标准实战解读》、《实用儿科—手术器械的识别和保养》专着;还选派多名医师到奥地利、英国、美国、德国和台湾、香港地区进修学习,提高了专业水平,扩大了医院影响。在各大杂志,报纸上发表科普100余篇。科室曾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季度明星科室;医疗质量与医政管理安全生产与后勤保障,医德医风与行风管理三大查房的奖励,并在医院的各项比赛活动中获得“十佳医师”、 “十佳护士”、“十佳科技能手”称号;“徒手心肺复苏”二等奖、“快乐英语”竞赛第一名,卫生厅英语竞赛优胜奖;曾获“无菌技术”一等奖、“最佳风采”一等奖、“微笑天使奖”、“鼻导管吸氧”三等奖和技术比武团体三等奖。1名医生和1名护士获得医院首届“十佳礼仪标兵”称号。2015年7月在首届湖南省手术室护理技能大赛在中荣获二等奖,在操作比赛获得了的第二名,结合理论考试,最终取得了省直卫生系统和湘雅系统排名第二及全省总排名第五的好成绩。2018年在10s精益管理荣获一等奖。2019年在应急能力提升竞赛获团体二等奖。2017、2018、2019年连续三年获十佳质量改进项目。2020年科室获先进集体、质量管理明星科室、党政廉风建设三等奖。2021年麻醉手术科党支部获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委员会“先进基层党支部”,医院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科室获第九轮“芙蓉标兵岗”,先进工会组织、家风建设读本优秀组织。授牌“湖南省手术室专科培训基地”、“湖南省麻醉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儿童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发展历史1987年首任麻醉科主任周淑文,首任手术室护士长王秀英。1989年开展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技术,用于普外科及下肢短小手术。1991年黄玲虹任手术室护士长。1992年荣获天使杯。1994年开设疼痛门诊。同年,顺利完成断肢再植手术麻醉。1998年张溪英担任麻醉科主任。同年,赴广州医学院进修小儿腹腔镜麻醉技术,引进微创技术。1998年姜定湘任第三任手术室护士长。2004年起举办国家级继教班。姜定湘护士长任湖南省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开设恢复室。2006年麻醉科和手术室合并为麻醉手术科。主任张溪英,护士长姜定湘。2009年成功实施第一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麻醉。2010年夏元喜任手术室护士长。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授牌,成为全国“小儿麻醉骨干培训基地”。张溪英主任获得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奖、杰出成就奖。2014年通过JCI国际认证。2015年第二例连体婴儿分离。2016年屈双权任麻醉手术科主任。2016年第九届徐启明基金三等奖。2017年王靖燕任麻醉手术科护士长。2017年全凭吸入麻醉技术培训省级示范基地。2018年“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麻醉管理策略的临床研究及推广”获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9年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19年湖南省肿瘤麻醉与镇痛成员单位。2020年滕思思任麻醉手术科护士长,同年,科室为湖南肿瘤麻醉与镇痛专科联盟副主席单位。2021年成为“湖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南省麻醉护士培训基地”,“儿童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2021年成为“国家重点专科小儿外科"单位、”湖南省重点专科“。2022年杜真任麻醉手术科主任。技术优势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经验丰富,每年1000余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独具特色,每年约1000例,小儿普胸手术麻醉每年450余例,小儿单肺通气技术在我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小应用患儿仅3天,体重只有1.2kg,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麻醉600余例,年龄最小者仅3天,体重最轻者1.2kg。另外,先心病介入手术麻醉400余例,泌尿外科小儿钬激光手术麻醉300余例,泌尿系肿瘤麻醉手术200余例,骨科开展新手术10余种,约2000台次。近年来与外科合作成功完成联体婴儿分离手术麻醉2例,肝移植手术麻醉9例、肾移植手术麻醉2例,确保了新生儿、儿童心血管疾病、儿童呼吸道异物、儿童骨科等学科的手术安全。硬件设施麻醉手术科现配有dragerzeus麻醉工作站2台,drager primus麻醉机3台,闭环肌松注射系统,麦迪斯顿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硬件,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纤维支气管镜3台,麻醉意识水平监测仪2台,脑氧监测仪1台,drager可视喉镜1台,优忆可视喉镜10台,婴儿辐射台2台。高档无影灯床、高频电刀、微量泵、血气仪、超声刀、氩气刀、腹(胸)腔镜、膝关节镜、AlluraXper FD20平板血管机、机器人系统以及蔡式显微镜等精密设备,专业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可对患儿实施优质麻醉,为高难度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