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十堰市太和医院

急诊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是十堰市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十堰分基地,湖北省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十堰市卫生局120培训基地,急诊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太和分所。现有医护人员73名,其中医生27人,护士4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6人,援外专家1人;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副主任护师4人。开设急诊抢救床4张,重症监护病床6张,普通床位12张,观察床位24张,急诊清创室和急诊手术室各1间。除急诊内外科门诊外,开设胸痛门诊,中毒门诊和伤口治疗门诊三个专病门诊;实行分区域诊治,设院前急救区、普通急诊诊断区、急诊抢救区、急诊清创手术区、输液留观区和重症加强治疗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太和医院急诊科已成为湖北省重点专科。急诊科目前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一体化模式。急救医疗设备齐全,有大型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心肺复苏仪、血浆灌流及CRRT机、床旁快速检测系列仪器。业务范围包括各种急危重病,如心脑血管急症、心肺脑复苏、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多发性创伤和各种中毒等,致力于发展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努力使院内急救技术优势向院前及现场急救延伸。成立了星星急救科普小分队,国内首创以情景剧的方式对广大民众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曾获“感动十堰”优秀团体。承担湖北医药学院内科学、诊断学、护理学和急诊医学本科教学任务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急诊危重病辅修专业。近3年来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9项,发表了SCI论文2篇,中华系列论文20篇,论文发表累计200余篇。该科技术力量雄厚,以其快速的急救反应能力和高超的急救水平享誉于鄂豫陕渝毗邻地区。1、急危重症的长途转诊危重病人院前长途转诊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确保转诊安全有序。太和医院作为鄂豫陕渝区域性医院,辐射省内外3000多万人,年长途转诊达2000余人次。太和医院急诊科现有车载设备齐全的救护车8台,专业化的院前急救医师7名,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长途转诊制度包括医患沟通制度,知情同意制度,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范,病情评估制度等。院前能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肺复苏术,电除颤,心电图操作,快速血糖测定,电动吸引吸痰,胸腹腔穿刺,外伤的初步急救技术等操作,是十堰市唯一一家能进行院前高级生命支持的急诊科。《城市大医院急救半径外出诊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获得十堰市科技局软科学一等奖。2、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或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e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是指机体在受到严重病损打击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出现的,与原发疾病无直接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可逆性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器官功能障碍并不直接由致病因素引发,而是由其引发的应激反应逐级放大发展为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进而导致MODS、多脏器衰竭(Multipleorgenfailure,MOF),SIRS→MODS→MOF是动态发展的连续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的,表现为多发的、动态的、进行的器官功能不全;器官功能障碍是可逆的,可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功能可望恢复。据国内外有关报道:两个脏器功能障碍的平均死亡率为59%,三个脏器功能障碍的平均死亡率为75%,四个或以上脏器功能障碍平均死亡率高达100%。急诊科近年来收治因中毒、蜂蜇伤、猝死、重症胰腺炎等所致MODS达1000余例。2013年成功治愈一例因热射病致六个脏器衰竭的病例。3、心肺复苏技术每年全世界因各种原因引起院内外猝死的病例不计其数,但最终复苏成功并痊愈出院的甚少。心肺复苏的关键仍然是时间因素,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急诊科近年来成功复苏上百例,其中完全康复者多达30余例。《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获得2013年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ECMO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原理是通过动静脉置管,将体循环内回到右心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由膜肺氧合后再泵回体内大动脉,从而为机体提供氧供。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於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同样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目前太和医院已经开展ECMO100余例,急诊科独立开展有70余例。常见适应症:1)心脏手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CPB;2)心室辅助,为心脏手术做准备或为心脏移植过渡;3)不明原因的心跳骤停为寻找病因及治疗提供时间;4)可恢复性心肌病变:如心肌炎、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等;5)新生儿肺部疾病及肺透明膜疾病;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7)急性肺栓塞;8)难以纠正的休克,如严重中毒、脓毒症休克等。5、中毒救治太和医院急诊科是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十堰分基地。年接诊各类中毒患者500余例,其中住院患者达200例,绝大多数是从周边各县市转诊的重症病例。典型案例:患者xx,女,45岁,因生气后自服乐果200ml,半小时后被人发现送到抢救室时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心脏按压等抢救后复苏成功心跳呼吸恢复,然后上胃管洗胃灌肠,床旁血浆灌流,呼吸机辅助呼吸,解毒复能,脏器功能支持保护等综合治疗1周后患者完全康复出院。急救电话0719-8801399,0719-8881999急诊ICU护理站:0719-8801198急诊ICU观察室:0719-8801179急诊输液室:0719-8801347急诊科医生办公室:0719-8801022急诊救护车值班室:0719-8801222狂犬病暴露处置咨询电话:0719-8801399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心梗的早期症状
2024.05.15
心梗的发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都像书里写的那样,有的人会出现疲劳疲乏,早上起来就乏,还有的人是干点啥就喘不来气、气短,那么还有的会出现稍微一动弹就心跳加剧,冒汗,但这里冒汗要清楚一件事情,如果这个人冒的是冷汗伴前胸痛,那这时候要极度注意这十之八九是心梗发作。 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左边牙疼,左边肩疼、左胸疼,这个时候要第一时间考虑是不是跟心脏是有关系的。 有时症状不典型,有的就是恶心、吐,所以很多很多症状,都会是心梗的前期或者初期的症状。 预防心梗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劳逸结合。 2、在生活方面注意休息。 3、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一些监测设备,尤其有智能可穿戴设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出现问题能发出提示,可以随时监测身体状况。 4、在饮食上戒烟限酒。
李力卓主任医师急诊科
9.18万
318
高考遇高温,如何降温
2024.05.09
高考日又逢高温天气,真的挺让人难受的,不过别担心,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降温的妙招,让大家清清爽爽的来应对考试。1、及时补充水分:应该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可以适当喝一些温热的水,有助于促进汗液的排出,从而散发身体的热量;2、注意穿着的衣物:尽量的不穿化纤类的衣服,可以穿棉麻衫,更有利于吸收湿气,推荐穿浅色的衣物。如果穿衬衫不要掖进裤腰里,以免影响空气的流通;3、防晒:出行时要躲避烈日的暴晒,做好遮阳防护,可以戴上遮阳帽、太阳镜等。并且要提前要看看路线,早点出门,别到时候急急忙忙的,还热的不行;4、适当冲洗皮肤降温:考前如果觉得热,可以用凉水冲一下手腕,或者是在太阳穴、脸颊上喷点水,可以快速的帮助身体降温;5、不要贪凉:当天考试结束回到家中,别急着开足空调或者是洗冷水澡,要先开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再慢慢的降温,不然身体可能会受不了;6、提前准备好药品:最后要提前准备风油精,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真的中暑了,一定要赶紧告诉监考老师,然后到通风的地方,用凉水把毛巾弄湿擦擦身体或者额头,再吹吹风扇或者空调,让身体快点降温。这些降温的方法大家都记好了吗?希望大家都能舒舒服服的来应对高考,考出好成绩,我在这里为大家加油打气啊!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15.90万
82
宝宝脱水一般几天会好转,好转快慢的因素
2024.04.29
宝宝若发生了脱水的情况,若脱水的诱因消除,又经过了适当治疗,通常在3-5天就能够见到明显好转。具体脱水好转快慢的时间,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具体如下:1、脱水过程是否还在持续:宝宝脱水通常是由于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水分丢失到体外。若宝宝脱水仍然在持续,想把水分补回来就要慢一些;2、补水的速度:补水包括口服补水、静脉补水。其中口服补水对宝宝有限度,若宝宝有恶心、不舒服,可能根本就喝不下去,此时补水就会比较慢,脱水好转得就会比较费劲。此时通常需要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才能够快速扭转宝宝的脱水情况。若宝宝体内的水分丢失了,类似一个水池现在水分缺少。若一边开着放水阀,一边又入水,补满水池的时间就取决于两个速度的差额,看入水是否大于出水,只有在入水明显大于出水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好转。因此,宝宝脱水的治疗情况实际上不能单看一方面,要两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并进行治疗,才能顺利好转。
杜铁宽副主任医师急诊科
17.97万
6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