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科室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于1954年建科,1976年施行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001年被批准为广州军区心胸外科技术研究所,2006年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胸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技术建设情况,在科室技术建设上,高度注重军事医学的需要和发展。严重胸部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开展了心脏穿透伤救治的临床研究,并对心脏创伤所致心脏压塞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并在严重肺挫伤、ARDS、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抢救上,积累了丰富的专科经验,有“严重胸部创伤救治的临床经验”、“危重胸部刀刃伤早期救治的护理”、“严重胸外伤及其危重并发症的诊治经验”、“迟发性血胸的临床研究”、“危重胸部刀刃伤早期救治的护理”等5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奖。近3年成功抢救重症胸部外伤共178例,包括心脏穿透伤6例、呼吸功能不全48例。其中2例外伤性心室间隔穿孔采取介入封堵方法获得成功,国内尚未见到类似报道。在婴幼儿及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专科区域特色,自1983年开始对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进行研究。先后有“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用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的临床研究”、“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手术的临床经验”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早在1999年就已开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内直视手术。近3年已完成3岁以内的心内直视手术150例,其中最轻体重仅有4.5公斤,且手术死亡率较低(5%)。2006年又成功完成了1例大动脉转位的调转术,这是一高难度手术。也对心室双入口及双出口、右位心心内畸形、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永存动脉干、肺动脉闭锁等施行了改良Fantan、双向Glenn、Rastali或其他矫正手术,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普通胸外科方面,在Ⅲa期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进行了绰有成效的探讨。近3年完成肺切除术177例,其中了肺动脉成形、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2例。于2005年12月首次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技术,目前已完成150例。2007年开展了大血管疾病的腔内修复术,目前已完成60余例,手术成功率100%,这项技术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并和湖北、江西、河南、陕西省数十家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
详情

科室疾病

朱水波
主任医师心胸外科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博士
擅长:心胸血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另外对少见和复杂病种有一定的了解,对冠心病、大血管外科、心脏移植、心肌保护等方面有所探讨和经验。能完成法乐氏四联症根治、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冠脉搭桥手术。
殷桂林
主任医师心胸外科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婴幼儿先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瘤、冠状动脉心脏病,食管、肺和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
刘勇
主任医师心胸外科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博士
擅长:胸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胸部外科微创手术,如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微创肺叶、肺段手术,微创食管肿瘤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
高旭辉
主任医师心胸外科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博士
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擅长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严重胸外伤、心脏刀刺伤、大血管创伤等救治有丰富经验。
胡健才
主任医师心胸外科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如法乐氏四联症根治、右室双出口心内修复、房室管畸形心内矫正以及心脏肿瘤摘除等。风湿瓣膜病如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双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等。熟练掌握各种食管、肺手术和纵膈肿瘤摘除手术。有较强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和急危重病抢救的能力,如严重胸部外伤、心脏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救治,包括严重心律失常、重症低心排、呼吸功能不全、心搏骤停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率太快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2024.05.10
心率太快首先要分析引起心率快的原因,比如有的病人有甲亢,会引起心率快,有的人贫血也会心率快,有的人心衰也会心率快,要看病人具体的引起心率快的原因。还有些其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比如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室速或者房颤、房扑,都会心率快。要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来进行处理。患者需要先要做心电图来看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律过速,还是其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比如甲亢引起来的心率太快或者窦性心动过速,可以给予降心率的药物,比如倍他乐克缓释片、比索洛尔。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降心率药物,针对窦性心动过速相对比较好,如果房颤、房扑病人的心率突然增快也可以用。但是病人不能自己用此类药物,需要在大夫的指导下去应用,要根据心率快的原因来具体用药。
韩艳副主任医师结构性心脏病科
8.59万
68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该怎么办
2024.05.07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心血管问题,指的是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按照正常生理过程关闭,导致血液在心脏和大血管之间不正常循环。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在婴儿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内应该闭合,但如果未能闭合,就会出现动脉导管未闭。这一情况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对于一些轻度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和随访,等待自然闭合的可能性。然而,对于那些存在症状,心功能受损,或其他问题的患者,通常会建议采取主动的治疗手段。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其目标是通过关闭未闭合的动脉导管,还原正常血液流动,减轻心脏负担。手术通常在婴儿期进行,有助于防止患者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心脏问题的影响。虽然一些患者可能在早期经历手术后获得良好的康复,但每个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手术的成功和康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手术时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的复杂性。在处理动脉导管未闭问题时,患者和家庭应该积极与医疗团队合作,全面了解治疗选项,确保选择最适合患者特定的方法。
段玉印副主任医师心脏血管外科
9.16万
1
房间隔缺损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2024.04.01
房间隔缺损是最多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缺损而叫做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其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介入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血管进行穿刺,送入导丝、导管到达心脏缺损部位,然后把封堵伞放进去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介入治疗由于不开胸,不经过体外循环,因此恢复比较快;2、手术治疗:另外一种方式是开胸或者是经肋间进行手术治疗,其优点是可以对无法介入的房间隔缺损进行治疗。治疗方式是对缺损的房间隔进行补片或者是直接缝合,补片主要用于缺损比较大的房间隔缺损,缝合用于缺损比较小的病变。无论是介入手术还是手术治疗,对于房间隔缺损而言都已经很成熟,不要担心。
孟自力主任医师心脏外科
7.35万
5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