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科室简介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是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武汉市“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北省麻醉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单位。按照国家一级临床科室和二级学科建设要求,麻醉科目前已经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医教研齐头并进的临床学科。麻醉科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良好的人才梯队。现有麻醉医生35人,麻醉护士1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2人;博士2人,硕士23人。现有手术室护士73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11人,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专科护士17人。科主任陈治军,教授/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产业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现任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2001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麻醉学硕士学位并留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从事临床麻醉和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期间在2008年7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麻醉学博士学位,并于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桂林医学院麻醉学科带头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获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广西教育厅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等多项课题,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临床方面擅长各种疑难危重手术病人的临床麻醉及术前评估,B超引导下各类外周神经阻滞,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心肺脑复苏,急性疼痛治疗等。目前培养在读博士1人,硕士5人。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麻醉与镇痛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POC超声专家委员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另外,科室多人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湖北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湖北省疼痛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武汉市医学会麻醉分会会常委,武汉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作为全院的手术平台科室,麻醉科现拥有利济北路院区和盘龙院区两个手术室,共36间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两院区采用同质化管理。其中利济北路院区现拥有22间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和10张床位麻醉后恢复室,以及无痛内镜、无痛分娩、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无痛皮肤外科治疗、无痛取卵、无痛膀胱镜和日间手术麻醉工作站等。盘龙院区共有13间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以一间DSA手术间和10张床位麻醉后恢复室。科室设施完善,其中包括进口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生命监护仪、BIS监测仪、吸入麻醉药浓度监测仪、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便携式超声仪、无线镇痛系统,麻醉工作站,毒麻药品智能管理柜等先进设备。手术间配备超声刀、能量平台、超吸刀、显微镜、移动式C/G形臂X射线机、超声骨刀、神经监测设备、导航系统、3D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高新技术设备。麻醉科技术力量雄厚,能够开展各类手术的临床麻醉,包括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以及老年危重病人非心脏手术等。能够实施各种有创监测技术、围术期器官保护技术(自体血回输、控制性降压、容量复苏技术),2022全年完成手术室内麻醉总量2.2万例;手术室外麻醉发展迅速,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无痛皮肤外科治疗,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取卵,无痛膀胱镜等技术,2022年全年完成手术室外麻醉3万余例。目前科室已经建立困难气道、急性疼痛服务(APS)、无痛分娩、超声神经阻滞等亚专业小组,不断协助外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围术期患者生命安全及术后快速康复保驾护航。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近五年来,麻醉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核心期刊30余篇。2014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共培养学员50余名。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目前在培研究生6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抗疫光荣集体等荣誉称号。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